上一期用线稿和上色的比喻讲了u显各自在帧数输出里发挥的作用,希望有缓解到大家的性能不足恐惧症。在评论区,我看到有人提到,60帧也很卡,甚至单机游戏也要120帧的,看来有必要讲一下帧数问题了。
首先,我需要说明一个最为原始的误区,“60帧不卡”。我们平时说的帧数,指的是一秒输出画面的张数,每秒60帧,即每秒输出60张画面。但“60帧不卡”这里的“60帧”指的是“每60分之1秒输出1帧”这两者之间可是完全不同的,举一个极端例子,你的电脑在前半秒输出了50帧画面,后半秒输出了10帧画面,这确实是每秒60帧,但实际上一般的60hz显示器,呈递给你的会是前半秒的30幅和后半秒的10幅画面,实际上你的观感只有每秒40帧,而且后半秒因为帧数太低,视觉上会有明显卡顿。
因此,上面提到的60帧,实际上是一个虚胖的状态,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现出原形呢?有,这就是垂直同步。垂直同步的官方解释是“使画面输出与显示器刷新率同步”,这次我依然用一个通俗的说法来解释这个功能,帧优选,也就是,不绘制虚胖的那部分帧数,只输出合格帧。不难想象,垂直同步的开启必然会导致显示帧数的降低,帧数的降低就会导致操作不跟手,这就是大家对这个功能负面印象的由来。但事实上,这里又有一个明显误区,假如在开启垂直同步(帧优选)之后,你的电脑确确实实能满足每60分之1秒输出一副画面呢?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最理想的游戏环境,也就是“60帧不卡”的状态。主机游戏都是这么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双平台玩家会说主机游戏的60帧比pc更流畅。
说完了原理,说一下实际操作。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先将游戏帧数调校至高20%左右的刷新率(60hz显示器目标帧数就是75,75hz显示器目标帧数就是90),然后再开启垂直同步,这样,多出来的帧数就是提前准备的“被优选掉的部分”,这部分帧数的减轻同时也能给cpu带出一部分余量,以应对偶尔出现的复杂画面。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玩的,体验非常不错。
最后得说一下,有一个特殊情况,假如你的电脑无论怎么调低都无法达到比显示器更高一级的帧数,那就不建议开启垂直同步了,虚胖总比饿死强
首先,我需要说明一个最为原始的误区,“60帧不卡”。我们平时说的帧数,指的是一秒输出画面的张数,每秒60帧,即每秒输出60张画面。但“60帧不卡”这里的“60帧”指的是“每60分之1秒输出1帧”这两者之间可是完全不同的,举一个极端例子,你的电脑在前半秒输出了50帧画面,后半秒输出了10帧画面,这确实是每秒60帧,但实际上一般的60hz显示器,呈递给你的会是前半秒的30幅和后半秒的10幅画面,实际上你的观感只有每秒40帧,而且后半秒因为帧数太低,视觉上会有明显卡顿。
因此,上面提到的60帧,实际上是一个虚胖的状态,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现出原形呢?有,这就是垂直同步。垂直同步的官方解释是“使画面输出与显示器刷新率同步”,这次我依然用一个通俗的说法来解释这个功能,帧优选,也就是,不绘制虚胖的那部分帧数,只输出合格帧。不难想象,垂直同步的开启必然会导致显示帧数的降低,帧数的降低就会导致操作不跟手,这就是大家对这个功能负面印象的由来。但事实上,这里又有一个明显误区,假如在开启垂直同步(帧优选)之后,你的电脑确确实实能满足每60分之1秒输出一副画面呢?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最理想的游戏环境,也就是“60帧不卡”的状态。主机游戏都是这么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双平台玩家会说主机游戏的60帧比pc更流畅。
说完了原理,说一下实际操作。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先将游戏帧数调校至高20%左右的刷新率(60hz显示器目标帧数就是75,75hz显示器目标帧数就是90),然后再开启垂直同步,这样,多出来的帧数就是提前准备的“被优选掉的部分”,这部分帧数的减轻同时也能给cpu带出一部分余量,以应对偶尔出现的复杂画面。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玩的,体验非常不错。
最后得说一下,有一个特殊情况,假如你的电脑无论怎么调低都无法达到比显示器更高一级的帧数,那就不建议开启垂直同步了,虚胖总比饿死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