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鹿鸣吧 关注:137贴子:15,563

黄晓丹——屈原:时间的焦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课《和诗人一起梦游》第一讲


1楼2023-11-22 10:10回复
    在神话时代到理性时代的门槛上


    2楼2023-11-22 10: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一节
      土拨鼠变鹌鹑,老鹰变斑鸠的“环形时间”


      3楼2023-11-22 10:12
      回复
        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屈原的事情。我们今天第一课讲的内容叫做“时间的焦虑”。
        博尔赫斯有一部小说,叫做《小径分岔的花园》。在这部小说里面他讲一个中国人,是一个间谍,要去杀掉一个英国人。可是当他走到这个英国人的花园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迷宫花园。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这个中国人当然好像是杀掉了英国人,可是英国人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我们都存在。”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怀疑我们刚才看到的英国人被杀掉的结局,它不是唯一的结局。
        所以博尔赫斯借《小径分叉的花园》这部小说提出了一个观念,叫做“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个将来”。他的这样一种观念其实是打破了现代的线性时间观,建立了一种网状的时间观。
        因此我们把博尔赫斯的小说当做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开创。而且博尔赫斯他也在其他的地方说过时间的重要性。他说,他认为时间是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
        面对时间,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来自于他们自己的不同的焦虑感。当博尔赫斯写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他的观念对于他的同代人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可是在他死去之后若干年,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用这种“时间迷宫”的观念在写小说。
        我们就会发现,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在两个时代的交界之处,常常会产生第一流的作者。那是因为他们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更多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到来和新观念的冲击。
        而屈原就是一个这样的作者。


        4楼2023-11-22 10:15
        回复
          像他们这样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往往会难以理解。
          那是因为对于和他们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不大能够同样程度地感到新时代带来的震撼。
          而对于他们后代的阐释者来说,他们又很难理解那种古代的生存状况。
          所以我们今天就会从“时间的焦虑”这个角度来讲解屈原,讲解他的作品,他的《楚辞》,他的《九歌》,他的《离骚》。


          5楼2023-11-22 10:16
          回复
            屈原生活的时代大概是在公元前300年。在公元前300年,楚国和中原非常地不一样。当时中原地区已经基本上进入理性时代了,而楚地依然还处于神话时代之中。
            楚地的这种神秘性其实到沈从文写《边城》的时候依然都还存在。
            当时楚国的这种神秘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巫和史是不分家的。我们知道,在上古的时候,巫和使他们做不同的事情。巫师主管鬼神祭祀和宗教礼仪,而史官主管国家事务和氏族传承。
            可是在楚国,巫和史二者不分。而根据现在的学者的研究,他们认为,当时在楚国来承担巫史责任的那个官职就是三闾大夫,而三闾大夫正是屈原的官职。
            因为屈原他同时要处理巫的事务和史的事务,所以他相当于同时要处理三个系统,就是神话系统、历史系统和现实系统。它带来的问题就是,他在处理这三个系统的过程中间遇到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我们可以说,屈原是一个站在神话时代和理性时代门槛上的人。


            6楼2023-11-22 10:17
            回复
              我们现在讲博尔赫斯的作品,我们会说博尔赫斯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博大,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可是屈原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国家图书馆,但是屈原对于当时整个楚国的知识系统的掌握程度,大概远远超过现代的博尔赫斯或者任何一个图书馆馆长。
              而且屈原他所掌握的那么多的知识,也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离骚》中会看到那么多的草木之名,看到那么多的历史、神话的人名。那都是和屈原在当时他所在的社会中间,他对于知识的一种几乎是垄断性的掌握是有关系的。
              可是,这样一种巨大的知识的掌握也给屈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他在处理各种信息系统中遇到冲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楚国的第一个精神流亡者。
              我们知道《圣经》中有一个故事,就是亚当和夏娃他们吃了知善恶树上面的果子,然后他们就变得眼神明亮。眼神明亮之后,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裸体,因此他们被驱逐出了伊甸园。所以他们被驱逐出伊甸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智慧。而同样,屈原也被自己的智慧所累,被驱逐出了神话时代的“伊甸园”。


              7楼2023-11-22 10:18
              回复
                神话时代的伊甸园是什么样子的?神话时代是人类第一个文明时代。
                在神话时代之前,人类还只是动物。这是我们家的小狗,它的名字叫黄发财。你什么时候去看它,它都是一副安处于当下的样子,不知道什么是时间,也没有时间的焦虑,人类也曾经是这个样子的。
                可是,随着人类由猿变人,人们越来越多地掌握了知识,人们越来越多地进行自然的观察。时间这种概念就慢慢地在人类的头脑中间产生出来。那古代人的时间观念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通过一种非常原始而不准确的观察,比如说他们觉得我大概吃掉了多少只土拨鼠之后,我的牙齿就变得松动了;然后再吃掉了多少只土拨鼠之后,大概我就渐渐地跑不过土狼了;我在生育了多少个孩子之后,生完最后一个孩子,然后过了没有多久,我就要去死了。这样的时间,根据现在考古学家的判定,大概是在31岁的时候,所以古人的寿命是非常非常地短暂的。
                这样的一种观念它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当我们懂得时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产生了时间的焦虑。


                8楼2023-11-22 10: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如何来应付时间的焦虑呢?是靠另外的一项发现。这个发现就是人们发现了自然节律。
                  比如说,古人他们在观察自然的时候,他们发现:我吃掉了9只田鼠,然后草就绿了;然后我再吃掉3只田鼠,世界上没有田鼠了,因为田鼠都变成了鹌鹑;然后我再吃掉24只鹌鹑,草又枯黄。草枯黄的时候田鼠又出现了,然后我再吃9只田鼠,草又变绿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荒诞的想法。可是这样的想法就记录在《礼记·月令》里面。当然数字是我臆造的,可是逻辑是一样的。
                  《礼记·月令》很长,我选择了里面的四段。在这四段里面说:在季春之月,田鼠就会化为鴽,鴽就是鹌鹑。然后在季夏之月,腐草就会变成萤火。然后到季秋之月,爵,爵就是黄雀,黄雀跳进水里面,它就变成了河蚌。然后到孟冬之月,雉,雉就是野鸡,它们也跳进了水里面,变成了河蚌。
                  古代的人通过这样一种非常不准确的自然观察,他们反倒产生了一种很能够安慰自己的观念,就是他们发现春夏秋冬四季流转,田鼠、鹌鹑变来变去,所有的一切都处于这样的一种循环之中。
                  既然草枯黄了还能够再绿,田鼠变成鹌鹑之后还能够再变回来,那我们在大概生活了31年的时候死去,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们大概会有另外的一种形式循环回来的。这样的一种时间的观念,我们就把它叫做“环形的时间观”。
                  而环形的时间观在考古学上,我们会看到非常多的证据。它在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楚帛书。


                  9楼2023-11-22 10:22
                  回复
                    这幅画非常地重要,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感到很震撼。这幅画叫作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楚帛书,一般简称楚帛书。
                    因为我们出土的竹简很多,可是出土的帛书很少。关于楚帛书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大家可以去看李零写的书。
                    这个楚帛书是1942年出土的,它现在藏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楚帛书它表现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这个书的周围是12个月神,循环往复的12个月神;然后在四个角上都是植物,所以它代表了一种楚人的观念,就是12个月循环往复,这些植物也是这样,草枯、草荣,然后又枯又荣,这样循环不停。
                    根据李学勤先生考证,楚帛书周围的12个月神的名目跟周人的书《尔雅》中间的12个月的名字是一样的。根据陈梦家先生考证,楚帛书的时间是公元前350年。可是我们现在一般不用考证,因为这个时间说得太准确了,我们现在一般说它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400年。
                    那我为什么还是要说到350年的故事?是因为有一种说法,屈原出生的时间就是公元前350年。所以,不管我们是把它看作公元前200到400年,还是一个中间更短的时间段,我们都可以把楚帛书看做是屈原所在的那个时间的一种时间观的说明。


                    10楼2023-11-22 10:24
                    回复
                      如果我们生活的时间真的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环形时间,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按照时间来确定好了。
                      一切按照时间确定好,意味着我们所有额外的努力都是不需要的。这就好像是我在学校工作,我们食堂早上六点半开饭,那你不需要早上四点钟就很努力地去食堂,因为你去了之后你也没有饭吃。
                      古人只需要按照这样的既定的时间来各安其时、各在其位就好。不但是个人的生活如此,郭家的生活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再去看《礼记·月令》里面,它还讲了很多自然节律和郭家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总而言之,你只要按照这个节律,你的郭家就风调雨顺;你不按照这个节律,就会导致很多的灾祸。
                      所以在《礼记·月令》里面它有写到,比如说,你如果正月动兵,就会遭到天谴;如果你腊月的时候让农民去平整田地的话,那山里面的动物就会流产。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当然不可理解,可是当时他们就在这样一种秩序之下,井然有条、很安稳地生活。


                      11楼2023-11-22 10:26
                      回复
                        可是在公元前350年的这个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我们会在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看到,民间还使用这种环形的时间观;可是在王公大臣的阶层里面,一种新的时间观成为了主流,这个新的时间观就是历史时间观。
                        这样的一种变化,它最重要的证据其实有两个,一个就是儒家丝想中的,比如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要去讲那些鬼神之事。还有一个证据是,中原记录历史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史官,而史官的记录更多地集中在内政外交上,而不是鬼神之事上。
                        可是人类就是这样子,你一旦把记录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类社会的事实上,环形时间观就会破产。因为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事实就是,离我们越远的事物与我们现在的差别就越大。
                        因此,在中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中间,人们就会发现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时间是线性的。


                        12楼2023-11-22 10:27
                        回复
                          在更多的记录中原的文学作品的诗歌集、《诗经》中间,我们会看到两种时间的遗留。
                          比如说当它主要讲农事的时候,它还是使用环形时间,以《诗经》的《七月》为代表。
                          可是当它在记录射汇栗史的时候,它就是使用线性时间,以《诗经》中间的《殷武》和《长发》为代表。
                          不仅仅中国文学是这样,你去看世界文学也是如此。
                          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中间,环形时间基本上都更多地出现在神话中间,而且它一般都意味着和谐、安宁、有序。
                          那么,在世界文学中间,线性时间其实是从史诗开始的。而且我们会看到,随着时间往下走,线性时间常常后来会走到一个很悲哀的结尾。
                          所以我们甚至在世界文学中间会看到很多对于栗史时间的憎恶。
                          我举两个例子。《桃花源记》它所讲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就是一个完全置身于栗史时间之外的一个地方,这样的逻辑不是陶渊明一个人有的,我们看英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也是一个置身于栗史时间之外的地方。连托尔·金写《魔戒》的时候,他都要把故事放在环形时间失落之后的那个破破烂烂的中土世界。中土世界原先是很好的,但是环形时间失落了之后,它就变得不好了,它就变成了一片弃土。


                          13楼2023-11-22 10:30
                          回复
                            所以这样一来,屈原因为有很高的身份,他是三闾大夫,是楚国同姓的贵族,主管楚国的栗史记载。他要主管楚国跟其他国家的外交之事,所以他当然很多地接受对于栗史时间的认知。可是他还有巫的一部分身份。他就成为了站在时代门槛上的一个人。
                            为什么是屈原写出来了《离骚》,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中原的作者?
                            我觉得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中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它是有一个很大的群体——诸子百家,他们通过系统性的思考,来群体地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
                            而屈原他因为生活在神话时代的楚地,所以他变成了一个独立去面对这样的问题的人。


                            14楼2023-11-22 10: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二节
                              生活在时代门槛上的屈原


                              15楼2023-11-22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