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吧 关注:1,608贴子:148,114
  • 18回复贴,共1

“瓘”和“恭”字有什么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人名和字基本上都是要有联系的。汉人绝大部分都很标准,但鲜卑儿们就很凑合。
慕容恪,字玄恭,这种是特别标准的;
斛律金,字阿六敦;宇文泰,字黑獭;这种有的是从胡名意译,有的是用胡名的一个音节。
高家最乱的无疑是神武十五子,这个我会开帖仔细说。文襄六王里,小鱼小横小碗都没有字,疑是字与名同。小罐则作为知名帅哥信息多一点,他名孝瓘字长恭,一说名肃。
恭和肃是联系的,如王肃字恭懿。我之前一直以为“孝瓘”和“长恭”是没有联系的,一个是字辈名一个是个人名。但是今天看宇文瓘墓志,发现他字世恭,似乎瓘与恭是有联系的。
宇文瓘本名韦瓘,是京兆万年人,韦孝宽的侄子。京兆韦氏是大家,很看重名字,难道“瓘”和“恭”在中古时期有什么特殊关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04 15:38回复
    “瓘”字只是一种玉名。
    瓘,玉也。从玉,雚声。——《说文》
    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左传·昭公十七年》。注:“圭也。”
    康熙字典:《唐韵》工玩切《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𠀤音贯。《说文》玉名也。《左传·昭十七年》郑裨灶曰: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注》瓘,珪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04 15: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誌蓋】
      大周儀/同建安/子之銘
      【誌文】
      大周使持節儀同大將軍安州總管府長史治隋州刺史建安子宇文瓘墓誌/
      公諱瓘,字世恭,京兆萬年人也。本姓韋氏,後魏末改焉。若乃電影含星,軒轅所以/誕聖;蜺光繞月,顓頊於是降靈。霸迹隆基,則詩歌朱紱;儒宗繼相,則德貴黄金。九/世卿族,必復其始;七葉珥貂,抑鍾餘慶。亡祖旭,司空、文惠公。德茂天爵,位崇公/器。亡考處士府君,高蹈絶俗,幽貞無悶,巢許不遠,禽尚何人。公即處士之第三/子也。季父孝固,吏部郎中、贈雍州刺史、安平恭子。同奉孝之早殁,類伯道之無兒,/以公傍繼小宗,義昭猶子。公幼而秀異,風神閑綽,資忠履孝,遊藝依仁。學窮書府,/則百遍留目;詞逸翰林,則千賦在手。比之曾子、張霸,恧其高蹤;譬以顔生、黄憲,慚/其實録。釋褐大將軍中山公府賓曹參軍,俄轉中外府記室曹。雖石苞位重,而孫/楚氣高。託意南山,遂紆東海。襲爵安平縣開國子,俄授帥都督、御伯下大夫,又轉/小御正。職是絲綸,明其糾察。非藉俊異,疇能兩之。除大都督,又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韓增麾號,鄧騭台衮,輝映兩京,莫此爲盛。改封建安縣開國子,仍除安州/總管府長史。此州控隋、鄖之沃壤,揚沔、漢之清波,民半左夏,地鄰疆埸。僚端所寄,/才望是資。公斷决如流,提翊有序,鎮南聲績,盖有助云。俄治隋州刺史。方秉德勵/精,該十部之使;褰帷承寵,佇三公之服。而天流十日,悲谷之影無迴;地紀百川,焦/壑之波長瀉。建德六年歲次丁酉十月十七日,遘疾薨于隋州,春秋卌三。宣政元/年歲次戊戌四月戊戌朔廿四日辛酉,反葬於萬年縣洪固鄉壽貴里。公言行兼/修,榮辱罕累。好善無倦,奉九言而弗失;談何容易,酬三語而見知。嘉以儀表藴藉,/志情夷簡,素氣与風雲共遠,雅趣与丘壑俱深。雖復才爲世出,學殊爲己,見維纓/紱,非其好焉。前妻萬春縣君范陽盧氏,開府容城伯柔之女。靖恭閑令,翫閲詩史,/當春早落,厚夜方同。將恐地毁成湖,桑沉作海,式憑鎸勒,永播芳猷。乃爲銘曰:/
      源導崌崍,基崇琨閬,商資兩伯,漢尊二相。胤緒斯分,風流可尚,守衛作台,登萁有/讓。顯允君子,含章挺生,麗川含瑒,藍岫開瓊。率由孝敬,藉甚聲名,徐榻屢下,蔡屣/頻迎。賤璧吝陰,師逸功倍,談窮理窟,情摛筆海。訪獸辯牙,夢禽驚采,持滿慎逸,知/足誡殆。爰初觀國,名超擇宫,記曹奮藻,糾正聞風。招携江表,刺舉漢東,博宣風化,/載緝民戎。天道芒昧,人途飄忽,一息長謝,百齡何卒。徒馭如歸,生靈已没,繐帳虚/網,書帷空月。焚荆命兆,樹檟開阡,哀鐸緩節,悲驂不前。風鳴隧草,雲没山田,紀兹/令德,寄此貞堅。/
      長子萬頃,世子勇力,次子惠尚。/
      長女適滎陽毛氏,宜君侯。次女適安定梁氏,次女適隴西□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04 15:40
      回复
        兰陵王碑:
        王讳肃,字长恭,勃海蓚人,高祖神武皇帝之孙,世宗文襄皇帝之第三子也。神则龙首,元火师而成帝,兵称虎翼,拧水母而称雄。王命守巨宝,惟卿族均大名而复始,逾盛德之后昆。抚天潢而焕落,临地轴而彪明,祝祭孔明,史词无愧。王应含宝之粹气,体连璧之英精,风调开爽,器彩韶澈,辟兹尔不跨,玄指而扬荣,若彼高鸿,摩天霄而远翥。天保八年,起家通直散骑侍郎。王满观兵,实惟绮岁,扶风待谓,兆复黄中,落甚不明,虽容顾问,感兴恒贯,伦望允归。九年封乐城县开国公,食邑八百户。爰应利建,选荒邑社,求带厉之书,荷山川之锡。十年,除仪同三司。象服画龙,辎车倚厩,即钟犹予之爱,亦推尚德之无。其年,进上仪同三司。游息锦组之味,云月沛辅,推其对易淮安,耻其传骚石。岭外河地穷,虞汉紫津玄塞,闲以边营,刃以屡惊。桔槔时动,将循条务,良在懿亲。仍以本官行肆州事。王少览治章,北闲政术束经期,乃复著民谣。又进仪同三师。乾明元年,除领左右大将军,增邑一千户。陟降朱墀,统兹近习,去来青屋,勤深卫奉。其年三月,封徐州兰陵郡王。逾往上乘,更踈高官,响白京而洧钺,振绦绶而交彩。皇建元年,增邑通南一千五百户,转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 爰董荣成,广命僚属,门有玳瑁之簪,庭蹑珠綦之履。雄儿抚剑,兆止莲花,文人荻藻,动成云气。肃宗大渐,顾托受遗,丧君有君,清宫夜拜,乃至龙山作镇,俯瞰双流,虎落旁通,神□珍思,屯营栉比,戍役相寻,筑逮能迩,咎难其选天。世祖武成皇帝践祚,除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余官昔如故。而王乃勉其耕桑,又能均其劳逸,朝夕思念,哀矜勿喜,虽复宣光寒食之请,细饮犬马之谒,其为官效,无以过也。二年,别封钜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进领军将军。令命在瑞宝君,武府契问,夷险在诚,弥亮既而斗驰,惶羯奔狐**肉阗,下都矢及离殿,天兵雷动,舆羁□□王首□□□□□□□剥□需而□也 ……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04 16:33
        回复
          高澄前四个儿子名字规律都是孝+玉相关不知道老五高延宗是不是曾经名字是高孝x(玉之类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04 19:48
          收起回复
            我的回复被吞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05 09:46
            收起回复
              我的回帖好像被吞了,刚好今天又再查了下灌礼有了点新的了解,干脆重发这条回复好了,希望这次别被吞了
              搜了下BCC语料库里收录的含有“瓘”的古汉语语料,这个库采集的含有瓘在中古汉语里的用例基本上不是表玉器就是作人名,不过看到戴表元的剡源集里有一段为一个名为瓘的人做的箴言(我做了句读但也不确定自己的断句是否正确,原文放在最后面了),虽然戴已经是宋元时期的人了,但他对瓘字的解读追溯了瓘的本源,所以我感觉还算有一定解释性:
              国袁氏子瓘,字敏存,请言于剡源。剡源为之箴曰:繄玉之生,与石同族。缘有其文,以追以琢。厥文伊何,外润中明,润溥阴施,明涵阳精。惟礼有瓘,取材斯先。纯和鬯通,芬香洁蠲。目持踵从,息视心听。临之孔威,曷敢不敬。堂堂袁宗,累世朱紫。政流岳牧,名在图史。迨尔贤祖,沈厚寡言。孝通神明,信孚鱼豚。钟庆于子,是为名父。培壅菑耘,勤劳纂组。为兹嗣续,厥惟艰哉。负重惟徳,致远须材。有一怠傲,如器斯捐。奢浮沉湎,取仆招顚。賔老在席,恭陈训辞。兢兢惟瓘,敬以存之。
              我自己尝试做的一点解读和猜测如下,希望能帮到楼主:
              戴表元给袁瓘的箴言是“兢兢惟瓘”,希望他能“兢兢”(小心谨慎?),“兢兢”是否也算是“恭”的结果呢?“兢兢”又和瓘的最初使用场景相关。我在网上没太查到元以前的瓘类玉器长啥样(辽金元时期的瓘是酒器,再后面的瓘玉/瓘子玉都是玻璃制品了),但有看到学者对“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这句话的解读。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里认为“瓘斝玉瓒”“用以祭神,禳除火灾”,鞠焕文认为“灌”和“瓘”均是“祼”之同音假借(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587#_edn24 ),因而瓘斝的斝确实是行////祼///礼(也即灌礼,《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刘沅:“以酒灌地,求神于阴,其礼最重。”)的酒器。那么,“瓘”的最初使用场景和祭礼有关?所以宋人说“惟礼有瓘”。后面的“纯和鬯通,芬香洁蠲”看起来是形容灌礼中盛在酒器里的酒。因为使用场景正式庄重、涉及神明,所以持酒器的人要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目持踵从,息视心听。临之孔威,曷敢不敬”)。我没太看懂“如器斯捐”和“取仆招顚”两句,看起来大概意思是不能“怠傲”,而如果“奢浮沉湎”就会导致酒器倒下(取仆/招顚,仆和顚都作倒解?)。
              楼主也提到了玉器基本上都和祭祀、礼仪相关,不过单就文襄前四子名里的玉而言,感觉好像还是有点微妙的差别?瑜是美玉,后来又能指玉的光彩。珩是佩上玉,用来约束举止,是成组配饰中最重要的组件(《說文解字.玉部》:“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琬是没有锋芒的圭,琬圭用于结好诸侯,赞扬他们的美德善行(《说文解字.玉部》:“琬,圭有琬者。””《周礼·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结好。”《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 感觉这个名字真的很适用于小碗,毕竟他的出生就是高元结好的证明,这个名字可以说也寄托了文襄对他的期望,而阴差阳错的,他最后就是因为锋芒太过遭遇了祸端),而瓘就是用于灌礼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瓘”和恭/敬的联系可能比瑜珩琬更强?我简单搜了下名里带瑜/珩/琬的人的字,目前还没看到字里含恭/敬/肃的情况,而除了长恭和世恭以外,清朝还有个名叫成瓘的人字肃中。
              瓘斝和玉瓒共现,我猜瓘和瓒如果最初的使用场景类似,这两种玉出现人名里时意思可能也会相近,所以也搜了一下名字带瓒的人的字,看到有的人的字和灌礼这个情境还是蛮强的,然后有一个人的字里出现了敬:
              冯瓒(宋)字礼臣
              陈瓒(明)字廷////裸////
              陈瓒(明)字敬夫
              王家瓒(清)字端臣
              以下是这篇袁氏字箴的原文:



              IP属地:广东10楼2023-12-05 12:21
              收起回复
                @四叁叁五六八四三 我之前被吞的那条评论就是说文襄六王的一二六生母都能和封地扯上关系,比如宋妃前夫颍川王,颍川在河南;王氏没信息,但很多北朝王氏都是乌桓杂胡冒姓王,即广宁王氏;渔阳是旧燕地。小碗是嫡子,老五是高洋亲自取的不能算。之前看见有人说兰陵王生母可能和萧氏有关,且古时萧一通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07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