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读书会吧 关注:2,280贴子:79,193
  • 6回复贴,共1

推荐一篇家乡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得贵,一条不足千米的路
人生,在每个生命节点,心中总会有一条路的位置。我童年时是胪雷乡间小路,求学时是校园的林荫路,工作至今面对的是福州中心区的得贵路。
“得贵”得名于明代时,此地居住有同榜进士的倪氏三兄弟,显贵巷里,由此得名。得贵路中有唯一公交站台,站牌取名“古仙桥”。《榕城考古略》考证说:(福州)城市之河萦回缭绕,自南水关闸引江潮入城。分二派,一从便君桥,今名古仙桥。“便君”特指,宋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倡导植榕树。记念其政绩而立名。桥原为平梁桥,桥栏柱头雕有古八仙,邻里间叫响了“八仙桥”。现古桥已掩没于几次路改不复存在,此地空留“古仙”名,令人望带仙气的站牌而发出思古悠悠之感。
短短不足一千米长的得贵路,东西走向,被东水路分截两段,东接六一路,西连五一路。我居家“得贵路59号”属西段南侧。斜对面是邮政广场、拿坡里小镇、麦当劳分店,矗立其间四层的“M17文化广场”。M是Memory的缩写,意味着这里的灵魂是“记忆”。17谐音“有吃”。两者融合场景式再现老福州的市井文化与美食文化。(最让人玩味的楼里一段浓缩的原师大的步行街。)让光临者通过美食了解一座城市过往市井文化。现在在楼前广场又设置“得贵M17流转市集”,怀古民俗碰撞上现代市场潮流,给人别有一番世情转换的体验。
我居家西侧紧邻“阳光白金瀚宫”,是在新世纪初,征收原福州第一印刷修建的。其超前的设计及理念,并地处市中心区,清一色的豪华大户型,楼前辟有两大景观水池,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有老友就戏对我说:找你家就说“白金瀚宫”傍。意思“瀚宫”是地标式建筑。
紧靠“白金瀚宫”是福州十一中。其前身是纪念“振兴中华、光复神州、走向共和”的辛亥革命宗旨而创办的“光复中学”。往前十几米,望向马路对面,可清晣看到福州一附小校园,隐约可见校园一角的“兰景亭”。亭挂联语“春风化雨养兰星学子心性”正体现出其办学的理念。芝兰之香,星汉灿烂,教人仰望星空。
一附小紧依的,得贵路与五一路交界处是“同寿园”。园内有一棵树龄达500年的“古樟王”,与鼓岭“柳树王”,森林公园“榕树王”,仓山“贝壳杉王”并称福州“四大树王”。在冠盖如荫下常聚有老者休闲。古树、老人同园同寿,多美好的寓意。朝气的学子与休闲的老者在得贵路口交汇,拉长人生的走向,真有“晓看朝霞暮看云”的场景画面。
得贵路东段南侧,最见人间烟火气,一溜的海产摊,鲜肉案,土鸡土鸭兼鸽子铺,蔬菜店,水果店。肉禽产自永泰、闽西,水产出自连江、霞浦,蔬果标傍农家、曰鲜。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生的,只要可作曰常食材,这里可以找到不少。虽然现在线上购物便捷,平常日还是有不少居民光顾这里,图得是实实在在的即视感。最让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一家出售元宝冥钱的小店夹在食材店中间。这小市集生意竟兼顾到人间地府。
望向马路对面,瞬间切换为萌萌的“文艺版”。开的是宠物店、咖啡屋、茶艺居、文具店。“不二萌宠”宠物店门前经常叭着一条综色贵宾狗。冠名“不拘一格”咖啡屋里,有着青年小资钟意的书架和吧台。附近还有相隔相邻的八家茶艺居。工作、生活在市中心区的人见贯繁杂热闹,偶尔想随性静处,这里提供有舒适的去所,可以大隐,隐于市。
得贵路东段与六一路交界处,矗立着较有气势的国家开放银行,向西百余步,与东水路交界处则是自成院落的中国银行与银河证券。再往西行可见“M17”旁的中邮储蓄银行和中邮证券。“白金翰宫”楼下则是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短短不够千米的一段路显见金融业张扬地占据各地段要点的霸气。
在霸气中邮金融业其东南一角,却是福州市内新开辟不久的,原脉温泉体验区“帽泉”。温泉井深200米,井底水温70度,面向得贵路设景观墙,建足濯水池。路过的大爷大妈常带孙辈在池里泡脚濯足。池旁地面刻写有施蛰存应景的诗句“百合池塘旧有名,兰汤三尺即蓬莱。”道出人们在此有临蓬莱瀛洲之享受。也许这是得贵路最温馨的小地段,真让人迟步难移。
40多年来,我见证得贵路的扩展史。得贵路还是一条狭狭的得贵巷时,它曾是名闻福州的挂历一条巷街。如今还有多少人买挂历,路是拓宽了,挂历业几乎消没了。只在得贵与东水交叉路口留存一家“燕辉挂历”店,还在倔强地坚守着“挂历一条街”的余韵。经营只剩福牌与台历,开业时间只限邻近公历年底的三个月。目前,店门前标写有“征收”字样。挂历一条街最后似要消灭殆尽。得贵附近的原18层高的出版大楼,早已改称为“文化旅游局”,省新闻出版局被挤向远处街区。好在我居家的得贵路59号面对马路的停车场,正紧锣密鼓地加盖高达二十多层的“海峡出版业务”大楼,有望再次唱响得贵路出版文脉的往韵今声。
一念之间,不知不觉在得贵路上走过四十多春秋,见证得贵路诸多变迀,才发现生活赐予人们的艰难悲欣,一切都如幻如梦如烟


IP属地:福建1楼2023-12-20 20:00回复
    现在住着鸽子笼已经找不到大厝里孩童时的原味!五四路树兜,古三座澡堂,东街味中味是我与我爷爷最清晰的回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1 06:42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万物不离自然“阴阳失调”现在城市人口爆增,自然是定数,人是变数《不治理,乱用农药,乱用抗生素,乱用舔加剂》变数改变了定数,自然也就破坏了!回不去的过去,充满变数的未来在等着人类补充一点《经过充分发酵农家肥是有机肥不污染环境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1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