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出军事行动的级别:战斗、战役、战争
战斗一般用来衡量战将的能力,提现在执行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上。如官渡之战中攻淳于琼,襄樊之战中趁对方被淹而用船只优势取胜。纵向可以取长平之战中秦赵的营垒攻守战
战役一般用来衡量统帅/主将能力,提现在指挥能力和大局观上。举例有官渡赤壁夷陵汉中合肥等诸多战役。纵向可取淮海战役、淝水之战等。
战争一般用来衡量势力话事人(可理解为君主)的能力,提现在战略制定,资源调度上。如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战争,以及诸葛亮的北伐战争。纵向可取楚汉战争、解放战争等。
再提出一个确定“胜”的标准,就是要达成基本的战略目标。如攻城战的目标是拿下城池,歼灭战的目标是杀敌。达成了基本战略目标为胜,在此基础上根据完成度、战损比、额外收益来评判是惨胜、小胜或是大胜、完胜。如戚继光在完成清剿倭寇和解救百姓的基础上打出了极其夸张的战损比,可算得上完胜,而硫磺岛战役在美军大优势的情况下,虽然战胜日军,但是自身损失惨重,只能算是惨胜。
诸位觉得这样的评判标准是否合理,用来评价三国将领/统帅/君主的军事实力是否恰当。
战斗一般用来衡量战将的能力,提现在执行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上。如官渡之战中攻淳于琼,襄樊之战中趁对方被淹而用船只优势取胜。纵向可以取长平之战中秦赵的营垒攻守战
战役一般用来衡量统帅/主将能力,提现在指挥能力和大局观上。举例有官渡赤壁夷陵汉中合肥等诸多战役。纵向可取淮海战役、淝水之战等。
战争一般用来衡量势力话事人(可理解为君主)的能力,提现在战略制定,资源调度上。如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战争,以及诸葛亮的北伐战争。纵向可取楚汉战争、解放战争等。
再提出一个确定“胜”的标准,就是要达成基本的战略目标。如攻城战的目标是拿下城池,歼灭战的目标是杀敌。达成了基本战略目标为胜,在此基础上根据完成度、战损比、额外收益来评判是惨胜、小胜或是大胜、完胜。如戚继光在完成清剿倭寇和解救百姓的基础上打出了极其夸张的战损比,可算得上完胜,而硫磺岛战役在美军大优势的情况下,虽然战胜日军,但是自身损失惨重,只能算是惨胜。
诸位觉得这样的评判标准是否合理,用来评价三国将领/统帅/君主的军事实力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