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粉笑话吧 关注:13,096贴子:729,386
  • 16回复贴,共1

提出一个战绩评判标准,欢迎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给出军事行动的级别:战斗、战役、战争
战斗一般用来衡量战将的能力,提现在执行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上。如官渡之战中攻淳于琼,襄樊之战中趁对方被淹而用船只优势取胜。纵向可以取长平之战中秦赵的营垒攻守战
战役一般用来衡量统帅/主将能力,提现在指挥能力和大局观上。举例有官渡赤壁夷陵汉中合肥等诸多战役。纵向可取淮海战役、淝水之战等。
战争一般用来衡量势力话事人(可理解为君主)的能力,提现在战略制定,资源调度上。如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战争,以及诸葛亮的北伐战争。纵向可取楚汉战争、解放战争等。
再提出一个确定“胜”的标准,就是要达成基本的战略目标。如攻城战的目标是拿下城池,歼灭战的目标是杀敌。达成了基本战略目标为胜,在此基础上根据完成度、战损比、额外收益来评判是惨胜、小胜或是大胜、完胜。如戚继光在完成清剿倭寇和解救百姓的基础上打出了极其夸张的战损比,可算得上完胜,而硫磺岛战役在美军大优势的情况下,虽然战胜日军,但是自身损失惨重,只能算是惨胜。
诸位觉得这样的评判标准是否合理,用来评价三国将领/统帅/君主的军事实力是否恰当。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8 13:51回复
    先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来看看到底合不合理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2-28 15:34
    回复
      比如张辽的逍遥津与白狼山更多是战斗级别还是战役级别。
      关羽樊襄战役若根据一些人的“合理猜测”歼灭了曹军在荆州主力部队的话,假如承认这个为真,应该算战斗还是战役级别的成绩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2-28 15:43
      收起回复
        还有就是一些战略意图不明的战役怎么算,比如樊襄战役,有说是为策应汉中之战的,有说是见天下有变借机北伐的,有人说战略目的是克樊城襄阳,有人说目的是为了歼灭曹魏机动有生力量,也有樊襄之战是由日常袭扰遭遇战演变成大战役是的虽然最后都丢了荆州就是,但消灭了曹魏部分有生力量被第三方偷袭与进攻樊城未果被第三方偷袭的观感还是会很不一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2-28 15:48
        收起回复
          那么第一个分析襄樊之战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28 18:08
          回复
            显然襄樊之战应该算战役级,至于战略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当时刘备集团的行动来进行分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28 18:12
            收起回复
              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如果遇到一个战役指挥者有很多说法的,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评判,典型例子其实是赤壁之战总指挥,以及合肥战役曹魏方面统帅的争论。
              前者是本吧日经问题之一,有传统意义上的周郎赤壁,蜀汉刘郎赤壁、还有共同指挥、或者孙权总指挥等不少说法。
              后者我记得也有曹操指挥说,张辽/李典/乐进分别指挥说,联合指挥说,护军薛悌指挥说等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12-28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