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吧 关注:921贴子:19,474

★.野史传说版的隆裕皇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发这个贴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看看我们皇后是如何被丑化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0-09-11 11:04回复
    在光绪家庭生活中,除了他的生母之外,影响他最大的3个女人是:慈禧太后、隆裕皇后和珍妃。慈禧既是光绪的恩人、亲人,又是光绪的仇人、敌人。据瞿鸿(jī)《圣德记略》载述,慈禧对光绪也有怨气:“外间疑我母子不如初年。试思皇帝入承大统,本我亲侄;以外家言,又我亲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者?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涤拭。”所以,光绪不听话,搞变法维新,慈禧既痛又气。光绪同慈禧的关系,贯穿在整个光绪一生中,不单独讲述;光绪同隆裕皇后和珍妃的关系,本节略作介绍。    
             光绪帝有一后、二妃,没有子女。这在清朝皇帝中是独特的(宣统6岁逊位另当别论)。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和两位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瑾妃像。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光绪有两位妃子,一位是瑾妃,另一位是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他他拉氏,但相貌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性格柔和脆弱。后因其妹珍妃忤慈禧皇太后,被降为贵人。宣统时,尊为瑾贵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死。    
             珍妃,初为珍嫔,晋珍妃。在影视作品中的珍妃,聪慧明敏,妩媚艳丽,机敏多情,非常感人。艺术作品把珍妃理想化,甚至于说她帮助光绪推行戊戌变法。其实,珍妃不像影视作品中那么漂亮,而且略胖,有照片为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年仅13岁的珍妃与其姐瑾妃,同时被选为嫔。次年二月,姐妹二人一起入宫。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皇太后60大寿,宫外虽然硝烟弥漫,宫内却是歌舞升平。在这喜庆之年,宫里的人,该赏的赏,该升的升。瑾嫔与珍嫔,沾了喜气,同时晋封:姐姐为瑾妃,妹妹为珍妃。珍妃这年刚满19岁,是花样的年华。珍妃年轻热情,性格活泼,博得光绪帝的宠爱。而正宫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却引不起皇帝的情趣,甚而产生厌烦。皇后与珍妃,宫闱之内,渐起情波。隆裕皇后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珍妃的入宫,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生活的热情。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与珍妃共度了一段愉悦的时光。而这正是慈禧和皇后所不愿意看到的。皇后叶赫那拉氏经过长时间观察、了解,终于抓到珍妃的把柄。据《西太后遗事》记载:裕宽谋求福州将军一职,先请托于太监李莲英,因李莲英索银多,又以与珍妃娘家亲近关系,“乃辇金献之珍妃,俾伺便言之上前”。这件事被李莲英的耳目探得,于是引起一场风波。
    正说清朝十二帝
      
    阎崇年


    IP属地:广东2楼2010-09-11 11:07
    收起回复
      清德宗叶赫那拉皇后(1868-1913),1889年被册封为皇后,满洲镶黄旗人,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的女儿,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慈禧临死,为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规定国政交摄政王载沣,但事必须禀询她方可,慈禧死后,她不顾国库空虚耗费百万两银子办丧事,她残忍狠毒,贪权横行毫不逊色其姑。
      


      IP属地:广东3楼2010-09-11 11:09
      回复
        父亲如此,隆裕的母亲--桂公(指桂祥)夫人,则出过一桩任何皇亲贵戚也干不出来的"奇闻"--丈母娘打姑爷。原来,隆裕的妹妹"三妞"被慈禧"指婚"给九王爷(咸丰帝的弟弟,道光帝第九子)的儿子载澍,偏偏也是夫妻不和。小夫妻口角之间难免会说一些过分的话,桂公夫人就向慈禧告状说载澍对太后指婚不满,竟然撺掇慈禧将载澍褫职夺府,杖责一百,并在宗人府圈禁了整整十年。自然,慈禧惩罚载澍,大概还有"杀鸡给猴看"、警告光绪的意思,不过,象桂公夫人这样一位丈母娘,也真可谓"其性与人殊"了。由以上事实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并不奇怪了:"隆裕有这样的一个妈,有这样的一个妈当后台,有这样的一个妈给出主意,受这样一个妈的教育、支持和操纵,请想,她能够温柔恭顺地对待光绪帝吗?"(《宫女谈往录》)
        


        IP属地:广东6楼2010-09-11 11:10
        回复
          家中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看见的妻子,光绪帝会宠爱珍妃也罢可以理解的,因为珍妃不但容貌端丽,最重要的是,她是宫中惟一敢于真正关心和体贴光绪帝的人(在慈禧这样一位家长面前,要表示自己心向皇帝,的确需要非凡的勇气,瑾妃不敢,其实隆裕也有几分不敢)。而隆裕对于珍妃,也缺乏皇后应有的度量,而是百般地嫉妒和为难,捻酸吃醋的故事层出不穷。比如,一次光绪为珍妃做了一件珍珠披风,隆裕就联合瑾妃到慈禧面前告状,说珍妃生活糜费甚至要超过老佛爷。不料此时慈禧对珍妃还没有多少恶感,反而数说隆裕不够大度,没有皇后的威严。另一次隆裕企图污蔑珍妃与戏子私通,结果也被光绪发觉,事情不了了之(《瀛台泣血记》)。这样的故事虽然不尽可靠,但是隆裕对珍妃的仇恨加上她和慈禧的亲密关系,最终还是发生了影响。据说1894年10月,珍妃被慈禧降为贵人,并且遭到"褫衣廷杖"的当众羞辱,除了因为卖官一事(实际上晚清宫廷里此类事件司空见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隆裕向慈禧密报珍妃对她"大不敬",因为按照宫中家法,对皇后不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据说,在宫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宫女一般是不许打脸的",而这一次,慈禧却让隆裕打了珍妃的嘴巴,这是慈禧太后允许的,"那是给珍小主最大的羞辱,连下等奴才都不如"(《宫女谈往录》)。
          在宫廷斗争中,虽然隆裕在历次冲突中可说是屡战屡胜,却只能维持住她皇后的尊严,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光绪对她的厌恶。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瀛台的时候,隆裕本来是奉慈禧之命和光绪住在一起的(是时珍妃受到牵连,已被打入冷宫;慈禧命隆裕陪伴光绪,则还有监视皇帝的意思),但是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就由此激化。一次光绪盛怒之下(据说是因为隆裕请安之后,光绪命她退下,但是她装做没听见),竟将隆裕的一枚价值连城的发簪(乾隆时的遗物)掷得粉碎。隆裕为此向慈禧告状,慈禧也并没有特别地为她做什么主,只是命令隆裕和光绪分居。从此直到光绪帝去世,两人大概已经隔绝了十年,除非在慈禧太后面前,夫妻二人是没有见面的机会的,这对他们双方来说,真的说不上是幸运还是不幸(《清稗类钞》第一卷)。当时的具体情景我们不清楚,可是根据记载的和传说我们还是可以有所感触的。
          


          IP属地:广东7楼2010-09-11 11:10
          回复
            清末,叶赫那拉氏家族又重新搬演了古年老戏。咸丰元年,叶赫那拉·惠徵的女儿被选入宫,不几年,由宫女到贵人,晋妃,替咸丰帝生了儿子。咸丰11年7月,咸丰帝驾崩承德避暑山庄,叶赫那拉氏被小皇帝同治尊为圣母皇太后。她便是三度垂帘执政48年的慈禧太后。同治亲政一年死于天花,慈禧二度垂帘,代4岁的光绪帝坐金銮殿。光绪帝该讨媳妇了,50岁的太后便考虑:自己一旦作古,朝廷大权还能出自叶赫那拉家族么?虽然光绪帝是慈禧妹妹的孩子,也难说下辈子还跟那拉家族亲。为把握起见,便把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指为皇后,同时聘了他他拉氏一对姐妹,后来,一个封瑾妃,一个封珍妃。满打满算,经过几年,小那拉氏生一个那拉家血系的阿哥,将来继承皇位。
                 谁知如意算盘打得不灵。皇后总跟她大姑打小报告,像保密局特务似的,况且又比丈夫大七岁,长长一条西葫芦脸,整天板结得梆硬。皇帝十分讨厌这个表姐,天天翻珍妃宫牌子,几乎形影不离。皇后捞不着龙雨淋漓,更加愁眉苦脸,这自然难逃横草不过的太后眼睛。做了几番调解工作,甚至在颐和园修建时,特修了一座皇帝皇后的小院寝宫,光绪仍然像顺治祖太爷一样,就是不理睬皇后,总是不理睬。皇后望断秋水,只盼来冰凉秋风!
            


            IP属地:广东9楼2010-09-11 11:15
            回复
                 慢慢地,长期受冷落的皇后,内心深处也开始失去平衡……实际上光绪皇后的命运早就由慈禧决定了……她是知道姑母的厉害的,对于慈禧的命令,她只能绝对服从。
                   慈禧太后对亲了政的光绪是一百个不放心,夹在太后与光绪之间的皇后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站在太后一边对付皇帝,要么尽量讨光绪的喜欢,成为名副其实的夫妻。
                   利益的权衡以及光绪对珍妃的宠爱,最终使皇后匍匐在慈禧的淫威下。
                   她是皇后,就得在珍妃面前摆皇后的谱,以至狐假虎威、撺掇慈禧惩治珍妃。
              


              IP属地:广东12楼2010-09-11 11:26
              回复
                一次,叶赫那拉氏竟在光绪面前数落珍妃的不是,忍无可忍的光绪一气之下打了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又跑到太后那里去告光绪的状,至此,皇后已经完全倒向太后的一边,命中注定她要守一辈子活寡了。


                IP属地:广东13楼2010-09-11 11:27
                回复
                     叶赫那拉氏虽然同情光绪,但也只能藏在心里……她和光绪能说什么,光绪肯同她说什么?她是慈禧的内侄女,光绪是慈禧亲外甥,慈禧认为光绪背叛了自己,竟然如此残酷地惩罚光绪,如果她也做了让慈禧不痛快的事情,命运又会比光绪好多少?叶赫那拉氏不免兔死狐悲,同病相怜起来。
                  


                  IP属地:广东14楼2010-09-11 11:28
                  回复
                    光绪在大婚后专宠珍妃,作为慈禧内侄女的隆裕皇后因失宠,醋意大发,由忌而恨,隆裕的怨毒愈积愈深,渐渐地怀恨珍妃的心几乎超过怀恨光绪的心了,她自己也知道无从再掩饰;而且觉得无须掩饰,她几乎在每个人的面前咒诅过珍妃。当她们每天早上一起到太后宫里去请安的当儿,隆裕从不曾把眼腈向珍妃瞧过一次,只当眼前没有这个人一样。隆裕为了泄愤,常在慈禧面前说珍妃的坏话,告她的状。但是,一开始的时候,珍嫔和慈禧的关系还很好。珍嫔心灵手巧,写字画画的技艺提高得极快,非常挑剔的慈禧太后也常夸奖她。不仅如此,珍嫔还经常随敦宜皇贵妃、瑜妃等人,有时也随隆裕皇后、瑾殡,一同陪慈禧太后去中南海、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静宜园(今北京市香山公园)等处游玩。在满目葱郁的山坡、波光粼粼的水上,珍嫔活泼开朗的性格总会不时地流露出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看在慈禧太后的眼里。在日常生活中,珍嫔也能与慈禧太后和平共处。
                    


                    IP属地:广东15楼2010-09-11 11:31
                    回复
                      隆裕与光绪感情不好,相对于珍妃的受宠,自然是嫉妒的,所以,就在慈禧面前经常挑拔离间,从这方面来讲,光绪是有主要责任的,应当说隆裕也是这场悲剧婚姻的受害者,她被动地由于慈禧的指婚,嫁给了光绪,光绪对于这场婚姻,应当要接受事实,就算不像康熙与舍赫里那样相濡以沫,至少也应当互敬互爱。那样,兴许维新变法也许一举成功了而不至于只持续百日了,历史也有可能会改写。可惜的是,我们的光绪皇帝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不禁让我想起汉武帝当年,如果不是在主政一年失败之后,及时的维护住与陈阿娇的婚姻,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宏图大业了,也许早让大公主像当然掀翻刘荣一样打倒在地了。从这点上来讲,或者我们只能说,我们的光绪皇帝对于爱情是个表里如一的人,不爱就是不爱,装都不去装一下,这放在平民百姓身上,是模范丈夫,最难得的爱人,但是他偏偏是个皇帝,这在宫廷之中,只能让人嗟叹而已。
                      


                      IP属地:广东16楼2010-09-11 11:32
                      回复
                        珍妃因受光绪皇帝的宠爱,而引起了隆裕皇后(慈禧的内侄女)的忌恨,加之珍妃性格倔强,不会奉承慈禧,隆裕经常在慈禧耳边吹风,慈禧就千方百计地找她麻烦,为内侄女出气。当年珍妃身边有一贴身宫女白大姐,宫里人都叫她白宫女。白大姐是专侍奉珍妃起居生活的,后因珍妃受贬,牵连了她,被轰出宫来,生活无依无靠,祖母出于同情收留了她,祖母逝世后,白大姐就一直和我家生活在一起,她经常对我谈起珍妃的一些情况。据她说珍妃长得很漂亮,并擅长书画、下棋,双手能写梅花篆字。白大姐还说珍妃聪明伶俐,常代替皇后参加宫里的一些大典。宫里的典礼礼节很多,如要求皇后要穿着花盆底鞋,头上戴着衤殿 子,走丁字步,一步一安,还要磕达儿头;在请安或磕头时,头饰和耳坠不能不摆,也不能乱摆。头叩的不能太偏,又不能不偏,这个尺度隆裕皇后总掌握不好,可是珍妃一学就会,只好由珍妃代替。这些就更引起了隆裕的忌恨。
                        白大姐说,隆裕为了报复,就和李莲英及珍妃宫内的太监勾结起来,把一只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宫里,妄图污蔑她有奸情。为了这件事白大姐也受过拷打。后来又因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经常进宫演戏的一个戏子的衣料一样(据说戏子的衣料是光绪送的),隆裕抓着这件事又大作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扒开衣服,用涂有黄油漆的竹竿打)。
                        珍妃喜欢照像,尤其喜欢女扮男装照像,有时还穿着光绪皇帝的衣服照像,这又遭到慈禧的反对。慈禧命人到珍妃宫中搜出照像机和穿男装的像片,大怒,为此珍妃又受了“掌嘴”之罚。
                        


                        IP属地:广东17楼2010-09-11 11:33
                        回复
                          光绪成年大婚时,老祖宗作主,把她娘家的内侄女隆裕立为皇后。这正是光绪内心最不满的大事,婚后对隆裕皇后就非常冷淡,对珍妃极为庞爱。珍妃聪明、伶俐,有才学,也会哄人,讨光绪的喜欢,老祖宗看见后特别生气。光绪经常临幸珍妃宫,隆裕皇后就气肚子,向老祖宗诉苦,说珍妃不好。
                             “除正宫隆裕皇后及珍妃外,还有瑾妃。珍妃与瑾妃是亲姐妹,以珍妃长的漂亮,有学问,最得光绪宠爱,每日形影不离。光绪曾用库存的珍珠、翡翠为珍妃串制珍珠旗袍一件,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有一天二人在御花园散步,正在玩赏高兴时,被老祖宗撞见,珍妃来不及换衣服了,老祖宗大怒道:‘好哇!连我都没舍得用这么多珍珠串珠袍,你一个妃子竟敢这样做。想当皇后怎么着,谁封的?皇帝也太宠你了!’光绪和珍妃马上跪在地上叩头,请罪。老祖宗立即叫随身的崔玉贵二总管给扒下来。回宫后还打了珍妃30竹竿子。"
                          


                          IP属地:广东19楼2010-09-11 11:36
                          回复
                            珍妃入宫情形,白姓宫女所言:
                            珍妃貌美而贤,初入宫时,极为慈禧所钟爱,知其性喜书画,乃命内廷供奉缪嘉蕙女士教之。平时居景仁宫,与德宗则同居养心殿,德宗嬖之,常与共膳。妃喜作男子装,并与德宗时互易装束以为游戏。时隆裕为中宫,与珍瑾二妃同侍德宗,意不善也,频短之于慈禧。而妃怡情于书画之中,不以为意。于是妃渐失慈禧欢。但尚未有若何变动,以至慈禧六十万寿时,时福州将军出缺,隆裕欲以此职畀(给予)乃舅,因妃颇得德宗宠,倩其请于德宗,妃则以“谁说均是一样”之语谢。后误以妃恃宠而骄,乃趋慈禧前告妃欺压皇后。后本慈禧女侄,平日有对后不敬者,慈禧严刑责罚,谓正宫中体制也。今闻蹙忤后者,乃素不善之珍妃,其忿怒之状,较之平日十倍不止。时慈禧居南海仪鸾殿(今南海居仁堂),德宗居瀛台,隆裕与珍瑾二妃居同豫轩侍妃之宫女、太监等至仪鸾殿 面询珍妃平日起居状况,吒咤备至,凛不可犯。宫监等悚惶万状,乃言妃平日甚为恭谨,从无大顺舛。慈禧闻而怒,疑宫监秘不直陈,乃命掌刑太监杖击之,哀号踣(音“博”,跌倒之意)踊,皮肉皆绽。但宫监所言,仍如前说,时妃侍侧。慈禧盛怒之余,更命太监掌责之,令自陈,妃以皇帝所宠,今乃当众受辱,痛不欲生,终无结果。慈禧愈怒,遂夺其妃号令降为贵人。太监王有儿,聂八十,充军。宫监等减逐大半,时妃已回同豫轩,哀毁异常。慈禧复施其牢笼手段,赐妃温谕,并食品八盒以慰之。翌晨八时,慈禧又传轿至同豫轩,行至流水音,见撑船太监未著袍,怒其大不敬,命责之,时宫杖未至,愤之余,乃掣所乘之轿竿挞之甚苦,嗣至同豫轩,见隆裕及珍瑾二妃皆因惧慈禧之威,同时昏晕,僵而不醍。慈禧乃大惧,亟至瀛台告德宗。德宗愤以“死就死了,此后用不立后”之语示决绝之意。自此事过后,妃与慈禧间益增嫌隙。但起居各节尚如旧,只缩减其待从而已。
                            


                            IP属地:广东20楼2010-09-11 11:37
                            回复
                              珍妃入宫情形,刘姓宫女所言:
                              珍妃十三岁入宫,十五岁行大婚礼,时光绪十四年正月也。珍瑾二妃异母所生,相差只一岁(有误,应为两岁),宫中之像乃光绪二十一、二十二年之间所照,所著之衣服,长袍为洋粉色,背心为月白色镶宽边。乃光绪二十一年最时髦之装束,系于宫中另作者。珍妃每早于慈禧前请安毕,即回景仁宫,任意装束,并时摄取各种姿势,此像则于南海所照,后为慈禧所见,颇不悦。光绪二十年,时有耿九者,赂结慈禧之小太监王长泰(即为上文的“王有儿”)、聂德平(即为上文的“聂八十”),谋取粤海关道事,王、聂二监,平日皆为妃所喜,时赐食物。此时王、聂二监受耿九之托,因请于妃密陈德宗,准其事。同时复有宝善者,乃慈禧侄之岳父,驻兵于凤凰城,因兵败失守,辇金运动免罪,亦经王、聂二监请于,并进呈慈禧背心及大衣衣料二件。此二事均以不密外泄,闻于慈禧大怒,并珍瑾二妃均板责之,将王、聂二监充军于黑龙江,遇赦不赦。王、聂本精于皮簧剧,至营口逗不前行,并于当地搭班演戏,解卒不得已内闻,慈禧乃命就地正法,时珍妃二十一岁也。
                              时珍妃被责后,仍居景仁宫。因喜摄影术,复暗使戴姓太监于东华门地方开设照相馆,复为隆裕后密白于慈禧,乃将戴姓太监杖毙于庭。时珍妃二十三岁,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之变,慈禧乃幽妃于建福宫,继徙北五所,令二宫女侍,门自外锁,饮食自槛下送进。珍妃被困后,原住之景仁宫被封,其守宫太监全体被逐。至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妃乃被迫入井。珍妃性憨厚,喜游嬉,颇得德宗宠,以此为隆裕所嫉。按宫例,妃不应乘八人轿,德宗特赏之,被慈禧见 而令将轿摔毁。德宗不悦,嗣隆裕竟以短妃于德宗反为所殴。至此妃遂益为慈禧所不悦。其死因盖早种于此地。
                              (言此事之宫女,乃德宗行大婚礼时,慈禧派其充喜婆,于坤宁宫守喜,二十三岁入宫,于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出宫,时宫女三十五岁,今则七十五岁矣。)
                              


                              IP属地:广东21楼2010-09-11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