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esh
相关问题: 汉语有什么优点? 汉语里有从句吗? 为什么有人说汉语不精确,都有哪些证据? 有人说汉语相对其它语言缺乏逻辑,对不对? 汉语究竟有没有语法?…
说到汉语的缺陷,结合我学汉语的经历和体会,觉得最大的缺陷应该是这些:
文字不具备记录实时读音的功能,历史上的反切注音法也有诸多弊端,更精确的语音构拟还得靠历史上的双语翻译词汇的研究
汉字字形的构造在词源学方面容易让人过于注重从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去探究,而忽略了字音的功能、演变规律以及字源和字音的关联
近代按古词新用规律复活过来的词,容易让人忽略其原定义而光靠单字去自行“拼凑”地理解:比如“宗教”的定义不等于宗+教两个字的意义之和。
由于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单字的语义延伸链条也非常长,加上汉语语法不区分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主动、被动和使动等特征,导致字词的语义也十分模糊,过度依赖语境,出现歧义的情况也很多。这个现象,除了生活中常见的“大败”是great win 还是 great lose 等这样歧义的例子之外,对需要严谨对待的各学科也有影响。比如,“神”这个字对应天启宗教,可以是 God(天神),可以是 angel (死神、门神等),可以是 immortal(仙人,神仙),可以是spirit(精神),可以是ghost(鬼神,跳神),此外还可以指超人、有特意功能的人等等。这些如此重要的概念都不区分,也难怪汉族文化很难理解其他宗教信仰。
由于汉语语法过于灵活而不太注重严谨性和完整性,现实语境中提倡能省就省,说最少的话表达最多的意思,所谓博大精深。这其实就是放松语法的“束缚”而追求简约的一种逻辑。但是语法既是“束缚”,又是“可依之法”,“可循之道”,所以使用者越不注重语法,语言也就越没法可依、没道可循了,这正是让学习汉语的其他民族感到困难的主要难点。
很多人自豪说在很多场合下,同一个文件的汉语译文最少,所用纸张也是最少。从书写文字的长度而言,汉字所占的横向距离确实是最少的。但这是得益于汉字自身的纵向结构的复杂啊。同样的文字,英文翻译比中文长,但是英文字母的结构简单,没有那个字结构非常密集而写得小一点就变会成一坨黑点的情况。个人感觉,这也是汉族孩子戴眼镜比例较高的一个可能得原因,也就是很多汉字的结构非常密集,而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编辑于 2024-02-06 11:34・IP 属地新疆
相关问题: 汉语有什么优点? 汉语里有从句吗? 为什么有人说汉语不精确,都有哪些证据? 有人说汉语相对其它语言缺乏逻辑,对不对? 汉语究竟有没有语法?…
说到汉语的缺陷,结合我学汉语的经历和体会,觉得最大的缺陷应该是这些:
文字不具备记录实时读音的功能,历史上的反切注音法也有诸多弊端,更精确的语音构拟还得靠历史上的双语翻译词汇的研究
汉字字形的构造在词源学方面容易让人过于注重从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去探究,而忽略了字音的功能、演变规律以及字源和字音的关联
近代按古词新用规律复活过来的词,容易让人忽略其原定义而光靠单字去自行“拼凑”地理解:比如“宗教”的定义不等于宗+教两个字的意义之和。
由于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单字的语义延伸链条也非常长,加上汉语语法不区分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主动、被动和使动等特征,导致字词的语义也十分模糊,过度依赖语境,出现歧义的情况也很多。这个现象,除了生活中常见的“大败”是great win 还是 great lose 等这样歧义的例子之外,对需要严谨对待的各学科也有影响。比如,“神”这个字对应天启宗教,可以是 God(天神),可以是 angel (死神、门神等),可以是 immortal(仙人,神仙),可以是spirit(精神),可以是ghost(鬼神,跳神),此外还可以指超人、有特意功能的人等等。这些如此重要的概念都不区分,也难怪汉族文化很难理解其他宗教信仰。
由于汉语语法过于灵活而不太注重严谨性和完整性,现实语境中提倡能省就省,说最少的话表达最多的意思,所谓博大精深。这其实就是放松语法的“束缚”而追求简约的一种逻辑。但是语法既是“束缚”,又是“可依之法”,“可循之道”,所以使用者越不注重语法,语言也就越没法可依、没道可循了,这正是让学习汉语的其他民族感到困难的主要难点。
很多人自豪说在很多场合下,同一个文件的汉语译文最少,所用纸张也是最少。从书写文字的长度而言,汉字所占的横向距离确实是最少的。但这是得益于汉字自身的纵向结构的复杂啊。同样的文字,英文翻译比中文长,但是英文字母的结构简单,没有那个字结构非常密集而写得小一点就变会成一坨黑点的情况。个人感觉,这也是汉族孩子戴眼镜比例较高的一个可能得原因,也就是很多汉字的结构非常密集,而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编辑于 2024-02-06 11:34・IP 属地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