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凤凰折」呢?为了美妙的机翼透光效果与外观状态。这是显而易见的。自哆啦前辈于2020年发布「青鸟」以来,使用了这种技术的飞机至少得有十几架了。
代价是什么呢?
按照我的粗浅理解,纸飞机可以分成四套系统。外观美是其明线,结构中的几何正当是其暗线,而飞行性能算是主线。纸层堆码中的内力平衡也很重要。四个系统的协和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凤凰折则是在此制造倒错的有力手段

在设计/调试飞机或者绘制折图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注意到,这是一种相当「拧巴」的技法,不太容易用得到位。具体地说,使用凤凰折(如3楼,图24至图35)必然伴随着一些混乱的几何结构之构造,截得的线段长与折痕的角度几乎必然有一者是杂乱无章的,这近乎不择手段,很不正当。同时这一复合折叠又会在飞机上产生一些极厚的部分,为自封和之后的操作预备障碍。其三是,它会产生不平衡而且密集的纸层内力,引发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不平整,提升飞行轨迹不可控程度。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总之它是讨厌的结构。
许多看上去挺优秀的飞机,例如我那架“游隼”,都为这四个系统之间的内斗所杀死了。以此为背景就可以知道楼里这三架纸飞机的能够集美观和相对自锁与可以飞行于一身是多么稀有的品质了:这就是我画折图的原因。
最后来个略带狂妄的宣言吧:纯粹“鸟形”的纸飞机已经被创作的差不多了,这个贴子里的飞机大概可算其高峰。并不是不能创造出新的和谐的带羽毛的鸟,但把它们与楼中飞机共同抽象之后作对比,其“本质”只能是近似的。飞机如果想往下发展,得整点新花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