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吧 关注:749贴子:7,348
  • 14回复贴,共1

【继续辟谣】刘据是废太子毫无争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反正不管怎么样,刘据顶多是宣帝时期的身份有争议,这个太子是不是皇太子,或者宣帝有没有追复,这都存在讨论空间。因为西汉礼法不完善+资料少。
但是刘据巫蛊之祸后一直到宣帝即位前都是废太子身份,刘彻亲自废了他,这个是100%能确定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23 14:56回复
    史记司马迁写的部分还有汉书确实没说刘据被废,但同样也没说刘据没被废。要想证明他不是废太子,不是应该拿出正史里面明确记载没有被废的史料吗?而不是在这边说正史没有记载被废,所以刘据就不是废太子了。肯前必肯后,但否前是推不出结论的,这个基本判断逻辑推理的概念不懂吗?
    而且西汉人褚少孙在史记的补记里面是提到刘据被废的。
    《史记·外戚世家》
    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时,年五岁耳。卫太子废后,未复立太子。
    东汉人蔡邕也提到了刘据被废。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引
    蔡邕独断髙祖得天下而父在上尊号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孝宣继孝昭帝其父曰史皇孙祖父曰卫太子【太子以罪废】及皇孙皆死宣帝起园陵长丞奉守不敢加尊号于祖父也
    褚少孙和蔡邕都是汉朝人,当朝人亲自写的刘据被废,怎么能有不靠谱之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2-23 14:57
    回复
      此外,拿昭帝时期的假太子案时大臣们战战兢兢的反应来证明刘据没有被废更是无稽之谈。试想,假设有人已经几年前死了,突然别人说在门口看见了他,害怕的反应才是正常的,从科学角度讲人绝对不可能死而复生。
      而且刘据本来也当了三十年太子了,有些官员心向他也是正常的,但是能证明他没有被废吗?
      还有就像康熙时候出现的朱三太子案,大臣皇帝全都战战兢兢的,康熙后面还处死了他。但是能证明在康熙的时候朱明皇室还有皇位继承权,没有改朝换代的事实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2-23 14:57
      回复
        还有反驳卫粉拿唐朝太子们的陵墓去反驳刘据不是废太子的理论。
        隐、章怀、懿德、节愍、惠庄、惠文、惠宣七太子中就有几个是身前就被废除的太子,后面恢复的。剩下的也是身前没有当过太子,是后面的皇帝追赠的。这七个人里面没有一个是活着就是皇太子且活着死后都从来没有废过的皇太子。
        隐太子李建成身前被废,是后面恢复的皇太子。
        《旧唐书·列传第十四·高祖诸子》
        【太宗即位,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葬日,太宗于宜秋门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赵王福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赠皇太子,谥仍依旧。】
        章怀太子和节愍太子二人身前就被废了,并且二人也不是自己的父亲追复的,是由唐睿宗李旦追复的。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
        秋七月癸丑,兵部侍郎兼知雍州长史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丙辰,则天大圣皇后依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贤为章怀太子,庶人重俊曰节愍太子】
        懿德太子身前也没有当过皇太子,还是被武则天逼死废为庶人的。还是唐中宗李显即位后追赠的皇太子。
        《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非其罪,大为当时所悼惜。中宗即位,【追赠皇太子,谥曰懿德,】陪葬乾陵。仍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
        惠庄太子身前也没有当过皇太子,是去世后李隆基赠予的太子。不过这也没啥稀奇的,李隆基他大哥还直接追赠皇帝呢。
        《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
        惠庄太子捴,本名成义。初生,武后以母贱,欲不齿,以示浮屠万回,回诡曰:"此西土树神,宜兄弟。"后喜,乃畜之。垂拱三年,始王恒,与卫、赵二王同封。俄改王衡阳。睿宗立,进王申,与岐、薛二王同封。累迁右卫、金吾二大将军,实封至千户。进司徒,兼益州大都督,四为州刺史。开元八年,停刺史,复为司徒。薨,【册书赠太子及谥,陪葬桥陵。】
        惠文太子身前也没有当过太子,也是李隆基追赠的太子。
        《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
        惠文太子范,始名隆范。玄宗立,与薛王隆业避帝讳去二名。初王郑,改封卫。俄降封巴陵,进王岐,为太常卿、并州大都督、左羽林大将军。从玄宗诛太平公主,以功赐封,与薛王业并满五千户。历为州刺史,迁太子太傅。【开元十四年薨,册书赠太子及谥,陪葬桥陵。】帝哭之恸,彻常膳至累旬,群臣勉请乃复。
        惠宣太子身前也没有当过太子,也是李隆基追赠的太子。
        《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
        惠宣太子业,始王赵,降封中山,授都水使者。徙鼓城,兼陈州别驾,进王薛,为羽林大将军、荆州大都督。以好学授秘书监。开元初,进太子少保,即拜太保,累历州刺史。
        初,母早终,从母贤妃鞠之。八年,迎贤妃外邸,事之甚谨。其女弟淮阳、凉国二公主亦早卒,抚甥与己子均,帝益爱之。尝被疾,帝自祝禬。既愈,幸其第,置酒赋诗为初生欢。帝尝不豫,业妃弟内直郎韦宾与殿中监皇甫恂妄言休咎事,宾坐死,恂贬锦州刺史。妃恐,降服待罪,业亦不敢入谒,帝闻,遽召之,业伏殿下请罪,帝趋就执其手曰:"吾所猜于兄弟者,天地共咎之!"遂复燕欢,仍谕妃复位。俄进司徒。二十二年,业有疾,帝忧之,一昔容发为变,因假寝,梦获方,寤而业少闲,邠王守礼等请以事付史官。【及薨,帝悲不能食,册书加赠及谥,陪葬桥陵。】
        这些身前被废或者没当过太子的太子们放在一起拿刘据说事,恰恰可以证明刘据死后确实被废了。历史上身前就是太子也从未被废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孙登,比如昭明太子。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2-23 14:57
        回复
          然拿唐朝史料说事,那我也拿一条说说。
          李重俊被废为了庶人,唐睿宗时期李重俊追复位号,唐朝人还拿刘据举例,证明刘据被废了。
          并且唐人点名了一点,是宣帝即位后刘据才获礼葬,不要脑补那个什么高耸入云的戾太子墓是刘彻建的了,见不见。
          《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一》
          昔汉武帝末年,江充与太子有隙,恐帝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典理其事。因此为奸,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以诬太子。时武帝避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不能自明,纳其少傅石德谋,遂矫节斩充,因败逃匿。非称兵诣阙,无逆谋于父,然身死于湖,不葬无谥。至昭帝时,有男子诣北阙自称卫太子,制使公卿识视,至者莫敢发言。京兆尹隽不疑后至,叱从吏收缚之。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出奔,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制狱。天子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义者。”【及后太子孙立为天子,是曰孝宣皇帝,太子方获礼葬,而谥曰戾。今节愍太子之行比之,岂可同年而语。其于陛下,又犹子也,而谥为节愍乎?】此又臣所未谕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2-23 14:58
          回复
            至于拿刘荣是临江王来证明刘据没有被废的,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这只能证明刘据是被一废到底了,并不是废为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2-23 14:58
            收起回复
              总结:刘据被废毫无争议,他也没有继承权了。
              理由一、褚少孙,蔡邕等汉朝人明确提到刘据被废,他们如果是胡说八道的,汉政府也不可能饶了他们。
              《史记•外戚世家》:卫太子【废】后,未复立太子。而燕王旦上书,愿归国入宿卫,武帝怒,立斩其使者于北阙。
              《五礼通考》引用
              蔡邕独断高祖得天下而父在上尊号日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孝宣继孝昭帝其父日史皇孙祖父日卫太子【太子以罪废】 及皇孙皆死宣帝起园陵长丞奉守不敢加尊号于祖父也。
              此外班固虽然在汉书里面提到的是刘据【败】,但败就是废的意思。后汉书里面邓猛女被废,有一处提到的也是邓皇后败,但邓猛女就是实锤被废的废后。
              《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
              理由二、刘据身后待遇还有祭祀情况并非是正常皇太子的规格,而是和宣帝血亲们祭祀在一起。而且史书称呼刘据的墓为戾园,并非陵的规格。
              并且卫子夫的思后与刘邦的姐姐妈妈们一样,也是后级别的,不是皇后。
              《汉书.韦贤传》:《诗》云:'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春秋》之义,。臣等愚以为宗庙在郡国,宜无修,臣请勿复修。”奏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
              刘据进入中央供奉是以宣帝生祖父的名义进去的,而不是刘彻的皇太子身份。同理卫子夫进去是因为宣帝曾祖母的身份,而不是刘彻皇后的身份。
              真正早逝没有被废的皇太子的身后待遇应该参考孙权第一任太子孙登。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陵。
              并且孙权还亲自给他上了谥号,他的谥号也并非后面皇帝追封的。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权日:“君与太子从事,异于他吏。”使中使慰劳,听复本职,发遣还郡。谥登日宣太子。
              理由三、刘据的弟弟刘胥,在昭帝去世,刘贺被废,霍光迎立宣帝的时候,发出感概:“太子孙何以反得立。”如果刘据没有被废,刘胥对刘询的上位为什么会这么质疑呢?
              《汉书·武五子传》
              始,昭帝时,胥见上年少无子,有觊欲心。而楚地巫鬼,胥迎女巫李女须,使下神祝诅。女须泣曰:“孝武帝下我。”左右皆伏。言“吾必令胥为天子”。胥多赐女须钱,使祷巫山。会昭帝崩,胥曰:“女须良巫也!”杀牛塞祷。及昌邑王征,复使巫祝诅之。后王废,胥浸信女须等,数赐予钱物。宣帝即位,胥曰:“【太子孙何以反得立?”】复令女须祝诅如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1-22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