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乔不工
本篇暂时仅深入圆觉蓄力流,其他流派玩法的玩家权当借鉴。本篇过长,一般玩家仅看各段结论就行
一,技能类型:
同类型系数相加,不同类型系数相乘(特别感谢萧尹的核心计算理论,看图4)
1,
“英雄的系数”
不同的英雄,自身的系数不同,如果不计算敌方的防御减伤的话,
英雄的入场输出即是面板攻击*英雄系数(细算还要加上觉醒的百分比等因素,由于不影响本篇计算,故此处忽略不计)
英雄的系数会随着图内英雄等级的提升,每级提升20%(详见萧尹的英雄系数表)
比如圆觉的系数为1.106,面板攻击力为1000,则入场普攻输出为1000*1.106=1106
六重的圆绝普攻输出为1000*1.106*(1+100%六重)=2212
英雄的系数与相对应的升级,是独立存在的,是一种“基础攻击”(与下文的攻击增幅是两码事),与其他增幅,为相乘计算。
“同类型相加”,比如核心(10%前置+40%+20%*升级至6重=170%),归一(20%全系+40%=60%)、无我(20%全系+0~150%无我+10%圆觉特质=30~180%)等,属于同一类型,系数相互相加,前面三个加在一起就是170%+60%+(30~180)%=(260~410)% 。
这个增幅是游戏内,最基础、最多出现的相加关系的系数,在表中,统称为“伤害增幅”。
其他的算“其他增幅”:伤害单独计算,比如会心(蓝色字体)、撕裂(红色字体)、暴击(黄色字体)、这种“第三方伤害”,与上面的最终伤害,为相乘。按照表格所示,共有“会心增幅”、“暴击增幅”、“撕裂增幅”,特殊的“圆缺增幅”、“阴阳增幅(表中“攻击增幅”的一部分)”
简单说,图内的伤害公式为(不计算敌方防御减免等)
最终输出=面板伤害×英雄系数×(1+20%×等级)×伤害增幅×会心增幅×暴击增幅×圆缺增幅×暴击增幅……(所有其他增幅,都是相乘关系,但撕裂稍微特殊,以后再说)
由此可见,基础的“伤害增幅”越高,最后被乘后的伤害值就越高;而获得的“其他增幅”越多,被乘后的系数就越多;所以一味的堆基础的“伤害增幅”或者一味的堆“其他增幅”都不可取,没有“其他增幅”的相乘,一直叠基础注定叠不了多高。基础的“伤害增幅”不够高,最终相乘后的结果也高不到哪去
本篇的重点,就是理解伤害增幅,与各种其他增幅的关系,以此打造圆觉蓄力流的最优解。
二,测试及验证(一般玩家仅看结论即可)
测试艰难,本篇第一稿用时7个半钟,后面又与老萧反复对照修改4个小时,再到后面不断补充验证,实属不易,故有错勿怪,大伙多理解
在下专一圆觉流,暂时先不引入攻速、秒伤的概念,后面再说
以下为测试数据,大伙可以直接看红色字体的结论:
1,无我:
追雪的特质3秒增加伤害一击,可以与蓄力叠加,
进场31.1
无我前置后 34.2,符合10%入场伤害提升的“伤害增幅”
无我1后(全系20%的伤害增幅,无我系前置提升了10%的伤害增幅,共提升30%的伤害增幅至40.4无误)
40.4 49.7 55.9 59.1 65.3 68.4 74.6 77.7 87 93.2 103
测试中,
总结,无我有“0层”的概念,0层拉低了无我伤害的平均标准
无我1的0%~150增幅,是对入场伤害的基础叠加,属于“伤害增幅“”
平均的相加增益为(0+30%+60%+90%+120%+150%)/6=75%
无我前置 +10%,圆缺 全系20%
实际输出 44.8 52.2 61.2 67.1 74.6 87.0 104 114 149
眼花缭乱,偶与其中几个对得上,后与老萧取经之时,才发现
各系的前置10%,只生效一次(前置都是各系一模一样的同名技,效果不叠加)
(再次感谢老萧的鼎力支持!!!)
数据保留,待后验证,追雪太难测,换人,需重新单独测试圆缺。
2,圆缺与会心:
楚留香 入场伤害36.0,撕裂15.6
剑系前置,非本系不叠加,故无变化
圆缺后,
34.6, 69.2,撕裂15.6(不受影响)
升1级后
41.5, 82.9, 撕裂19.0
伤害公式为:
36(面板攻击力与英雄系数的积)*(1+20%升1级)*(1+20%圆缺的剑系全体)*80%=41.472
36(面板攻击力与英雄系数的积)*(1+20%升1级)*(1+20%圆缺的剑系全体)*160%=82.994
再测一次,换图
楚留香入场伤害36.0,撕裂15.6
楚留香升1级后,技能系数提升20%,变为
43.2,撕裂19.0(撕裂的升级增幅为24%)
楚留香再升1级后,技能系数提升20%,至此提升至40%,变为
50.4,撕裂为22.2
剑系前置后,无变化
圆缺后,变化为
48.3, 96.7, 撕裂为22.2
篇幅限制,下接其他楼层




本篇暂时仅深入圆觉蓄力流,其他流派玩法的玩家权当借鉴。本篇过长,一般玩家仅看各段结论就行
一,技能类型:
同类型系数相加,不同类型系数相乘(特别感谢萧尹的核心计算理论,看图4)
1,
“英雄的系数”
不同的英雄,自身的系数不同,如果不计算敌方的防御减伤的话,
英雄的入场输出即是面板攻击*英雄系数(细算还要加上觉醒的百分比等因素,由于不影响本篇计算,故此处忽略不计)
英雄的系数会随着图内英雄等级的提升,每级提升20%(详见萧尹的英雄系数表)
比如圆觉的系数为1.106,面板攻击力为1000,则入场普攻输出为1000*1.106=1106
六重的圆绝普攻输出为1000*1.106*(1+100%六重)=2212
英雄的系数与相对应的升级,是独立存在的,是一种“基础攻击”(与下文的攻击增幅是两码事),与其他增幅,为相乘计算。
“同类型相加”,比如核心(10%前置+40%+20%*升级至6重=170%),归一(20%全系+40%=60%)、无我(20%全系+0~150%无我+10%圆觉特质=30~180%)等,属于同一类型,系数相互相加,前面三个加在一起就是170%+60%+(30~180)%=(260~410)% 。
这个增幅是游戏内,最基础、最多出现的相加关系的系数,在表中,统称为“伤害增幅”。
其他的算“其他增幅”:伤害单独计算,比如会心(蓝色字体)、撕裂(红色字体)、暴击(黄色字体)、这种“第三方伤害”,与上面的最终伤害,为相乘。按照表格所示,共有“会心增幅”、“暴击增幅”、“撕裂增幅”,特殊的“圆缺增幅”、“阴阳增幅(表中“攻击增幅”的一部分)”
简单说,图内的伤害公式为(不计算敌方防御减免等)
最终输出=面板伤害×英雄系数×(1+20%×等级)×伤害增幅×会心增幅×暴击增幅×圆缺增幅×暴击增幅……(所有其他增幅,都是相乘关系,但撕裂稍微特殊,以后再说)
由此可见,基础的“伤害增幅”越高,最后被乘后的伤害值就越高;而获得的“其他增幅”越多,被乘后的系数就越多;所以一味的堆基础的“伤害增幅”或者一味的堆“其他增幅”都不可取,没有“其他增幅”的相乘,一直叠基础注定叠不了多高。基础的“伤害增幅”不够高,最终相乘后的结果也高不到哪去
本篇的重点,就是理解伤害增幅,与各种其他增幅的关系,以此打造圆觉蓄力流的最优解。
二,测试及验证(一般玩家仅看结论即可)
测试艰难,本篇第一稿用时7个半钟,后面又与老萧反复对照修改4个小时,再到后面不断补充验证,实属不易,故有错勿怪,大伙多理解
在下专一圆觉流,暂时先不引入攻速、秒伤的概念,后面再说
以下为测试数据,大伙可以直接看红色字体的结论:
1,无我:
追雪的特质3秒增加伤害一击,可以与蓄力叠加,
进场31.1
无我前置后 34.2,符合10%入场伤害提升的“伤害增幅”
无我1后(全系20%的伤害增幅,无我系前置提升了10%的伤害增幅,共提升30%的伤害增幅至40.4无误)
40.4 49.7 55.9 59.1 65.3 68.4 74.6 77.7 87 93.2 103
测试中,
总结,无我有“0层”的概念,0层拉低了无我伤害的平均标准
无我1的0%~150增幅,是对入场伤害的基础叠加,属于“伤害增幅“”
平均的相加增益为(0+30%+60%+90%+120%+150%)/6=75%
无我前置 +10%,圆缺 全系20%
实际输出 44.8 52.2 61.2 67.1 74.6 87.0 104 114 149
眼花缭乱,偶与其中几个对得上,后与老萧取经之时,才发现
各系的前置10%,只生效一次(前置都是各系一模一样的同名技,效果不叠加)
(再次感谢老萧的鼎力支持!!!)
数据保留,待后验证,追雪太难测,换人,需重新单独测试圆缺。
2,圆缺与会心:
楚留香 入场伤害36.0,撕裂15.6
剑系前置,非本系不叠加,故无变化
圆缺后,
34.6, 69.2,撕裂15.6(不受影响)
升1级后
41.5, 82.9, 撕裂19.0
伤害公式为:
36(面板攻击力与英雄系数的积)*(1+20%升1级)*(1+20%圆缺的剑系全体)*80%=41.472
36(面板攻击力与英雄系数的积)*(1+20%升1级)*(1+20%圆缺的剑系全体)*160%=82.994
再测一次,换图
楚留香入场伤害36.0,撕裂15.6
楚留香升1级后,技能系数提升20%,变为
43.2,撕裂19.0(撕裂的升级增幅为24%)
楚留香再升1级后,技能系数提升20%,至此提升至40%,变为
50.4,撕裂为22.2
剑系前置后,无变化
圆缺后,变化为
48.3, 96.7, 撕裂为22.2
篇幅限制,下接其他楼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