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菌种,养了三次。
第一次,用蒙牛纯牛奶,室温20度,24小时成功发酵成果冻状。
第二次,觉得纯牛奶成本高,换成用伊利奶粉冲泡的牛奶,倒入菌种碗中。这次发酵不成功了。室温20度,24小时后,奶液还是液态的,菌种成了一团团酸奶球,浮在奶液上。
第三次,我担心是奶粉不好,于是再换回纯牛奶。这次也不行了,室温20度,24小时后,奶液不凝固,菌种也是酸奶球。
我没有养开菲尔的经验,不知道是哪里没做好?我猜测有这几个原因:
1、奶粉不好,把菌种饿死了。
2、冲奶粉的温度高了,把菌种烫死了。我带过婴儿,知道把奶粉冲到40度。我还用手背试过奶液,应该不到40度,当然实际比40度超了几度也没办法验证。
3、温度骤变造成菌种不适应而死亡,菌种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使得菌种的温度低于室温,也许菌种是18度,我倒入了38度以上的奶液,菌种适应不了。
4、器具不干净污染了菌种。碗,盖子,勺子等,我都用开水烫过的啊。
5、发酵环境不好。室温20度偏低,碗有点透光,菌种对环境要求这么高吗?
一顿分析猛如虎,一到操作二百五。现在怎么解决呢,有什么补救办法吗?请网友们帮忙,谢谢!

第一次,用蒙牛纯牛奶,室温20度,24小时成功发酵成果冻状。
第二次,觉得纯牛奶成本高,换成用伊利奶粉冲泡的牛奶,倒入菌种碗中。这次发酵不成功了。室温20度,24小时后,奶液还是液态的,菌种成了一团团酸奶球,浮在奶液上。
第三次,我担心是奶粉不好,于是再换回纯牛奶。这次也不行了,室温20度,24小时后,奶液不凝固,菌种也是酸奶球。
我没有养开菲尔的经验,不知道是哪里没做好?我猜测有这几个原因:
1、奶粉不好,把菌种饿死了。
2、冲奶粉的温度高了,把菌种烫死了。我带过婴儿,知道把奶粉冲到40度。我还用手背试过奶液,应该不到40度,当然实际比40度超了几度也没办法验证。
3、温度骤变造成菌种不适应而死亡,菌种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使得菌种的温度低于室温,也许菌种是18度,我倒入了38度以上的奶液,菌种适应不了。
4、器具不干净污染了菌种。碗,盖子,勺子等,我都用开水烫过的啊。
5、发酵环境不好。室温20度偏低,碗有点透光,菌种对环境要求这么高吗?
一顿分析猛如虎,一到操作二百五。现在怎么解决呢,有什么补救办法吗?请网友们帮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