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的。作者郭喜榮。看完吧,老好玩兒了!哈哈哈!
郭喜荣 神秘私窦 2023-12-01 18:12
我与家人一同踏上埃及之旅。飞机降落时,天色已晚,我们随即前往酒店休息,以便尽快适应时差。尽管旅途疲惫,但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踏足神秘的埃及。在梦中,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埃及的独特韵味和千年历史的沉淀。
猜猜笔者是哪位?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起床,向着阿布辛贝进发。一路上,我还想尽情享受一下埃及风光的魅力,然而,从黎明前的黑暗到太阳高悬,眼前始终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行程,景色始终如一,全是沙漠的景象让我略感单调。不过,在这单调的沙漠之中,我仍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
一
当我抵达阿布辛贝神庙时,眼前的巨型人物雕塑让我赞叹不已。然而,我忽然注意到雕塑上有着明显的接缝,这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因为我了解到,一般来说,石雕分为两种:一种是摩崖石刻,例如乐山大佛,其特点是整体雕刻,没有缝隙;另一种是由小块石头拼接、砌筑而成,方便运输和砌筑,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接缝。
于是,我向导游询问了关于这些接缝的问题。导游解释说,这些遗迹是从阿斯旺大坝迁移过来的,原本是一个整体。为了便于运输,它们被切割后运到这里。听到这个解释后,我顿时明白了这些接缝的由来。原来这些雕塑在运输过程中经历了切割和重新组装的过程,这让我对埃及古迹的迁移和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布辛贝神庙巨像的接缝
走进神庙,开始欣赏墙壁上的浅雕,我随口向导游询问这些雕刻是否也是近期才完成的。因为这些雕刻的边缘很清晰,颜色还挺鲜艳。导游说这些雕刻都是原来的,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
听到这个回答,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对导游说:“亏你还是北大留学生,难道没有见过有年头的雕刻吗?即使是花岗岩的碑刻,即使经过保护,一旦被挖掘出来,都会受到自然风化的影响,更不用说这些雕刻还长期暴露在露天,经历风吹日晒的洗礼。”
导游听后愣住了,似乎在回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然后无奈地表示:“您说得有道理啊……”,旅行团里充满了不少欢笑。
二
下午参观莱菲神庙,整体感觉舒适多了,而且同样壮观。这座神庙使用石块砌筑而成,每块石头的重量和尺寸都显得非常合理。然而,当我看到石柱的收分时,我仍然感到非常惊讶。
我对导游说:“这达到了古希腊的石作水平,甚至可以与中国传统的木柱媲美!”导游询问什么是石柱“收分”工艺,我解释说:“这种立柱收分工艺不仅是一种高超的石作技艺,更是对视觉竖向透视感的修正,如果人类在50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那么就说明收分工艺自古就存在,人类5000年就是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发展啊。”
导游听后笑了起来,他说:“怪不得看上去如此完美,完全没有质朴的感觉。原来工艺如此精湛。”我们都憨憨地笑了起来。
石柱收分
三
在接下来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去街头买了一个充电宝。这家小店背靠尼罗河,店主中文非常好。他告诉我,埃及是一个依赖旅游业的国家,旅游业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前,日本游客很多,他的日语也因此变得很流利。现在,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多,他的汉语也变得非常流利。我向店家打听了附近市场的位置。他非常热情地指导我,还带我过马路,走了一大段,我充分感受到了埃及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我的旅程增添了亲切和温暖。
市场的规模很大,长度超过一百米,两边排列着各种小店面,类似于国内的老街。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杂货铺、面包房、炒货铺、水果摊,以及众多的粮油门店。我走进两三家,店里都堆满了各式椰枣。有一家店主英语水平一般,正好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他说,在埃及除了开罗主要吃面包外,他们这里都吃椰枣。一顿饭,女性通常吃三颗椰枣,男性吃五颗。我环顾店里,看到各种类型的椰枣,之前误以为这只是零食,现在才明白原来椰枣在这里是主食的一部分。我品尝了几个品种的椰枣,非常甜,如果不是里面还嵌有各种坚果,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甜腻。
机场的耶枣
椰枣树
椰枣早餐
我问店主是否卖面粉(Flour),他说没有。由于很多家庭没有烤箱等必要的烹饪工具,所以无法自己加工面粉。如果需要面粉,他建议去面包店买现成的面包。当我提到没有烤箱可以做面条时,他说没人会做面条,也不认为这里的人喜欢吃面条。他笑我竟然会吃面条,我也笑他每天吃两顿椰枣的饮食习惯。
他告诉我,埃及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土地,只有开罗才能种植麦子,但产量也不高。这里的椰枣树却生长得很好,产量也高。之后我便开始留意椰枣树,果然十分普遍。与店主的交流让我对埃及的饮食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也发生了根本的改观。
椰枣树下落满椰枣
四
在第二天乘船游览时,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的壮丽景色。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尼罗河的水质无比清澈,这与我之前见过的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浑浊水质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向导游询问,尼罗河的水是否一年四季都如此清澈。导游用一种既惊讶又好奇的眼神看着我,反问我:“哪有河水是浑浊的?”我顿时感到有些茫然,赶紧用相机捕捉下这让我感到错愕的一幕。
尼罗河水清澈见底
我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在我以往的认知中,尼罗河是埃及农作物的生命之源,每年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了丰富的肥料和灌溉,使得埃及的农作物得以丰收。然而,当我亲眼目睹了尼罗河的清澈水质时,我意识到尼罗河只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的地面径流。有可能尼罗河里并没有啥养分和资源。我突然意识到,埃及可能陆地和水里都很贫乏。
我把我的疑问向导游提出时,导游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给大家展示了一幅埃及旅游图。他说,你们所了解的埃及地图是一个正方形,面积广阔。然而,埃及人熟悉的埃及地图却是一条长长的窄幅图,因为除了尼罗河,埃及都是沙漠,这张地图又让我惊诧万分,对埃及大国的印象荡然无存。
埃及旅游地图
导游介绍完之后,我再次向导游询问了关于尼罗河水泛滥给周围土地带来灌溉和养分的事。导游打开船舷的窗帘,让我看尼罗河两岸的真实景象。他告诉我说,实际上尼罗河两岸并没有太多的土地,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这让我很惊讶,之前一直以为尼罗河是埃及农作物的生命线,但实际上尼罗河两岸却并不适合耕种,也真没啥土地。
郭喜荣 神秘私窦 2023-12-01 18:12
我与家人一同踏上埃及之旅。飞机降落时,天色已晚,我们随即前往酒店休息,以便尽快适应时差。尽管旅途疲惫,但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踏足神秘的埃及。在梦中,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埃及的独特韵味和千年历史的沉淀。
猜猜笔者是哪位?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地起床,向着阿布辛贝进发。一路上,我还想尽情享受一下埃及风光的魅力,然而,从黎明前的黑暗到太阳高悬,眼前始终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行程,景色始终如一,全是沙漠的景象让我略感单调。不过,在这单调的沙漠之中,我仍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
一
当我抵达阿布辛贝神庙时,眼前的巨型人物雕塑让我赞叹不已。然而,我忽然注意到雕塑上有着明显的接缝,这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因为我了解到,一般来说,石雕分为两种:一种是摩崖石刻,例如乐山大佛,其特点是整体雕刻,没有缝隙;另一种是由小块石头拼接、砌筑而成,方便运输和砌筑,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接缝。
于是,我向导游询问了关于这些接缝的问题。导游解释说,这些遗迹是从阿斯旺大坝迁移过来的,原本是一个整体。为了便于运输,它们被切割后运到这里。听到这个解释后,我顿时明白了这些接缝的由来。原来这些雕塑在运输过程中经历了切割和重新组装的过程,这让我对埃及古迹的迁移和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布辛贝神庙巨像的接缝
走进神庙,开始欣赏墙壁上的浅雕,我随口向导游询问这些雕刻是否也是近期才完成的。因为这些雕刻的边缘很清晰,颜色还挺鲜艳。导游说这些雕刻都是原来的,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
听到这个回答,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对导游说:“亏你还是北大留学生,难道没有见过有年头的雕刻吗?即使是花岗岩的碑刻,即使经过保护,一旦被挖掘出来,都会受到自然风化的影响,更不用说这些雕刻还长期暴露在露天,经历风吹日晒的洗礼。”
导游听后愣住了,似乎在回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然后无奈地表示:“您说得有道理啊……”,旅行团里充满了不少欢笑。
二
下午参观莱菲神庙,整体感觉舒适多了,而且同样壮观。这座神庙使用石块砌筑而成,每块石头的重量和尺寸都显得非常合理。然而,当我看到石柱的收分时,我仍然感到非常惊讶。
我对导游说:“这达到了古希腊的石作水平,甚至可以与中国传统的木柱媲美!”导游询问什么是石柱“收分”工艺,我解释说:“这种立柱收分工艺不仅是一种高超的石作技艺,更是对视觉竖向透视感的修正,如果人类在50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那么就说明收分工艺自古就存在,人类5000年就是一直停滞不前,没有发展啊。”
导游听后笑了起来,他说:“怪不得看上去如此完美,完全没有质朴的感觉。原来工艺如此精湛。”我们都憨憨地笑了起来。
石柱收分
三
在接下来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去街头买了一个充电宝。这家小店背靠尼罗河,店主中文非常好。他告诉我,埃及是一个依赖旅游业的国家,旅游业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前,日本游客很多,他的日语也因此变得很流利。现在,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多,他的汉语也变得非常流利。我向店家打听了附近市场的位置。他非常热情地指导我,还带我过马路,走了一大段,我充分感受到了埃及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我的旅程增添了亲切和温暖。
市场的规模很大,长度超过一百米,两边排列着各种小店面,类似于国内的老街。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杂货铺、面包房、炒货铺、水果摊,以及众多的粮油门店。我走进两三家,店里都堆满了各式椰枣。有一家店主英语水平一般,正好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他说,在埃及除了开罗主要吃面包外,他们这里都吃椰枣。一顿饭,女性通常吃三颗椰枣,男性吃五颗。我环顾店里,看到各种类型的椰枣,之前误以为这只是零食,现在才明白原来椰枣在这里是主食的一部分。我品尝了几个品种的椰枣,非常甜,如果不是里面还嵌有各种坚果,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甜腻。
机场的耶枣
椰枣树
椰枣早餐
我问店主是否卖面粉(Flour),他说没有。由于很多家庭没有烤箱等必要的烹饪工具,所以无法自己加工面粉。如果需要面粉,他建议去面包店买现成的面包。当我提到没有烤箱可以做面条时,他说没人会做面条,也不认为这里的人喜欢吃面条。他笑我竟然会吃面条,我也笑他每天吃两顿椰枣的饮食习惯。
他告诉我,埃及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土地,只有开罗才能种植麦子,但产量也不高。这里的椰枣树却生长得很好,产量也高。之后我便开始留意椰枣树,果然十分普遍。与店主的交流让我对埃及的饮食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也发生了根本的改观。
椰枣树下落满椰枣
四
在第二天乘船游览时,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的壮丽景色。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尼罗河的水质无比清澈,这与我之前见过的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浑浊水质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向导游询问,尼罗河的水是否一年四季都如此清澈。导游用一种既惊讶又好奇的眼神看着我,反问我:“哪有河水是浑浊的?”我顿时感到有些茫然,赶紧用相机捕捉下这让我感到错愕的一幕。
尼罗河水清澈见底
我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在我以往的认知中,尼罗河是埃及农作物的生命之源,每年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了丰富的肥料和灌溉,使得埃及的农作物得以丰收。然而,当我亲眼目睹了尼罗河的清澈水质时,我意识到尼罗河只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的地面径流。有可能尼罗河里并没有啥养分和资源。我突然意识到,埃及可能陆地和水里都很贫乏。
我把我的疑问向导游提出时,导游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给大家展示了一幅埃及旅游图。他说,你们所了解的埃及地图是一个正方形,面积广阔。然而,埃及人熟悉的埃及地图却是一条长长的窄幅图,因为除了尼罗河,埃及都是沙漠,这张地图又让我惊诧万分,对埃及大国的印象荡然无存。
埃及旅游地图
导游介绍完之后,我再次向导游询问了关于尼罗河水泛滥给周围土地带来灌溉和养分的事。导游打开船舷的窗帘,让我看尼罗河两岸的真实景象。他告诉我说,实际上尼罗河两岸并没有太多的土地,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这让我很惊讶,之前一直以为尼罗河是埃及农作物的生命线,但实际上尼罗河两岸却并不适合耕种,也真没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