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煤炭需求和供应量均会保持增长,二者将保持基本平衡。
3月2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称“中煤协”)举办《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中煤协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在会上做出上述预测。
他同时提醒,当前国际能源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煤炭供需格局深刻变化,考虑到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可再生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
郭中华解释,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向全面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规模快速增长,对燃煤发电的替代作用增强,但也要看到迎峰度夏、极端天气等情况,对煤电的顶峰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中国煤炭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7.1亿吨、4.74亿吨,煤炭供需关系明显改善,全年现货均价回落至974元/吨,同比下降25.4%。截至2024年3月28日,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报844元/吨,同比下降6.2%。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上马,国内火电占比已经在稳步下降,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国内火电装机占比已降至39.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上升至54.6%。但从发电量上看,火电仍然是国内电力的第一大来源。2023年全年,火电发电量占国内总量的近七成。
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着间歇性和波动性,消纳所需的长时储能技术仍在发展中。在此背景下,火电的托底能源角色逐渐凸显,在可再生能源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发挥调峰等基础性支撑调节作用,如2022年8月干旱冲击四川水力发电,当地火电厂便承担补充电源的角色。

3月2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称“中煤协”)举办《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中煤协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在会上做出上述预测。
他同时提醒,当前国际能源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煤炭供需格局深刻变化,考虑到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可再生能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存在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错配情况。
郭中华解释,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向全面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规模快速增长,对燃煤发电的替代作用增强,但也要看到迎峰度夏、极端天气等情况,对煤电的顶峰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中国煤炭产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7.1亿吨、4.74亿吨,煤炭供需关系明显改善,全年现货均价回落至974元/吨,同比下降25.4%。截至2024年3月28日,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报844元/吨,同比下降6.2%。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上马,国内火电占比已经在稳步下降,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底,国内火电装机占比已降至39.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上升至54.6%。但从发电量上看,火电仍然是国内电力的第一大来源。2023年全年,火电发电量占国内总量的近七成。
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着间歇性和波动性,消纳所需的长时储能技术仍在发展中。在此背景下,火电的托底能源角色逐渐凸显,在可再生能源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发挥调峰等基础性支撑调节作用,如2022年8月干旱冲击四川水力发电,当地火电厂便承担补充电源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