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的预言吧 关注:80,258贴子:3,007,096

【便宜科普】海外诸国的地名、人名等原文溯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开个坑,究极缓更
范围:马里庭、巴克利、菲卡维亚、梅藤海姆、蛇教
另外只有潘德1的,潘德2的前瞻内容先不论


IP属地:上海1楼2024-04-12 15:37回复
    1、马里廷(游戏原文:Melitine)
    Melitine即古希腊语μελίτῐνος (melítinos)的阴性形式,melítinos源自古希腊语μέλι (méli,拉丁语作mel ,意为“蜂蜜”honey),意为“由蜂蜜制成的”、“(像蜂蜜一样)甜的”、“和蜂蜜相关的”、“亲爱的”。拉丁语中写作mellitus(阴性mellīta)、melinus(阴性melina,就是法环的梅琳娜)。
    Melitine就是“甜蜜之地”的意思。(马里庭就是梅琳娜)


    IP属地:上海2楼2024-04-12 15:37
    回复
      “马里廷的战争之道是永不动摇的坚韧。当敌我双方的战线相互冲击,马里廷军队仍然坚守原地,以应对战场上所有变数。”-亚莫里安一世
      2、“保卫者”亚莫里安一世(游戏原文:Amorion I the Defender)几百年前的背景人物
      Amorion可能源自古希腊语ᾰ̓μόργη (amórgē, 捣过的橄榄、染料 pressed olives、dye),意为“城堡”,即小亚细亚弗里吉亚的古城阿摩利翁(Amorion,拉丁语作Amorium)。其始建于希腊化时期,在东罗马时期繁荣发展,后于838年因阿拉伯人的劫掠而衰落。它的废墟位于今土耳其阿菲永卡拉希萨尔省埃米尔达区中心以东13公里的现代村庄Hisarköy周围。位置如下

      在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阿摩利翁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27年,再到公元3世纪,这座城市都铸造了自己的硬币,阿摩利翁也是该地区最早被罗马元老院允许发行自己货币的城市之一,这表明它在前拜占庭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定居点和军事驻地。 据估计,阿莫里姆是古代晚期重要的商业城市,定期举办节日和集市,吸引了大量周边城镇的人们。
      阿摩利翁遗址

      公元5世纪东罗马皇帝芝诺(Flavius Zeno Augustus)对城市进行加固,而7世纪开始它在小亚细亚中部战略位置日益提高,因为它是穆斯林征服黎凡特后东罗马对抗倭马亚军队的重要据点。阿摩利翁于646年首次遭到倭马亚穆阿维叶一世(Mu'awiya Ⅰ)的袭击,666和669年两次被占领随后又被夺回。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它一直是穆斯林进攻小亚细亚首要目标。820年,来自阿摩利翁的“口吃者”、“阿莫利人”米海尔二世(Michael II)登上东罗马王位,建立了阿莫利王朝(后面就是巴西尔的马其顿王朝了),开始了这座城市最繁荣的时期,它成为小亚细亚最大的城市。然而838年,阿拔斯哈里发穆尔台绥姆(Al-Mu’tasim)发动了一场专门针对这座城市的战役,这座城市被占领并夷为平地,随后该镇虽然进行了重建,但在931年又被阿拔斯将领Thamal al-Dulafi烧毁。尽管如此,它直到11世纪仍然是一座活跃的东罗马城市。曼齐克特战役后,塞尔柱人又又又摧毁了它,大部分居民被杀。1116年,皇帝阿莱克修斯在当地击败了塞尔柱人。根据穆斯林学者的说法,阿摩利翁直到12-14世纪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后面应该是真衰落了。
      阿莫利王朝的皇帝像金币

      阿摩利翁确实是一直在“防御”、“保卫”。


      IP属地:上海3楼2024-04-12 15:40
      回复
        “陛下在此,还不快跪下!”-卡斯帕斯帐前护卫
        3、卡斯帕斯陛下(游戏原文:Sebastokrator Kaspax)
        Sebastokrator即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拉丁语:Sebastokratōr(sebastós尊者、尊敬的+krátos统治者+-tōr给予)
        Sebastokrator“至尊者”最早是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创造的一个称呼,是希腊语“独菜者”(Autokratōr)和“显贵”(Sebastos)的结合,直译是 “如奥古斯都般圣明的统治者”(August Ruler)、而安娜·科穆宁将其形容为“不着紫袍的皇帝(emperor without the purple)”。第一个被授予“至尊者”头衔的是阿莱克修斯的兄长伊萨克。本质上来说,这个头衔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仅用于表示持有者和皇帝的亲密程度,但在等级序列上仅次于专制公Despotē。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拉丁帝国、尼西亚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采用了这一称号。在尼西亚和光复后的东罗马帝国,这个头衔仍然是最高荣誉之一,其几乎只被授予皇室成员。
        阿一

        第一个被称为“至尊者”的外国人是塞尔维亚国王首冕者斯特凡(Stefan the First-Crowned),他在1191年获得了这个头衔。
        Kaspax词源不详,历史上Kaspax卡斯帕斯(?--- 1098)是阿莱克修斯一世提拔的一位新人将领。1097年尼西亚被收服后,阿莱克修斯任命约翰.杜卡斯为安纳托利亚拜占庭军队的总司令,负责从突厥人手中收复爱琴海沿岸。为了避免冲突和促进谈判,阿莱克修斯一世让他负责看护罗姆苏丹基利杰.亚尔斯兰一世(Kilij Arslan I)在尼西亚之战中被俘的妻子,此人也是突厥海盗查哈斯(Tzachas)的女儿。因此,约翰把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卡斯帕斯Kaspax,并向士麦那(Smyrna)进军。经过短暂的围攻,查哈斯同意交出这座城市,以换取他安全离开并保证居民的安全。约翰.杜卡斯欣然接受并接管了这座城市,任命卡斯帕斯为总督。然而卡斯帕斯被一名MU斯林mou sha了,愤怒的舰队水手图Sha了这座城市的人民。约翰·杜卡斯无法约束他们,直到大图Sha结束后才恢复了秩序。然后,他留下了经验丰富的将军赫里亚斯(Hyaleas)作为总督,并将整个舰队都留给他驻守士麦那,然后继续他的征程。
        挺倒霉的吧,刚出场就没了,历史上倒霉催的死在平民手里,游戏里属性和军队也不咋地。怪不得子mod里有约翰·杜卡斯本人呢,来救场了,卡斯帕斯别丢人了。


        IP属地:上海4楼2024-04-12 15:46
        收起回复
          3、


          IP属地:上海10楼2024-04-12 15:56
          收起回复
            先更新到这里


            IP属地:上海11楼2024-04-12 15:57
            回复
              4、约翰·杜卡斯(游戏原文:没有)子mod里的人物,顺带介绍下
              约翰·杜卡斯(John Doukas,希腊语:Ἰωάννης Δούκας, c. 1064年–1137年之前),又叫小约翰·杜卡斯,杜卡斯家族的一员,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大舅子,东罗马高级将领。其于任都拉齐翁(Dyrrhachium)总督期间击退塞尔维亚人,保护了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与财产。就任帝国大将军(megas doux)之后,在爱琴海击败了突厥海盗查哈斯(Tzachas)舰队,平定了克里特和塞浦路斯的叛乱,为东罗马收复了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的大部分地区。
              阿一和约翰·杜卡斯的关系,伊莲娜·杜卡斯是阿一妻子

              约翰·杜卡斯是最早一批加入阿莱克修斯一世麾下的将领,1081年阿莱克修斯一世对尼基弗鲁斯三世发动了叛乱,约翰·杜卡斯说服祖父一起动身加入了阿莱克修斯在希扎(Schiza)地区的军队,并拥立他成为皇帝。
              1085年,当阿莱克修斯一世从意大利-诺曼人(阿普利亚家的)手中夺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城市都拉齐翁后,约翰·杜卡斯被任命为都拉齐翁总督,担任总督期间约翰击退了来自杜克里亚(Duklja)的塞尔维亚人入侵,甚至,根据安娜·科穆宁的说法,抓获了杜克里亚大公康斯坦丁·博丁(Constantine Bodin),他还设法恢复了阿尔巴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地区的秩序,这些地区在前几年的诺曼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在约翰于1092离任,接替他的是阿莱克修斯的兄长伊萨克的儿子约翰。
              1092约翰被任命为帝国海军大元帅(Megas doux),总管帝国海军。约翰的任务是应对盘踞在士麦那的突厥海盗查哈斯(Tzachas)。约翰首先着手收复莱斯沃斯岛(Lesbos),他的军队沿着安纳托利亚海岸推进到岛的对面,在拜占庭联军围攻莱斯沃的首府米蒂利尼(Mytilene)三个月之后,查哈斯提出投降并愿意交出莱斯沃斯,条件是保障他们安全返回士麦那。约翰同意了,但突厥人刚一起航便遭遇了达拉瑟诺斯赶来支援的舰队。查哈斯勉强逃脱,但大部分舰队都被击沉或俘虏。在这场胜利之后,约翰·杜卡斯巩固了米蒂利尼的防御,带领他的舰队收复了附近曾被占领的岛屿,然后返回君士坦丁堡。
              回到君士坦丁堡后(1092末至1093年初),他被调往平定克里特和塞浦路斯岛的起义。
              接下来要用到的爱琴海沿岸

              后面这段卡斯帕斯那栏有,1097年尼西亚被收服后,阿莱克修斯任命约翰.杜卡斯为安纳托利亚拜占庭军队的总司令,负责从突厥人手中收复爱琴海沿岸。为了避免冲突和促进谈判,阿莱克修斯一世让他负责看护罗姆苏丹基利杰.亚尔斯兰一世(Kilij Arslan I)在尼西亚之战中被俘的妻子,此人也是突厥海盗查哈斯(Tzachas)的女儿。因此,约翰把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卡斯帕斯Kaspax,并向士麦那(Smyrna)进军。经过短暂的围攻,查哈斯同意交出这座城市,以换取他安全离开并保证居民的安全。约翰.杜卡斯欣然接受并接管了这座城市,任命卡斯帕斯为总督。然而卡斯帕斯被一名穆斯林mou杀了,愤怒的舰队水手图杀了这座城市的人民。约翰·杜卡斯无法约束他们,直到大图杀结束后才恢复了秩序。然后,他留下了经验丰富的将军赫里亚斯(Hyaleas)作为总督,并将整个舰队都留给他驻守士麦那,然后继续他的征程。他从士麦那继续向南进军,在艰苦的战斗后他击败了突厥人在以弗所的驻军,后又夺取了萨迪斯(Sardeis)、非拉铁非(Philadelphia,现在突厥语叫阿拉谢希尔Alaşehir)、老底嘉(Laodicea)、Choma、Lampe、波吕波忒斯(Polybotos),取得了卓越的胜利。
              在他1097年的远征之后,《阿莱克修斯传》里便不再提及约翰·杜卡斯的名字。然而,从修道院的文件中可以了解到,他在某个不具体的时间选择了隐退,并改名为安东尼。他具体死亡的日期也不明,但在伊莲娜皇后编写的Typikon中提及他在1110-1116年时还活着,但在1136年,他肯定已经去世。
              杜卡斯家族的良心,子mod里也是马里庭的良心,你说是吧,君十和米七


              IP属地:上海12楼2024-04-15 15:17
              回复
                5、萨尔诺征战队(游戏原文:The Sarno Expedition) 原版最垃圾的雇佣兵,入场打不过红色兄弟会
                萨尔诺的莉迪亚(游戏原文:Lydia of Sarno)
                意大利语Sarno即拉丁语Sarnus,是一条位于意大利半岛西南部的河流,沙诺河起源于意大利沙诺山的山坡上,流经山下的同名小镇沙诺镇。河流流经坎帕尼亚大区南部的三个省份:萨莱诺省(Salerno)、阿韦利诺省(Avellino)及那不勒斯省(Napoli)

                Expedition源自拉丁语expedītiō,远征、远航的意思
                Lydia源自古希腊语 Λυδία (Ludía 意为“吕底亚地区”the region of Lydia),其又源自λυδία (ludía 美丽的、高贵的、来自吕底亚的"beautiful one", "noble one", "from Lydia/Persia")
                Lydia吕底亚,是古典时代(前7th~前546)安纳托利亚中西部的一个王国,首都在萨迪亚(sardis)。该国是在赫梯帝国崩溃之后在安纳托利亚发展起来的国家之一,根据希腊语资料这个新建立的王国原名叫Maionia(Μαιονία),该地区的居民称为Maiones(Μαίονες)。后来,这些Maiones(Μαίονες)用他们的国王Lydus (Λυδός)的名字重新命名了这个王国,于是便有了Lydia ( Λυδία)这个名字。

                吕底亚鼎盛时期,正好赶上了希腊各地贵族制瓦解而僭主兴起的更迭期。所有流亡者都乐于到东方大国寻求政治援助。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也采用扶持手法,间接控制着许多城市,这与后来波斯帝国驾驭希腊的手法相同。而对于希腊附庸的态度,吕底亚仅仅满足于收取贡品和征用部队。不会过分干预各城市的内政自由。他们的军队主力是类似于早期的希腊重甲兵,但受亚洲文化影响而发展了更有水平的骑兵。
                吕底亚军队

                吕底亚还以铸币闻名,该国金银矿丰富,位置优越,商贸发达,在前6th就铸造了金银币——既非金币也非银币,而是两者的合金。由于经济实力发达,吕底亚货币成为了当时国际间的硬通货。政府以国家公信力为背书,铸造了约60%金+30%银的混合货币,方便完成大宗商品交易。但后世的考古发掘却揭露,很多吕底亚货币的金银比是5:5。也就是说,他们是最早操纵币值来牟利的国家,并很容易引起周边民族的不满和抱怨。
                克洛伊索斯统治时期发行的吕底亚金币

                公元前546年波斯居鲁士大帝攻灭吕底亚,设吕底亚省,其范围比原吕底亚国大为缩小;罗马帝国征服小亚细亚后,置吕基亚省,范围亦比吕底亚国小。


                IP属地:上海13楼2024-05-06 15:07
                回复
                  敌军列阵重步兵的长矛将被我们铁甲重骑兵的冲锋压碎,同时由于我们铁甲重骑兵的装甲,他们的箭矢、标枪也是无效的。
                  ——尼基弗鲁斯二世,“萨拉森人的苍白死神”
                  6、马里廷甲胄骑兵(游戏原文:Melitine Griwbanar)
                  Griwbanar即Grivpanvar,其源自中古波斯语的grīw-bān字面意思为“带颈甲者”(neck-guard wearer,“带颈甲者”指的就是他们用来保护面部标志性的覆面甲),引申为“具装骑兵”。Grivpanvar具装骑兵是萨珊时期的一类精锐骑兵编制,也涵盖在萨瓦兰之中,它更接近印象里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具装骑兵是波斯军队的精锐,他们的冲锋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在帕提亚王朝和萨珊帝国数百年同罗马人漫长的拉锯战里,他们被用来执行各种艰巨的任务。Grivpanvar这一编制大概诞生于帕提亚王朝的晚期,被后来的萨珊王朝所沿用,大概没有人能比他们更能代表萨珊军队了。
                  萨珊具装骑兵以及其标志性的覆面甲



                  萨珊具装骑兵的雕塑

                  虽然游戏里用的是帕提亚-萨珊的原意Grivpanvar,而我们更为熟悉的“东罗马铁甲圣骑兵”、“东罗马甲胄骑兵”或者其他国家、文明各类的具装骑兵一般用cataphract(希腊语Κατάφρακτος (kataphraktos))或clibanarii(希腊语κλιβανοφόροι (klibanophoroi),源自Grivpanvar的转写)表示。这里就只发下东罗的所谓“铁甲圣骑兵”(不是简单的“具装骑兵”,毕竟单纯的“具装骑兵”东罗马全过程都有),毕竟马里庭和东罗关系最大。
                  十世纪,随着东罗马国力的回复东罗马专业化步兵也已经复兴,同样专业化的重骑兵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步兵和快速重骑兵可提供完善的掩护与协同,最重的铁甲具装骑兵就可以被设计得更重,更具备无法抵御的冲击力。东罗马军队在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重装上阵的铁甲具装骑兵。这个时代的东罗马铁甲具装骑兵被一些军史学家称为“超重装骑兵”。他们显然要比7世纪莫里斯时代的东罗马半具装骑兵重得多,甚至装甲防护也超越了东罗马帝国其他时期的骑兵。


                  紧随其后的“佐伊之夫”时期,无能的继任者们在大量耗费了国家财力,又放任贵族和大地主实力膨胀,导致军队已经上涨到相当高水平的军饷难以发放。而财政问题的制约大大限制了这一兵种的发展,随着曼奇科特会战的惨败,东罗马的超重装骑兵为东罗马最精锐部队的荣耀也走到了终点。此后东罗马再也未能完成类似马其顿王朝那样的复兴,科穆宁朝建立的是类似西欧的重骑兵,再往后的王朝只能说“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IP属地:上海14楼2024-05-06 15:15
                  回复
                    最近懒癌烦了,就先更2个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6 15:24
                    回复
                      “忏悔者塞奥发尼斯在他的著作中对君士坦丁的描述:“嗜血的怪物”、“凶猛的野兽”、“不洁的、沾有血迹的妖人,喜欢招引恶魔”、“反基督的先驱”。然而,对于他的军队和人民来说,他是“战无不胜和具有先知的皇帝”。”——对君士坦丁五世的描述
                      7、马里廷禁卫军(游戏原文:Melitine Imperial Guard)
                      虽然长得像瓦兰吉卫队,不过既然都叫Imperial Guard了,应该原型是东罗马的皇家近卫军(Tagmata)
                      tagmata或tagma源自希腊语 τάσσειν(tássein),意为“列队”、“队列”(to set in order),最初于公元4世纪指代(东)罗马军队中200至400人组成的步兵队,后来这个词专门指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的专业常备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帝国晚期的帝国卫队。
                      到了7世纪,这些部队已经腐化到只能作为阅兵部队来使用,于是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在位)将旧卫队改革为新的Tagmata部队,作为一支专业和忠诚的核心部队,在8世纪和9世纪帝国的防御阶段,Tagmata驻扎在首都及其周围的色雷斯和比提尼亚等地区以守护帝国的核心地带,他们也在各大战役中形成了帝国军队的核心。
                      此外,与古代晚期的罗马军队一样,Tagmata是年轻军官受招募和晋升的场所,因为有前途的年轻人有机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在9世纪和10世纪初的鼎盛时期,Tagmata有四个主要(骑兵)军团,分别为:
                      the Scholai“将官团”、the Exkoubitoi“巡逻兵”、the Vigla “警戒者”、the Hikanatoi “善战军”
                      the Scholai“将官团”(希腊语 Σχολαί 学校the Schools"),由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在位)建立,米海尔三世在位时(842-867在位)其地位之高超越几乎一切部队,直逼最精锐的安纳托利亚军区将军军团,在10世纪甚至能代行皇帝的指挥权。未来的阿莱克修斯一世就在1078年指挥这支部队,但此时的Scholai 已经变质,安娜·科穆宁在书中把他们归为法兰克佣兵。
                      the Exkoubitoi“巡逻兵” (拉丁语Excubiti希腊语 Ἐξκούβιτοι 哨兵 "the Sentinels")可能由利奥一世(457-474年在位)建立,760年,君士坦丁五世将该团改革为一个专业重骑兵团,该团构成了东罗马中期军队的核心。除 Exkoubitoi外, Exkoubitoi的指挥官似乎还指挥负责部队医疗工作的,被称为Skribones的部队。
                      the Arithmos (希腊语Ἀριθμός, 数字"Number") 或 the Vigla “警戒者”(希腊语Βίγλα,警戒“Watch”),一般Vigla更常用,780s伊琳娜女皇(752-803年在位)从军区部队中提拔而来,不过根据追溯最早能到阿卡狄乌斯(395-408年在位),在作战中Vigla执行特别任务,担任皇帝的营帐警卫和传令官,也负责看管战俘。
                      the Hikanatoi “善战军”(希腊语 Ἱκανάτοι, 能人"the Able Ones"),由尼基弗鲁斯一世(802-811年在位)建立,这支部队可能在899年之后消亡,也可能是改名为Hetaereia。
                      其他相关军团还有:
                      the Noumeroi“众戍队” (拉丁语numerus,数量 "number"),负责守卫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the Optimatoi “精卫队”(希腊语 Ὀπτιμάτοι,最好的"the best"),虽然以前是一支精英战斗部队,但到8世纪已沦为一支支援部队,负责军队的后勤。
                      Imperial Fleet “帝国海军”(βασιλικόν πλώιμον, basilikon plōimon),有时也算在Tagmata。
                      the Immortals“不朽者”(希腊语 Ἀθάνατοι),又叫Athanatoi,由约翰一世(969-976年在位)建立,历史学家Leo The Deacon将其描述为全副武装的突击骑兵,在约翰一世死后不久Athanatoi就解散了,为应对曼奇科特战役后帝国的危机,米海尔七世(1071—1078年在位)重组了Athanatoi,阿莱克修斯一世(1081—1118年在位)也使用过该部队。
                      the Archontopouloi “子弟团”(希腊语 Ἀρχοντόπουλοι),科穆宁王朝时期由阿莱克修斯一世建立,由战斗中阵亡的东罗马军官的孤儿组成。
                      the Hetaireia“义从团” (希腊语Ἑταιρεία,伙伴 "Companions"),由为帝国服役的雇佣军组成。
                      到了11世纪,随着“佐伊之夫”与杜卡斯王朝等无能的皇帝上台,失去控制的军区将军和贵族官僚之间互相倾轧,军区制濒临瓦解,土地兼并愈发激烈。这一系列混乱导致国家财政陷入瘫痪,兵员大批流失。几个缺乏远见的皇帝开始用佣兵来代替本地部队,但很快就养成了对佣兵的依赖性。而对于皇家近卫军,很明显的影响就是外族组成的the Hetaireia“义从团” 的兵员和地位都开始增长,而本土军团则被冷落。
                      皇家近卫军的崩溃始于1071年曼奇科特战役的惨败,大部分人战死疆场。而这次的巨大损失直接导致东罗马失去了兵员产地,并让已经严重恶化的财政状况更加严峻。
                      米海尔七世和尼基弗鲁斯三世都曾经试图重建皇家近卫军,但是最终增加的部队不过数千人。直到1081年,阿莱克修斯一世组建了the Archontopouloi “子弟团”,但同年,诺曼人于底拉西乌姆会战(Dyrrakhion) 击败阿莱克修斯一世,大部分重建的皇家近卫军和残存的少量传统的皇家近卫军也一并覆灭。此后,东罗马直到灭亡,也无力拿出一笔资金来重建这只中央部队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24-05-08 16:22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08 19:18
                        收起回复
                          8、马里廷重装弓骑兵(游戏原文:Melitine Heavy Horse Archer)
                          东罗马的弓骑兵,其实军队里自己就有,当然要说名气较大的应该就是瓦达瑞泰军团

                          The Vardariotai (希腊语 Βαρδαριῶται)瓦达瑞泰军团的确切族源尚未确定。Vardariotai一词最早出现于十世纪,资料提及当时有一个由萨洛尼卡管辖的主教辖区,叫做“瓦达瑞泰或突厥 ”(Vardariotai or Tourkoi【即希腊语的Τούρκῳ,就是突厥人“turk”的意思】)的。十四世纪中期伪托科迪努斯(Pseudo-Kodinos)认为他们是“波斯人”(把突厥等民族称为“波斯人”是当时东罗马人常见的错误),并称他们是被古时一个的皇帝(Gy.Moravsik认为是塞奥菲罗斯Theophilus:829-842在位)安置到瓦达尔河谷的。“突厥”(Turk)可能是指有突厥血统的诸民族中的某一支,比如10-11世纪被东罗马称为"Tourkoi"的佩臣涅格人或者库曼人,也可能是指马扎尔人或塞尔柱人(这里存疑,我看wiki上只有说到佩臣涅格人和库曼人,其他资料也有说马扎尔人是主体)。因此瓦达瑞泰人可能是在十世纪被安置在马其顿的某个游牧民族,并在十世纪末改信基督教。但10-11世纪,在萨洛尼卡行政官员印封上记录的瓦达瑞泰和后来的瓦达瑞泰军团是否有或有何联系。可能这支佩臣涅格人、库曼人或者马扎尔人一直因袭此名成为帝国卫队,但也可能是由某一支突厥系的其他民族借用了这个称号,成为了帝国卫队。
                          瓦达尔河

                          据一部分资料,如Osprey考证,瓦达瑞泰军团曾经作为重装弓骑兵部队参加了科穆宁王朝早期的战争,比如底拉西乌姆会战。此时的瓦达瑞泰军团可能和东罗马重装弓骑兵采用类似的装备,如12英寸小圆盾、复合弓以及填充甲。但是在这一时期瓦达瑞泰军团并不是帝国皇室卫队,甚至可能还不是常备兵团。一些持瓦达瑞泰人为突厥后裔的资料认为在底拉西乌姆会战中逃跑的突厥佣兵中就包括瓦达瑞泰军团。
                          到了12世纪,瓦达瑞泰军团的库曼人和佩切涅格人身份已经被淡化,最晚到曼努埃尔一世(1143-1180年在位)统治的后期,他们被招募到东罗马军队中,编制成一个独特的宫廷卫队。13世纪的历史学家乔治·阿克罗波利特斯(George Akropolites)记录中显示瓦达瑞泰军团皇帝出征时总是跟随皇帝行动,驻扎在皇帝的军营。可能在这一时期东罗马依然将瓦达瑞泰军团作为近卫的弓骑兵部队使用。
                          然而到了巴列奥略王朝时期,他们似乎已经成了警卫部队而非军队,他们在一位东罗马部长(primikerios)的领导下作为警卫工作,可能取代了早期宫廷卫队(manglabitai)的职责。伪托科迪努斯将他们与宫廷人员一起列出而非守卫,并表示他们的职责是在宫廷仪式期间“维持群众秩序”。与全副武装的瓦兰吉卫队和宫廷卫队(Paramonai regiment)不同,他们身穿红色制服和波斯帽angouroton,并将鞭子挂在腰间作警卫作用。尽管一些资料就此认为,实际上东罗马在将瓦达瑞泰军团编为宫廷护卫军团时,瓦达瑞泰军团的职责就已经退化为警卫,但考虑到巴列奥略王朝艰难的经济状况,在无力供给部队装备的窘迫中将瓦达瑞泰军团变为警卫也是有可能性的。


                          IP属地:上海18楼2024-05-10 15:05
                          回复
                            9、古帝国长矛(游戏原文:Old Empire Hastae)6发的那个
                            Hastae源自拉丁语 hastae(单数hasta),长矛、长枪的意思。
                            早期的罗马方阵还留有很深的希腊印记,那时候短剑的地位还没有中后期那么高,罗马早期的长矛Hasta还是很重要的武器装备。当时罗马著名的三线战列中(罗马步兵分成三条战线,每一条战线中的部队单位被称作中队,各个中队列队时留有横向间隔。战斗从由年轻战士组成的第一线开始,它被人称作“青年兵”(hastati),如果战斗失利,他们就会通过第二线留下的间隔逐步后退,第二线战士年龄较大,被称作“壮年兵”(principes),此时,“壮年兵”投入战斗,“青年兵”紧随其后。与此同时,第三线的中年战士,也就是所谓的“后备兵”、“三线兵”或“老兵”(triarii)右膝屈地等待时机,一边用盾牌掩护自己,一边举起长矛。如果战况仍然不利——“轮到第三线上了”已经成为一句形容状况极为艰难的谚语——青年兵和壮年兵就会逐步退到后备兵身后,随后,后备兵挺身站立,迅速收拢队形,消除战线上的间隔,以一道坚固的盾墙攻击敌军。据说这对原本已经充满胜利信心的敌人影响最为剧烈。),第三列的成年老兵“后备兵”Triarii就是持Hasta的士兵。
                            罗马三线阵(其中少年兵(Velites)在队伍前方担任散兵。青年兵(hastati)位于第一列,壮年兵(principes)位于第二列,后备兵(triarii)位于最后。骑兵则配置于两翼。)

                            第三列成年老兵“后备兵”Triarii就是持Hasta的士兵

                            游戏里既然是扔出去的应该是长的投矛,像砍二帝国步兵的那种单发投矛。(好久没玩了2代,现在1.29的投矛能扔出去了吗


                            IP属地:上海19楼2024-05-13 14:23
                            回复
                              10、古帝国标枪(游戏原文:Old Empire Pila)
                              Pila即拉丁语pīlum的复数,投矛,标枪的意思。
                              到了军团制度发展中后期,Hasta就被更具战术想象力的pilum罗马重标枪取代了。pilum和spear的大小相仿,但基本着重于投掷的功能,只在极少情况下用来肉搏(在罗马军团成熟的中后期,正面对抗中能冲破罗马军团阵线的敌人已经寥寥无几),而且枪头经过特制:枪头和枪身连接处投掷之后容易折断,敌人无法完整拔下再投掷回来;配重重新设计,枪头轻枪身重,配合标枪易折断的功能,插在敌人身上容易造成更深的创伤。如果插在盾牌上,上前踩踏,也很容易使敌人的盾牌失重无法使用。
                              罗马标枪,经典款


                              IP属地:上海20楼2024-05-13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