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吧 关注:3,185贴子:43,539

回复:万贵妃相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另一边,在朱祐樘积攒力量冉冉升起的同时,朱见深给了邵氏亲信更加有恃无恐的权利。
即使他们的做法,朱见深并不满意,但他纵容了,放任了。为了爱人开心的笑颜做什么都值得,这就是做男人的基本素养呀,男人的担当啊。
哇邵氏真的好幸福呀,多么感人肺腑的爱情,请让朱见深和邵氏这对有情人锁死,赞美他们,祝福他们。
邵氏等人的胆大妄为让朱见深很是头疼,他开始给自己的爱人铺路,提点梁芳等人要有度。是的他终于提了,可喜可贺,正中邵氏下怀,是时候开启易太子计划了。
于是邵氏找到了合适的时机,给朱见深说了。
当然这个时机是朱见深他们的好时机,还是朱祐樘他们的好时机就不清楚了。
从结果来看,这是朱祐樘 万贵妃 汪直 三人合力做的局,而朱见深等人没有一合之力就败了。
这个时机朱见深在等,朱祐樘他们也在等,养精蓄锐只为此一会,等待泰山震。
朱见深真正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放在眼中的儿子,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甚至他没有办法直接面对这股力量。
所以象征性的处置了李孜省等人后,暗待时机,在成化二十一年九月强制刘珝辞职后,十月又渐渐让李孜省等复职。
朱见深在与朱祐樘的对峙中,慢慢想通了。朱祐樘也是他的儿子,他儿子的优秀也是自己的优秀。他好像渐渐忘却了对邵氏那热忱的情感只留下余温,他也好像忘记了为什么当初的意识中唯有邵氏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其他的都不是。一切仿佛都被蒙上了白雾,看不真切,辨不明白,只有时间在无知无觉、浑浑噩噩中度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4-13 14:51
回复
    后面就没了,我也不理解朱见深为什么一副要殉情的模样。
    就是孝宗对照哥的培养是以自己为参考的么?5岁开蒙,8岁讲学,12岁理政。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4-13 19:12
    回复
      我决定还是写完吧开了此贴,也说明放开了不是。
      万贵妃去世的消息,击溃了浓重的白雾,让朱见深瞬间清醒。
      他去了安喜宫,他有些急切,他也不记得有多久没来过了,有新人也有旧人,眼前的景象让他陌生又熟悉。
      和邵氏浓蜜的爱情,好似一场美丽幻梦,又好似一场酣畅淋漓的游戏,清醒后只觉得空虚麻木,而万贵妃就像是无声的细雨温柔滋润着心灵。但她已经不在了,眼前的一草一木都如此诉说。
      他看到了项氏,这位在东宫时就在身边的长者,她陪伴万贵妃的时光要比自己多的多。
      他也看到了万贵妃,她消瘦了好多,走过去想碰又不敢碰,她过得不好,他知道,他默许的。
      年少的誓言回荡在耳边:“万侍长去了,我亦随去。”像是在过去,又像是现在。
      回想过往的承诺,居然都没有几个达成,余生似乎只能沉溺于过往中。
      万贵妃了解他,正如他了解万贵妃。
      他曾用对她的了解刺伤她,如今亦是她用对他的了解刺伤他。
      她在惩罚他,他知道,他甘愿赴约,赴一场对面或许根本没有人的约定,只能期盼她会怜悯自己再等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4-13 22:03
      收起回复
        朱见深打算实现自己曾经的承诺,他想让万贵妃成为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皇后。生时不能,身后总是可以的。
        他还记得当时贞儿的眼神,那时的她是愿意做自己的妻子的。
        朱见深终于打起精神做事了,很快覃昌带来尹直回话,他有所不满,后来尹直的话,更让朱见深惊醒。
        朱见深胆怯了,她会不会不喜欢自己这样做呢。恭谨无违,朱见深曾爱于万贵妃的品德,亦曾恨于她的品德。现在他只想成全她的愿想,解她的忧虑。他突然低笑起来,原来成全所爱如此简单。
        朱见深放弃了原本的想法,专注于为万贵妃修建坟茔。她那样骄傲璀璨的女子,应当恣意翱翔于九天,而非拘泥于一处,她自由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4-13 23:25
        收起回复
          不想写下去,朱见深比较没意思,感情线也没甜点。对我有吸引力的是汪直和万贵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4-13 23:52
          回复
            嗯看着朱见深比较闲,实际上在认可朱祐樘的能力后,就把政务逐渐交给朱祐樘处理了,反正是他接班么,早点早点转交有什么区别,养老生活不香么。
            而且对朱祐樘,朱见深也管不了了,所以直接放养了。
            成化二十一年那场真的相当牛逼。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4-13 23:57
            回复
              好难过,刚看了成化二十一年的记载。昨天关键词是星变,所以忽略了其他的。刚才重温了下,其实是万贵妃的手笔吧,如此温柔的劝谏,她知道用什么方式,对朱见深才有用。
              当然朱见深还是不服气的,后面的行动,也证实这点。
              朱见深肯定也知道这点,不知道有没有怨怼万贵妃,肯定有吧
              所以有一个对你太了解的枕边人,对方还对你不满,真是膈应又难堪。
              鄙视渣男,虽然他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是渣就是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4-14 16:34
              收起回复
                重新梳理了一遍汪直的记载,发现朱见深对汪直的态度,在成化十六年六月回京后渐渐有了变化。只不过边境需要汪直,所以还是比较受重用。
                后面汪直成化十七年三月回京过一次,五月又调去宣府,十一月班师不允许。
                将汪直放到边境,待事态安稳,拔除西厂,断掉汪直耳目。
                等到边境不再需要汪直的时候,直接发往南京。
                万贵妃的宠衰跟跟汪直连着的,这可真残酷。
                成化十六年到成化十九年,汪直拖了4年的时间,幸好朱祐樘长大了。
                如果没有朱祐樘,我可能会厌弃这段历史。
                我喜欢温暖的存在,越是年长就越是喜欢。
                人心之恶难以想象,人心之善难以度量,向善而行。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4-15 01:40
                回复
                  易太子的历史记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717518/answer/3435238432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4-15 08:50
                  回复
                    突然想明白为什么说照哥的传位是【汉唐以下,人主传授之明且正,未有若今日之事者也。】
                    因为就是如此,孝宗跟邵妃有私怨呀。
                    这傻孩子知道把自己老娘陷入什么境地了么?!因为邵氏的存在,张太后和嘉靖是绝对的对立。好吧,嘉靖的老娘蒋氏也不省心,所以不管有没有邵氏,好像结果一样,算是慰藉么?!
                    而照哥根本不知道自己老父亲曾经有被易太子的风险,所以他居然有闲心替兴王铺路。他可能只是知道邵妃曾经十分奢靡,跟着大人们不太喜欢这个人,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感觉。
                    宪宗实录应该被更改过两次。
                    一次是孝宗打算将宪宗实录作为给照哥的素材,所以没有明写着易太子的事情,大家翻看宪宗实录的时候,很难看出来,那个时候的诸多建言,其实是两双在掐架。这个天衣无缝的男人,做的相当巧妙。
                    如果我们不知道有易太子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关注汪直和万贵妃,如果我们不去仔细思考朱见深要罢免汪直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些与朱见深要废太子的事情联系起来,我们都不会知道当时朱祐樘的处境多么艰难,他在搏命,跟着朱祐樘的所有人都在赌命。
                    这家伙心好大,居然因为教材的事把这么大的事情给抹掉了,为慈父之心,点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4-16 00:31
                    回复
                      第二次更改应该是嘉靖年间,是的为了彻底给邵妃的事情抹掉,以及黑汪直和万贵妃。
                      如果你看过宪宗实录,你会发现里面有个绝对的主角汪直。关于汪直的记载细致,还特别多。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来史官对汪直的偏爱,或者说编撰实录时的当政者对汪直的偏爱。
                      所以拿宪宗实录作为教材有问题么?里面有汪直呀,绝对符合孩子的喜好。
                      但是对汪直的评价其实是分两极化的,我想这是嘉靖的功劳。
                      因为某些部分对汪直的描述方式比较熟悉,很容易联想到武宗实录的王守仁。
                      没想到吧,就是那种时好时坏的手法,我能不熟悉么。通篇看完武宗实录的,都懂。
                      经历过武宗实录和皇姑寺洗礼的我已经看开了,明悟了。
                      而对万贵妃的抹黑方式,就类似对皇姑寺记录的篡改。熟悉的配方,当时把我气坏了,印象极为深刻。
                      最后还是李东阳和杨廷和的话:
                      是曰是,非曰非,岂敢专于独见。
                      疑传疑,信传信,庶以备于将来。
                      ——————
                      异日,修史者,亦自能改正。
                      随事辩白,天理之在,人心终不容泯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4-16 00:52
                      回复
                        看完了,我个人有个想法:爱情,很多都是有保质期的,至死不渝,专一深情,非常纯粹的,类似明孝宗和张后那样的,很少。。。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5-03-14 22: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