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的时间给每一部分时间都被做了规定,旋转是过去、分裂是现在(在本能中分出了象征)、将来是和解。谢林的这种时间观应是对必然压倒自由,现实压倒可能的批判,两种原则的斗争在齐泽克看来是谢林的唯物主义。作为本能的上帝被道攻击而不得不产生耶稣(这其实是扭曲在基督教体系下的怪胎式理解),道创造了差异网络的区分,取代了无区分的本能。齐泽克认为谢林哲学的本能对立就是封闭的本能与开放的时间这两个世界、两种本体论路线的斗争。
永恒的旋转和时间都统一在上帝的创造之中,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也成了上帝所打开的。就在这两句话里“上帝”都不是一个意思,不能解释为一个上帝在追求自我完满。当然,打开时间的行为是永恒的、超时间的——实际上被广为讨论的谢林哲学基本就在讨论这些事情。不过齐泽克把这一过程解读为完整的意识从完整的无意识中产生。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判断,因为圆神愿望之前的旧宇宙时代不是我们能认知的,当然只能打入“无意识”了。无意识不是“永恒的本能旋转运动”,而是从这种漩涡中做出的决断,将本能结合到自我统一性——换言之就是“差异”的决断,这种无意识具有最高地位——也就是本体论地位。看来世界时代依旧区分不清自由与虚无,只知道那是一种终点的方向,其实还是在说开端分出了两个终点的方向。
开端一旦发生就永恒地发生了,但开端不能知道自身,其实是把大家忘记了圆神的情况投射到圆神的自我运动上了。所以说,圆神的愿望本身就具有超越旧宇宙因果的特性,一旦圆神的愿望发生,对旧宇宙因果条件的考虑就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