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玩刀战时应该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自己拿着攻击距离长的铲子,扳手对战麒麟刺时,自己一个重击打空后立马后撤甚至后跳拉开距离,但对方只是轻轻往前抬手一戳你就嗝屁了。按道理来说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因为你的攻击打空,意味着你和敌人的距离超过了铲子的攻击距离,铲子距离是大于麒麟刺的。而你打空后立刻拉开距离,依旧还是被稍稍前进一小步的麒麟刺打死。
不仅如此,这些长慢刀在面对短快刀,如太极扇,丛林匕首等时,也很难发挥距离优势。
挑战黄金箱子开出来的警棍,在远古时期可是平民为数不多的可以重击必死的近战,其刀距可达3.5,与马来剑,铲子平齐,但就是这样一把攻击距离长的刀,现在却销声匿迹。
归根结底可以用8个字总结——慢刀不长,快刀不短
在一般人的感受中,近身武器的攻击距离应该和攻击前后摇成正比,距离越长,重击打出的蓄力动作也就越慢。攻速和距离直接的比值应该是一个正比,且数值应该相当。
但通过对比解包的距离数据,和我在游戏内的实测的表现发现,长慢刀的攻速在远慢与快刀的同时,攻击距离却与快刀难以拉开差距。打个比方,慢刀攻击距离2,攻速0.8,而快刀则是1.95的距离,1.2的攻速,以2.5%的距离为代价,换来了比慢刀快50%的攻速。
下面这张图可以直观的看出“长”慢刀和短快刀直接距离的差距:靠前一个弹孔是我使用斧头轻击(3.3)刚好能打中的距离,靠后一个则是铲子(3.5)重击刚好能中的距离,而麒麟刺(3.4)我没测过,但可以大致估算在这中间,而灵气打击(3.45)下,则更接近后一个弹孔。
而至于为什么警棍和马来剑这两个长刀慢慢成为冷门刀,原因很简单,它们不像铲子一样有着动画不一致的属性,铲子重击的第三人称动画和第一人称动画时间不一致,第三人称下铲子已经完成攻击动作,第一人称下才刚打出伤害,这种欺骗性动画使得铲子在刀战中还具备一席之地。




自己拿着攻击距离长的铲子,扳手对战麒麟刺时,自己一个重击打空后立马后撤甚至后跳拉开距离,但对方只是轻轻往前抬手一戳你就嗝屁了。按道理来说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因为你的攻击打空,意味着你和敌人的距离超过了铲子的攻击距离,铲子距离是大于麒麟刺的。而你打空后立刻拉开距离,依旧还是被稍稍前进一小步的麒麟刺打死。
不仅如此,这些长慢刀在面对短快刀,如太极扇,丛林匕首等时,也很难发挥距离优势。
挑战黄金箱子开出来的警棍,在远古时期可是平民为数不多的可以重击必死的近战,其刀距可达3.5,与马来剑,铲子平齐,但就是这样一把攻击距离长的刀,现在却销声匿迹。
归根结底可以用8个字总结——慢刀不长,快刀不短
在一般人的感受中,近身武器的攻击距离应该和攻击前后摇成正比,距离越长,重击打出的蓄力动作也就越慢。攻速和距离直接的比值应该是一个正比,且数值应该相当。
但通过对比解包的距离数据,和我在游戏内的实测的表现发现,长慢刀的攻速在远慢与快刀的同时,攻击距离却与快刀难以拉开差距。打个比方,慢刀攻击距离2,攻速0.8,而快刀则是1.95的距离,1.2的攻速,以2.5%的距离为代价,换来了比慢刀快50%的攻速。
下面这张图可以直观的看出“长”慢刀和短快刀直接距离的差距:靠前一个弹孔是我使用斧头轻击(3.3)刚好能打中的距离,靠后一个则是铲子(3.5)重击刚好能中的距离,而麒麟刺(3.4)我没测过,但可以大致估算在这中间,而灵气打击(3.45)下,则更接近后一个弹孔。
而至于为什么警棍和马来剑这两个长刀慢慢成为冷门刀,原因很简单,它们不像铲子一样有着动画不一致的属性,铲子重击的第三人称动画和第一人称动画时间不一致,第三人称下铲子已经完成攻击动作,第一人称下才刚打出伤害,这种欺骗性动画使得铲子在刀战中还具备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