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国吧 关注:105贴子:2,297
  • 2回复贴,共1

“五一”吉林文旅热度持续 重点景区成引客核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一”假期过半,吉林省文旅热度持续。文旅大数据监测显示,5月1日至3日,吉林省接待省外游客占比39%,较2023年“五一”假期提高20个百分点,重点景区成引客核心。
据统计,假期前3天吉林省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多个景区游客数量翻番。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3%;长春动植物园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5%,净月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9%;吉林市北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5%;延边州的延吉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4%;通化市的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0%。
今年“五一”假期,吉林省各地推出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项目受游客欢迎。松原市的查干湖景区举办2024查干湖“春捺钵”开湖季启动仪式,推出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群众文化活动等12项精彩活动,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7%;梅河口市的东北不夜城结合龙年元素进行整体升级,新增高空威亚,新建龙游梅河、百年好合等多处艺术舞台,假日期间累计游客同比增长45%;长春市的马鞍山氿遇欢乐谷举办第七届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节,时令山野菜包子、烧烤、九台热面等特色美食一应俱全,累计游客同比增长超6倍,这有山云山集第二季开市营业,累计游客量达23.3万人次。
此外,各地还在景区推出了不同特色的表演项目,让游客得到不一样的文化体验。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打造了大型室外抗战实景剧《抗联抗联》、大型水上实景剧《莲花仙子传》、沉浸式彩妆歌舞剧《人鱼传说》,共三项剧目,假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0%;吉林市的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朱雀之光山水灯光秀”,游人漫步松江中路看百年古建激光秀,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近2万人;通化市的龙兴里文旅小镇举办首届“龙兴里音乐节”,1日至3日连续三天邀请知名歌手献唱;白城市的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辽金文化旅游嘉年华,推出《盛辽春捺钵巡游》《鹤楼良缘》《辽皇娶亲》《辽金风云》等沉浸式演艺产品,假日期间累计游客同比增长43%。


IP属地:北京1楼2024-05-06 15:17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6 15:50
    回复
      隋唐三韩代指朝鲜半岛与中国高氏高句丽(辽东)与中国唐朝靺鞨族
      唐朝人颜古师(581年-645)年给汉代汉书:做注时说:《汉书·高祖纪》颜师古注说:“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貊类也。”
      公元483年,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曰:高丽即辽东。
      隋唐时代高句丽人已接受了辽东三韩人这种观念,在与中原的交往中,也把自己国家的所在地称为“辽东”,高句丽王元在给隋文帝的表中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高足酉墓志》、《高玄墓志》将这两位高句丽人墓主分别称为“辽东平壤人”、“辽东三韩人”。
      隋炀帝大业八年(612),虞绰从场帝东征高丽,曾奉命作铭曰:“来苏兴怨,帝自东征,言复禹绩,乃御轩营。六师薄伐,三韩肃清,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隋书》修撰者也曾论曰:“开皇之末,方事辽左,天时不利,师遂无功。二代承基,志包宇宙,频践三韩之域,屡发千钧之弩。”
      唐朝初期,唐太宗欲亲征高丽,谋划出兵,“(褚)遂良以太宗锐意三韩,惧其遗悔”,翌日上疏进谏。
      《牛文宗墓志》:“至十九年,三韩逆命,爰整六师,问罪辽东。”这里的三韩更加明确,包括新罗百济,就是高氏高丽。
      而早期的一位安东都护府长史柳子阳的墓志铭写道:“除安东都护府长史。英略济时,深机拯物。三韩仰化,九种归仁。”
      永徽二年,针对朝鲜半岛三国连年相互征战的情况,唐高宗降玺书给百济王扶余义慈曰:“至如海东三国,开基自久,并列疆界,地实犬牙。近代已来,遂构嫌隙。战争交起,略无宁岁。遂令三韩之氓,命悬刀姐,寻戈肆愤,朝夕相仍。……”此处的三韩指的是海东三国。
      圣历二年(699),莺台侍郎狄仁杰上表武则天,请求恢复原高丽国:“三韩君长,高氏为其主。诚愿陛下以存亡继绝之义,复其故地。”这里的三韩也是高氏高丽。
      高句丽贵族自然而然的认同自己是三韩人,比如
      1.【高句丽宝藏王之孙高震墓志】:公乃扶余贵种,辰韩令族。怀化启土,继代称王,嗣为国宾,食邑千室。
      这个高震的祖父是高句丽末代国王高藏,可以说是正的不能再正的高句丽王室后代,高句丽王室认为自己的祖国是辰韩(而辰韩就是新罗的核心区域庆州一带,这才叫民族认同)。
      2.【周冠军大将军行左清道率府频阳折冲都尉高乙德墓志】:卞国东部人也。昔火政龙兴,炎灵虏据。三韩竞霸,四海腾波...至总章元年,高丽失政东土,归命西朝...
      高乙德首先是毫无疑问的高句丽人,而墓志中描述他是“卞国东部人”,东部就是高句丽五部之一的顺奴部,而卞国实则就是卞韩(弁韩)。换言之,这位高句丽贵族墓志里是把自己祖国用三韩之一的“弁韩”代称,而卞国恰恰也是新罗的前身,根据墓志下文里将唐朝称之为“西朝”,可见墓志的撰写者也不是唐朝人,很可能是一同迁入中原的高句丽遗民。
      3.泉男生(渊盖苏文子)墓志:特进行右卫大将军上柱国卞国公泉男生:五部酋豪,三韩英杰。
      这些墓志铭足以证明,高句丽人的自我认同确确实实是三韩人。(渊盖苏文是高句丽莫离支,是高句丽的实际掌权者)
      唐朝内迁的那几十万高句丽人最后又迁回高句丽故地了
      《资治通鉴》卷202仪凤二年二月条也载:“以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遣归辽东,安辑高丽余众;高丽先在诸州者,皆与藏俱归。。。
      旧唐书: 载: 李多祚,代为靺鞨酋长。多祚骁勇善射,意气感激。少以军功历位右羽林军大将军,前后掌禁兵,北门宿卫二十余年。略去简化…
      故右羽林大将军、上柱国、辽阳郡王李多祚,三韩贵种,百战余雄。席宠禁营,乃心王室,仗兹诚信,翻陷诛夷。赖彼神明,重清奸慝,永言徽烈,深合褒崇。宜追殁后之荣,以复生前之命。
      新唐书:载:
      李多祚,其先靺鞨酋长,号“黄头都督”,后入中国,世系湮远。至多祚,骁勇善射,以军功累迁右鹰扬大将军。讨黑水靺鞨,诱其渠长,置酒高会,因醉斩之,击破其众。室韦及孙万荣之叛,多祚与诸将进讨,以劳改右羽林大将军,遂领北门卫兵。
      略去简化…中宗复位,封多祚辽阳郡王,食实户八百,子承训为卫尉少卿。湛迁大将军,封赵国公,食实户五百。帝祠太庙,特诏多祚与相王登舆夹侍。监察御史王觌谓多祚夷人,虽有功,不宜共舆辇。帝曰:“朕推以心腹,卿勿复言。”
      崔玄崔玄等得罪,多祚畏祸及,故阳厚韦氏。节愍太子诛武三思,多祚与成王千里率兵先至玄武楼下,具言所以诛三思状,按兵不战。宫闱令杨思勖方侍帝,即挺刀斩其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兵因沮溃,多祚为其下所杀,二子亦见害,籍没其家。景云初,追复官爵,并宥家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6 1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