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方面,安徽初步形成以合肥为核心、多地全面开花的产业空间格局。新能源产业领域,省内多市广泛布局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业重点环节,其中合肥、滁州“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合肥、芜湖等市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储能电池集群;六安、合肥、马鞍山、铜陵等市积极布局氢能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培育了明天氢能、中盐红四方、晨马氢能源等本地企业。
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合肥长丰、合肥经开区、宣城泾县、蚌埠龙子湖、芜湖三山经开区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效节能产业集聚;合肥、马鞍山、宿州、安庆等市布局先进环保领域,形成了一批专业园区和县域;阜阳、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等市基于本地工业基础,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点产业规划布局
5.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安徽将汽车产业作为全省“首位产业”,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版图的重要一极。在产业布局方面,安徽建立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互为支撑、互为影响的产业格局,长板铸优势,短板保循环,关键零部件合理储备,保障产业安全高效发展。
当前安徽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明确各市发展定位,引导各市错位发展,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以合肥、芜湖、安庆等市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以合肥、蚌埠为重点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以合肥、六安、铜陵、芜湖等市为重点的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区,以合肥、马鞍山为重点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等。

10.数字创意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新经济形态。《安徽省“十四五”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将努力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根据全省数字创意产业的基础和特点,安徽还确定了9个主要发展方向,即数字消费设备制造、广播影视设备制造、动漫游戏、新媒体服务、工业设计、影视演艺、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智慧文旅体育。
产业布局方面,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一核、一极、十基地”空间格局,即以合肥市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产业核心区”;以芜湖市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产业增长极”;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合肥包河区)、合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蚌埠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安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宿州市高新区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地理信息(马鞍山)产业园、黄山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滁州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铜陵铜官数谷十大产业重点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