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是用现代衬衫棉制作的沙梨壮服,图右是壮族最传统、最有代表性的民族套装:隆林沙梨壮族服饰,称“三层楼”。简约实用的斜领上衣从有纺织物起传承至今,近代增加了图腾花边。半裙从最初的一片式〉通裙〉百褶裙,是壮乡最普遍的下身穿搭。裤子最初是用带子吊着的布管护腿发展而来,侗瑶等发展成绑带护腿,壮族很多支系都发展成更方便的裤子。“三层楼”是壮族最有代表性最传统的服装,却被最边缘化,铺天盖地全是各种舞台服。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是利益诱惑,传统壮服以简约实用为主,沙梨壮服就是最好的代表,但这种简约的款式在现代社会没有品牌加持很难卖出高溢价。其次是壮乡汉化后的内部排挤,进入清朝到新中国前这段时间,各种原因使壮乡大部分支系都以清式服装为主,壮乡汉化后又缺少对壮文化的了解,就把清式服当成了传统,沙梨三层楼这种少数自然就成了边缘对像。壮服主要传统面料是麻和棉两个环保面料,但是在壮服圈,却很抗拒使用现代棉麻。最大的理由就是:这个不是传统面料,不正宗,土布才正宗。其实真实原因是好的棉和麻料太贵了,投资大又卖不了高价不合算。所以廉价工业化纤面料就慢慢取代土布,因为这些面料投资低回报高,很多做传统壮服的,包括有些官方认定的壮文化传承人,也都使用这些面料,堆彻上各种花边,冠以“传统”就能超高价出售。嘴里都是民族大义,肚子里都是利益,这就是目前壮服的现状。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所谓“正宗”壮服,不管从面料还是款式,都和壮文化关系不大,真正的传统壮服比如“沙梨三层楼”这种,因不符合汉文化视角,不能赚高利,所以才被不断的边缘化。壮乡是农耕社会,特殊的社会形态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简约实用、能就地取材的环保植物纤维面料才是壮服近万年不变的特点,华丽、高贵等,是其它文化的追求,不属壮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