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古早,應該說有種「正從實體紙繪轉至電腦」時期的風味?
(我的「古早」是定義在1980那時候的
)
.
頭身比(具體說是肩寬)比較接近現實成年人體,甚至能說在「美少女臉」之中略壯了,
眼珠的處理也是比較當時流行的「高光點+黑+虹彩層」,現在流行的話通常會更多特效或破框。
(當年因為掃描技術與印刷,這種「待填色黑框」處理法比較常見)
鼻子也是經典雙く型,而非現在流行的小塊網點或下鼻影短線。
最後是髮絲的處理,當年(約2005前後)的流行正是「粗實線夾細線」、「會仔細畫出髮流到綁起處的走向」
剩下大概就是比較硬的服裝皺褶之類的了……
.
雖然是這樣說,但這畫風很好啊

如果想要現代感,也許可以試著稍微縮小身體比例來畫?
或者試著擦去部分線條來改變「圖片表情(視覺印象的重量)」
(我的「古早」是定義在1980那時候的

.
頭身比(具體說是肩寬)比較接近現實成年人體,甚至能說在「美少女臉」之中略壯了,
眼珠的處理也是比較當時流行的「高光點+黑+虹彩層」,現在流行的話通常會更多特效或破框。
(當年因為掃描技術與印刷,這種「待填色黑框」處理法比較常見)
鼻子也是經典雙く型,而非現在流行的小塊網點或下鼻影短線。
最後是髮絲的處理,當年(約2005前後)的流行正是「粗實線夾細線」、「會仔細畫出髮流到綁起處的走向」
剩下大概就是比較硬的服裝皺褶之類的了……
.
雖然是這樣說,但這畫風很好啊


如果想要現代感,也許可以試著稍微縮小身體比例來畫?
或者試著擦去部分線條來改變「圖片表情(視覺印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