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311贴子:10,047,231
  • 3回复贴,共1

揭开《金瓶梅》真相 始知近五百年之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位伟人,在品评《红楼梦》时这样说道:“《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究竟巜金瓶梅》是不是《红楼梦》的祖宗?也为了更进一步证明《红楼梦》的写作真相,就必须解决《金瓶梅》的写作真实。
一、西门庆。
西门庆是一个《水浒》人物,他为何会出现在《金瓶梅》中?这个“兰陵笑笑生”是词枯藻干,还是江郎才尽了,为何要明目张胆地抄袭前人的作品?真相是这样的:
西门庆,去掉一个“庆”字,就是“西门”两字。而“西门”就是“文门”,指文化之门,教化之门。“西门庆”,也可以理解为“西门情”,指这个西门(文门)与哪些文化有情,对哪些文化情有独钟。这个文化之门,教育之门——西门,究竟对哪些文化情有独钟呢?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而是通过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通过给西门庆(文门)娶老婆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现在就来通过他老婆们的名字,来解读这个西门(文们)对哪些文化情有独钟?
(一)、陈氏。
这个“陈氏”代表什么呢?此“陈”特指“陈旧、陈腐”。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是一种什么文化最“陈旧”,最“陈腐”?这就是——陈腐的封建历史文化。只有“历史”才是最“陈旧”的。这个所谓的“陈氏”,就是指陈腐的封建历史文化。
为何这个“西门与陈氏”会生养出一个“西门大姐”呢?“西门”就是“文门”,“西门大姐”就是“文门大姐”。何谓“文门大姐”呢?“大姐”在这里特指“妓女或为妓女服务的使女”,与《红楼梦》中的“巧姐、大姐”是一个用法。这就是说,这个所谓的“西门大姐”,就是指的“文门流氓”。指这个西门(文门)与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陈氏),孕育出了一个个西门流氓(文门流氓)。作者在这里,深刻批判了陈旧、腐朽、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就是孕生文化流氓的根源之所在。
(二)、吴月娘
“吴月娘”,去掉一个“娘”字,就是“吴月”两字。“吴月”指的就是“吴越文化”,作者在这里用到了一个谐音字“越”。
这就是说,除了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之外,当时的“西门”(文门)对“吴越文化”有情,情有独钟。
(三)、李娇儿
“李娇儿”,去掉一个“儿”字,就是“李娇”。“李娇”指的就是“礼教文化,作者在这里用到了两个谐音字“礼教”。
这就是说,除了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吴越文化之外,这个当时的“西门”(文门),还对封建“礼教文化”情有独钟。
(四)、孟玉楼
“孟玉楼”,去掉一个“楼”字,就是“孟玉”两字。“孟玉”指的就是“孟语”,指孔子、孟子的语言。也就是“孔孟之道”。作者在这里用到了一个谐音字“语”。
这就是说,除了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吴越文化、封建礼教文化之外,当时的“西门”(文化之门)还对“孔孟之道”情有独钟。
(五)、李瓶儿
“李瓶儿”,去掉一个“儿”字,就是“李瓶”两字。“李瓶”就是“理评或理品”,是理学评论的意思,指封建“理学品评文化,也就是封建理学文化。
这就是说,除了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吴越文化、封建礼教文化、孔孟之道之外,当时的“西门”(文门)还对“封建理学文化”情有独钟。
(六)、潘金莲
“潘金莲”,去掉一个“莲”字,就是“潘金”两字。“潘金”,就是“攀金”的意思,也就是攀取金钱。作者在这里用到了一个谐音字“攀”。“潘金莲”也可以理解为“攀金连”,就是与攀取金钱,与金钱连在一起。“攀金”的父亲就是“攀财”,也就是书中的“潘裁”。其实作者用的是“潘裁”的谐音。
这就是说,除了亲近陈腐没落的封建历史文化、吴越文化、礼教文化、孔孟之道、封建理学文化之外,这个当时的“西门”(文门)还贪赃枉法,攀取钱财,与金钱搞在一块。
(七)、孙雪娥
“孙雪娥”,去掉一个“娥”字,就是“孙雪”两字。“孙雪”,就是“孙血”的意思。何谓“孙血”呢?就是指“孙子兵法”。由于《孙子兵法》是杀人的文化,是带着血腥味的文化,所以书中称之为“孙血”。由于《孙子兵法》是以谋略为要,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书中特指——阴谋诡计。
这就是说,降了亲近以上六种文化之外,这个当时的“西门”(文门)还喜欢耍阴谋、使诡计。
(八)、庞春梅
“庞春梅”,去掉一个“梅”字,就是“庞春”两字,也就是“傍春”的意思。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6-11 10:57回复
    指与美色亲近。作者在这里用的还是谐音。
    这就是说,除了亲近以上六大文化之外,这个当时的“西门”(文门)还喜好美色。
    (九)、《金瓶梅》
    “金瓶梅”这个书名,真的是了不起,它居然是“金平没”的谐音。何又谓“金平没”呢?“金”指富贵、财富。“平”指“平安”。“没”就是没有的意思。整个书名的意思,就是指“富贵平安是怎么没的”。
    那富贵与平安究竟是怎么没的呢?于是,作者将矛头直指“西门”(文化之门)他认为是封建文化的腐化堕落,才导致了封建国家的衰败。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作者站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封建华夏民族千年衰败的原因,这就是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写作真实。
    四百五十年,四百五十年啊!我们何曾触摸到了它的哪怕是一丁点皮毛呢?又何曾理解兰陵笑笑生的良苦用心呢?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6-11 11: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就抠字眼了吧,有点牵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09 17:40
      回复
        先生好,说抠字眼,如果是一个两个谐音,那还是缺乏说服力的,但一连串的表露,就不是偶然的了。书后还有一个名“宋慧莲”的,除掉“莲”字,就是“宋慧”,谐音就早“送赌”,指当时的西门都在向上级送贿赂。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7-09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