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潜移默化受中式教育的影响,总是觉得愧疚,直到现在都会认为经常问父母要钱是愧疚的。我知道不该如此,我的父母也不希望我如此。可我接受着进步的教育又落入了愧疚的泥潭中。
于是,小时候的我学会了装懂事。从很小就自己坐公交车,老家同村的姐姐见到我就跟她朋友说这个小姑娘(我)从小就特别自强。 这导致我长大后总是特别想依赖别人。 记不清什么时候了……大概小学五六年级吧,装懂事,跟家里人说不爱吃蛋糕,以后过生日就不要买了。那个时候觉得没什么,可是长大后越来越喜欢吃蛋糕了。数不清多少个生日没有吃蛋糕了。我是个拧巴爱说反话的人,haq说给我买,我拒绝了,也确实舍不得h花钱,因为我觉得蛋糕有一点点贵我知道他没那么多钱。后来总想买小蛋糕满足自己,就经常在711买小蛋糕吃,分量刚刚好。图片的这个蛋糕在我心目中是目前最好吃的。 因为第一次吃它是和h分手的时候。和凌晨去买饭,一路上眼睛都是红的,凌晨去买便当的时候看到新出的这款蛋糕,便直接买了它给我,她说里面有我爱吃的芋泥还有豆乳,看着也很好看,希望吃点甜品可以让我开心起来。晚上的时候尝了一下,确实好甜,甚至吃多了有一点点腻,但真的很好吃。
再一次吃它的时候是六月份了。其实再吃的时候我发现它没有我之前吃的那么甜了,但它在我心中永远很甜。以后工作了实现经济独立也会吃到很多很多的甜品吧,那个时候这个小蛋糕也许就不是最好吃的了,但是它的意义永远无法被其它蛋糕代替。
以前给h写过很多小作文,他都是不耐烦的,说我唠叨,其实他根本读不懂我。现在为自己写的这些文字,我也会一直私密发布,偶尔公开几天,不过那个时候没人会刷到了,即使看到也不期待有人可以读懂我了。这个世界上,可以有感同身受,但不会有真正的身受同感。就像这块蛋糕,明明是同一种,吃的人也都是我,可第一次吃和第二次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甚至都不能有一样的感受,何况他人呢?我永远共情我自己,但,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