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精英3吧 关注:3,165贴子:19,709
  • 18回复贴,共1

【狙击精英3】弹道特点和瞄准方法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狙击精英# #狙击精英3# #狙击精英3十周年#

>>>
警告:不适用于狙击精英4、狙击精英5!!!
>>>
这期聊聊狙击精英3里“简化”的弹道,以及如何利用制作组的“偷懒”,也用“偷懒”的方法瞄准,并且通过练习快速提高水平。
瞄准方法应该同时满足精度和速度两方面要求才能算好。在战役模式中玩家可以从容地屏息和利用噪音掩盖枪声,但也要追求一枪毙命不暴露位置。在生存模式中,由于屏息有冷却时间,中近距离要尽量不屏息以快速射杀敌群,而且射击移动目标时无法靠背板解决问题。PVP模式基本只有老外还在玩,大部分房间都是无风无弹道下坠或者无风有弹道下坠,而本文解决的是完整的弹道,更不用说不完整的弹道了。
我观察了几种其他方法,与本文将要介绍的方法相比都有一些不足。一种是制作详细的射表,记录各种距离和风力的数据,可以做到精准,但对于这游戏来说实在有点浪费了。仅一把枪一种配置就需要记忆大量数据,更别说换枪换配件,成本非常高。另一种是记忆弹道下坠随距离变化率和各距离各风力偏移与风力尺格子的长度关系。这个方法离本文的方法更近了一点,运用了“下坠与距离成正比”和“风偏与风力成正比”两条规律(后面会详细展开讲),但还是不能在不同枪不同配件间通用数据。另外看风力尺格子我也不推荐,因为风力尺在上方离目标距离远,比照起来容易有很大的误差,如果在目标和风力尺之间来回扫视,瞄准速度慢,不利于追踪移动目标。还有一些人干脆就是瞎蒙,至于要打几百还是几千小时才能成为“大佬”,不知道。接下来详细讲一讲狙击精英3的弹道特点,就可以发现其实可以快得多。
>>>
弹道特点
1. 下坠:这里指反映在瞄准镜分划板上的修正量,即预瞄点到横轴的距离。下坠与目标距离成正比,比值与初速有关,同一距离初速越高下坠越小。这一规律说明游戏中的弹道是抛物线,相当于子弹速度没有衰减,只受一个竖直的重力加速度影响(但我通过实验发现计算弹道用的初速和计算飞行时间用的初速并不一样,而且击杀镜头里子弹甚至是沿直线飞行的,说明根本没打算模拟弹道)。
2. 风偏:同理是指反映在瞄准镜分划板上的修正量,即预瞄点到纵轴的距离。风偏与距离和风力,以及初速有关,相同初速相同距离时风偏只与风力有关。
3. 风偏与下坠的关系:通过大量实验测算,可以发现狙击精英前三代具有以下规律:(1) 同一距离,风偏与风力成正比,而风力是用均匀刻度的风力尺标示的,所以风偏与风力标到风力尺中心圆点的距离成正比,简单来说2格风对应的风偏就是1格风的2倍。(2) 进一步将初速和距离整合到前面提到的“下坠”,可以发现同一风力下,下坠和风偏的比值一定;不同风力下,风偏:下坠的比值与风力大小成正比。规律(2)对后面改进瞄准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只看下坠,不看初速和距离,不仅简化了问题,而且不用考虑具体的枪,得到通用的瞄准方法。实际使用时,可以按风力每0.5格一档记忆“风偏-下坠”线,先找临近的2档风力对应的瞄准点,再在中间插值得到实际瞄准点。
狙击精英1和狙击精英V2的弹道特性相似,只是“风偏-下坠”线的斜率不同。
>>>
注:以上规律不是我首先发现的,甚至早在我入坑之前就已经在玩家间流传了,我主要的工作是尽可能精确地测定了“风偏-下坠”线的角度,并总结经验、制作辅助工具,以降低学习成本,希望能把这套练习方法发扬光大。
>>>
在实际游戏中发现的其他有趣的特点:
4. 提前量:前后方向无提前量(或者说即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左右方向有提前量,与速度分量成正比。有趣的是射击场的移动靶是没有提前量的,玩家只能在实战中体会。提前量与敌人速度(包括方向)有关,与距离无关,但允许一定的误差,可能是因为碰撞体积大于模型体积,距离越近判定也就显得越宽松。另外提前量到底来源于子弹飞行的时间,还是从开枪到子弹射出的延迟时间,还是两者皆有,目前还不能确定。
5. 大仰角射击时的下坠反常现象:游戏中打高处的目标仰角很大时,下坠反而小于同一高度同样距离的目标,这是很不科学的。我认为这个bug是游戏计算弹着点的方法“偷懒”导致的。我猜测游戏更新弹着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先从枪口开始沿着瞄准方向以一个小间隔逐次移动一个坐标1,每次把坐标1的Z轴(指向竖直向上方向的坐标轴)分量减去与当前坐标1到枪口位移的平方成正比的“弹道高度”,得到坐标2,再用当前坐标2与坐标2的上一个位置的连线检测是否碰到物体,从而得到弹着点。这个过程应该是用几帧时间异步完成的,因此瞄准辅助会有一点延迟。我不敢说这种方法减少的计算量是否必要,但这种方法确实在绝大部分平射或俯射中不太会让玩家感到不对劲,只有在仰角较大时才暴露出来。

如图,解释了瞄准镜里看到的下坠减小的原理,这种情况需要一个前提,即弹道高度小于目标与玩家的高度差,因此前面强调仰角很大。这个前提就是为了满足2β<90°-α的条件,使猜测可以自圆其说。
>>>
推荐方法
根据上面的规律1~3,可以使用下坠与距离的对应关系+风偏:下坠与风力的关系进行瞄准。这一方法的优势不仅在于换枪只需要测定固定距离下的下坠,不需要测风偏,更加方便;还在于风偏:下坠的比值不只是一个数字,在屏幕上还可以表现为以屏幕中心为端点的射线,这样只需记住射线上一点就能确定这个风力下的任意风偏,而且可以利用人类的图像记忆能力,直接记忆射线与横纵方向的夹角,不需要大量练习即可完全掌握。虽然下坠方面仍不是所有枪通用,但游戏中的“精准十字准星-战术/细节型”的格子长度有特殊意义,即很多枪都能调节初速使下坠率正好在50m一格、100m一格或200m一格。
“风偏-下坠”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0.5格风——约7.7度,1格风——约15.2度,1.5格风——约22.2度,2格风——约28.5度,2.5格风——约34.1度,3格风——约39.2度。3格风以上几乎不会遇到。另外可以记忆关键点,我习惯使用(92,25)(像素)对应1格风,其中92像素在1920×1080分辨率下接近“精准十字准星-细节型”分划2格的长度。其他风力对应的关键点可以从(92,25)得到,当然为了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缩小到屏幕中心的距离,非整格风也可以使用替代的点坐标,在近距离可以忽略误差:0.5格风——(81,11),1.5格风——(76,31),2.5格风——(80,54)。

狙击精英V2因为瞄准镜分划比较精细、弹痕比较明显、没有射击场等原因没有大量收集数据,只大致估计1格风力的下坠:风偏约为10:3。狙击精英1完全没有测算过。
>>>
对于4,新瞄准方法虽然不能直接得到提前量,但得到相同距离和风力的静止目标的瞄准纠偏数据,有利于计算提前量,关于提前量的规律我还需要继续研究。
对于5,可以肯定的是大仰角射击的下坠介于目标的实际距离对应的下坠和水平距离(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对应的下坠之间,但只有极少数时候会遇到这种需要修正很大的情况,可以背板解决。
>>>
辅助练习工具



我先是制作了一些屏幕准星贴图,上面包含以0.5格风力为分度值的一系列风偏-下坠斜线。一开始我受Game Bar里默认的屏幕准星影响,使用绿色,但后来发现粉色远比绿色更加醒目。由于Game Bar插件只支持最大100×100像素的准星贴图,所以我又制作了需要手动校准的贴图,只为了斜线能更长一点。不过后来我掌握了一些MOD技术之后,就有比屏幕准星好用的多的工具了,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IP属地:辽宁1楼2024-07-17 22:21回复
    同见https://tieba.baidu.com/p/9080083603/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20 15:06
    回复
      补充:狙击精英4风力为1格时风偏:下坠约0.427,表尺为0m的情况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27 10:41
      收起回复
        冒个泡证明这吧还有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25 15:54
        收起回复
          提前量大致数据有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07 22:43
          收起回复
            问一下大佬们,这两个成就怎么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16 20:58
            收起回复
              你好,大佬,请问完美的1200发射击场成就怎么获得啊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9-25 20:43
              收起回复
                还要问一下,大佬对立的最后一个战争日记在哪个地方。就差这个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29 22: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