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笔吧 关注:3,020贴子:20,107
  • 20回复贴,共1

【旧喷笔鉴赏】第六期:美国Wold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查到的资料说Wold是1899年成立的喷笔品牌,结束于1980年。给我的感觉Wold这家公司设计了一些现在看来很天马行空的喷笔,下面会有提到。
Wold喷笔的型号很多也很杂,我手头有A-1,A-2,J,N,Master。

还有很多尚未入手的奇特型号比如BB(和Paasche AB类似的往复式喷笔),U(下压按键先出气再出漆的喷笔),有缘分收到的话会在这贴里加上的。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24-07-28 19:19回复
    Wold和同时期的T&C一样,供料以侧壶居多,但某些型号会再加一个下开口形成侧壶+下壶的双供料喷笔。下图中的最上两支就是同时有侧、下开口。

    拿CM-B对比看一下大小。

    一般来说,Wold的喷嘴和它四开口底座一体成型,缺点是一旦喷嘴损坏就只能另外买喷嘴座。

    A-1是Wold最常见的型号之一,喷嘴底座上可以安装喷嘴盖,喷嘴盖上可以安装风帽。上图中是最常见的A-1喷嘴盖。下图里是两个非典型形状的A-1喷嘴盖。

    有趣的一点是,有些Wold笔尾的后端是可以拧下来的,这个设计是用来收纳额外的喷嘴盖的。类似的功能也在某些Paasche的喷笔出现过(用以收纳额外的喷嘴或AB型喷针)。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24-07-28 19: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A-2也是常见的型号,与A-1最大的不同点是可调喷嘴盖,跟传统T&C类似。



      IP属地:澳大利亚3楼2024-07-28 19:26
      回复
        我手头的A-1、A-2试喷下来,A-1的雾化细腻度明显差于同条件下的岩田HP系列,A-2则更接近于岩田HP。


        IP属地:澳大利亚4楼2024-07-28 19:26
        回复
          J是一支单动喷笔,按键只能下压。但注意按键下方有一圆形结构,顺时针转动会导致喷针后移,即增大出漆量。


          喷针后移的实现是靠喷针阀杆顶部一个楔形结构实现的。请看我的灵魂插图。

          很可惜我手上这支J的喷嘴盖有破损,无法喷漆。


          IP属地:澳大利亚5楼2024-07-28 19:29
          收起回复
            Wold也有大口径的喷笔,名称统一叫Master。从下图可以看出体积的区别。从喷幅来看接近现在0.4~0.5口径的喷笔。雾化细腻度和A-1一样,比较粗糙。



            IP属地:澳大利亚6楼2024-07-28 19:30
            回复
              接下来的两支笔就有意思了。图中上面的是N,下面的则是对应的大口径版本,两支笔都支持侧壶和下壶。


              从分类上讲,N属于外混式(external mix)的喷笔,雾化原理详见下图中我标出的气流通道(绿)和漆料通道(红)。

              实际上内混、外混的定义并不明确,因为没有人对喷笔的内部、外部做出严格定义。经验上来讲,现在大多数喷笔都是内混式(高速气流从喷嘴四周经过),但如果出气角度和出漆角度不在一条线上,则大概率是外混式。比如Paasche的H型等等。外混的一个优点是漆料不接触喷笔内部,易于清洗,但很显然在古早的外混式喷笔上漆料仅仅是不接触喷笔中段而已,笔头或喷嘴部分依旧需要清洁。


              Wold N型是我所知唯一的外混式且双动喷笔,下压按键出气,后拉会使喷针远离喷嘴(跟现代的喷笔一样),从而使得更多的漆料被带出。下面是大致的原理图:黄色为一个内部金属结构,红色箭头是该金属结构在后移,蓝色箭头是指喷针锁定零件可套在黄色结构上自由活动,最后喷针会顺着绿色箭头的方向移动。
              雾化细腻度上,我这支N会稍逊于同条件下的岩田HP系列,但我手中的这支N的喷嘴有细微的豁口,所以可能并不能发挥出N的完整实力。我请教了外网一大神,打算找个时间学他那样把现代日系笔的喷嘴整到Wold的喷头上,到时候会在这个贴里更新结果。



              IP属地:澳大利亚7楼2024-07-28 19:36
              回复
                牛,我一直很羡慕Dave能自己整一套制造设备,国内租房党根本没有场地条件很想搞一个他那个0.18的hpbs,但是喷嘴盖要自己做,没条件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28 20: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