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是武汉大学文学教授李建中所著以文艺心理学理论透视魏晋文学理论的专著,其中对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作家心理学”内涵及地位进行了细致分析,部分文段见图。
“在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史上,魏晋首次出现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与陆机的《文赋》。这两个‘专篇’均非站在‘心得哲学’角度去研究广义的‘文学’,而是专门地、自觉地研究狭义的文学,其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既丰富又深刻。文论专篇的问世,与文学的独立是互为因果的,尤其是《典论·论文》的作家心理学,对于文学和文学家的独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作家心理学的‘文气’说,‘气’属于‘心论’范畴,‘气’与‘文’联姻,心论与文论融合。哲学层次的‘气’,成为曹丕文论的灵魂,并构成后者的文艺心理学特征。”

“曹丕的作家论,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两汉屈原论的传统:如从品评文人入手,以知人知心为方法,看重创作才能等。当然,曹丕‘论文人’有着他的独到之处,如推崇‘文章大业’、反对‘文人相轻’,尤其是他的‘文气说’(包括其中的‘才性论’内涵),不仅深化了对创作主体之心理结构的研究,而且赋予魏晋作家论浓郁的心理学色彩。”
“在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史上,魏晋首次出现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与陆机的《文赋》。这两个‘专篇’均非站在‘心得哲学’角度去研究广义的‘文学’,而是专门地、自觉地研究狭义的文学,其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既丰富又深刻。文论专篇的问世,与文学的独立是互为因果的,尤其是《典论·论文》的作家心理学,对于文学和文学家的独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作家论,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两汉屈原论的传统:如从品评文人入手,以知人知心为方法,看重创作才能等。当然,曹丕‘论文人’有着他的独到之处,如推崇‘文章大业’、反对‘文人相轻’,尤其是他的‘文气说’(包括其中的‘才性论’内涵),不仅深化了对创作主体之心理结构的研究,而且赋予魏晋作家论浓郁的心理学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