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3年
●一批作品摆脱路径依赖,探索融合创新正在形成中国电影的“新美学”
●多部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获观众青睐
●历史古装题材创作产生了一批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作品
《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49.15亿元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23%稳居全球第二
●国产电影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周末档建设初显成效
●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多元发行模式首次亮相 市场进入差异化发展新阶段
8月3日上午,作为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重要活动之一,《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论坛在成都举行。两部报告以精准的数据、客观的评析、动态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全面反映过去一年来中国电影艺术和产业发展态势。
活动现场,两部报告的作者齐聚一堂,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传递时代精神,如何满足观众的多元审美需求,如何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加速艺术与技术融合等话题,共探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爆款”彰显文化融合与创新
近年来,在文艺创作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大放异彩,大量佳作获得了口碑与市场双丰收。以电影领域为例,仅过去一年,就有《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备受瞩目的作品。
“电影要紧跟时代,也要有文化传承,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琦说,《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活化”和“再造”。他呼吁创作更多类似的电影佳作,打造“爆款”,体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马华发现,许多影片展现了一种东方美学风格。在他看来,传统文化“触电”,不仅仅要原汁原味的再现,更要寻求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关联。“今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们讲的是古代的故事,但很大程度上在不断挖掘当代人的感受,用真实的情感和观众产生联接。”
这些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在满足观众的观影、审美需求时,要解决创作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创作的基础是商代文化,美术组非常重视对于历史资料的考证,考察了40多个博物馆以及历史遗迹,梳理了2000多份文献,尽量还原商代视觉特征,包括建筑、道具等细节。
由于影片的“神话史诗”定位,如果只有商代文化元素会显得单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王丽君介绍,剧组整合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经典文化元素,例如商周青铜器图形纹饰、宋代山水画、明清水陆画等,“影片很厚重、丰满,这种处理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释放AI生产力 创造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近年来,技术领域最受电影业界关注的,无疑是AI(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次论坛上,众多与会嘉宾也围绕AI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表示,曾听国内一家头部影视企业负责人介绍,原来一年可以拍3部动画片,现在有了AI助力,一年可以拍4到5部。“毫无疑问,AI可以使我们的电影创作如虎添翼;但也有另一种声音在说,AI是工具还是主体?如果它作为一种主体的话,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替代艺术家?”
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王春水认为,AI可以解放摄影师、剪辑师等电影工作者,让他们有机会花更多时间跟导演沟通,思考怎么去讲好故事、创造合适的画面风格,把更多时间放在片场而非后期制作等技术环节。
陆绍阳也对此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AI作品是对过去素材的总结,但艺术家不但要面对过去,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AI替代不了艺术家,AI的光芒也遮挡不住人的光芒。”
因此有专家表示,面对AI的挑战,电影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为我所用”。“技术每年都在飞速发展,技术是我们的武器,一方面必须紧跟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导演梁明举例,唯有电影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积淀,才有能力指挥AI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
●一批作品摆脱路径依赖,探索融合创新正在形成中国电影的“新美学”
●多部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获观众青睐
●历史古装题材创作产生了一批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作品
《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3年
●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49.15亿元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23%稳居全球第二
●国产电影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周末档建设初显成效
●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多元发行模式首次亮相 市场进入差异化发展新阶段
8月3日上午,作为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重要活动之一,《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论坛在成都举行。两部报告以精准的数据、客观的评析、动态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全面反映过去一年来中国电影艺术和产业发展态势。
活动现场,两部报告的作者齐聚一堂,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传递时代精神,如何满足观众的多元审美需求,如何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加速艺术与技术融合等话题,共探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爆款”彰显文化融合与创新
近年来,在文艺创作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大放异彩,大量佳作获得了口碑与市场双丰收。以电影领域为例,仅过去一年,就有《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备受瞩目的作品。
“电影要紧跟时代,也要有文化传承,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琦说,《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活化”和“再造”。他呼吁创作更多类似的电影佳作,打造“爆款”,体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马华发现,许多影片展现了一种东方美学风格。在他看来,传统文化“触电”,不仅仅要原汁原味的再现,更要寻求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关联。“今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们讲的是古代的故事,但很大程度上在不断挖掘当代人的感受,用真实的情感和观众产生联接。”
这些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在满足观众的观影、审美需求时,要解决创作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创作的基础是商代文化,美术组非常重视对于历史资料的考证,考察了40多个博物馆以及历史遗迹,梳理了2000多份文献,尽量还原商代视觉特征,包括建筑、道具等细节。
由于影片的“神话史诗”定位,如果只有商代文化元素会显得单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王丽君介绍,剧组整合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经典文化元素,例如商周青铜器图形纹饰、宋代山水画、明清水陆画等,“影片很厚重、丰满,这种处理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释放AI生产力 创造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近年来,技术领域最受电影业界关注的,无疑是AI(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次论坛上,众多与会嘉宾也围绕AI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表示,曾听国内一家头部影视企业负责人介绍,原来一年可以拍3部动画片,现在有了AI助力,一年可以拍4到5部。“毫无疑问,AI可以使我们的电影创作如虎添翼;但也有另一种声音在说,AI是工具还是主体?如果它作为一种主体的话,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替代艺术家?”
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王春水认为,AI可以解放摄影师、剪辑师等电影工作者,让他们有机会花更多时间跟导演沟通,思考怎么去讲好故事、创造合适的画面风格,把更多时间放在片场而非后期制作等技术环节。
陆绍阳也对此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AI作品是对过去素材的总结,但艺术家不但要面对过去,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AI替代不了艺术家,AI的光芒也遮挡不住人的光芒。”
因此有专家表示,面对AI的挑战,电影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为我所用”。“技术每年都在飞速发展,技术是我们的武器,一方面必须紧跟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导演梁明举例,唯有电影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积淀,才有能力指挥AI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