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主要是针对骨骼尚未闭合的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这个群体人数占比最大)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听到自己孩子是脊柱侧弯时,通常的表现是脑袋发蒙和精神紧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孩子下面该怎么治疗?
医生通行的做法会根据孩子脊柱侧弯的度数分成4类并给出对应的建议:
1、10°以内观察。
2、10°以上到20°以内(也有专家会定在25°以内),观察和做伸展性的运动,听到医生推荐最多的运动方式可能是吊杆、小燕飞、游泳。
3、20°以上(也有专家会定在25°以上)到40°以下(也有专家会定在50°以内),支具治疗结合辅助运动。同样,听到医生推荐最多的运动方式可能也是吊杆、小燕飞、游泳。并会推荐支具师或支具机构。
4、40°以上(也有专家会定在50°以上)就建议择机手术治疗了。对于年龄偏小的,也会有专家建议尝试支具控制进一步加重,以图延长手术时间,为孩子生长发育争取时间。
通常因为家长一听说自己孩子脊柱弯掉了就开始发蒙了,加上不了解这个病,可能会遗漏很多值得关心的问题没有问医生(你不提问专家可能也忙的没时间回复你)。
1、孩子的侧弯是什么性质的侧弯?除了特发性脊柱侧弯,还会有其他侧弯,比如先天性侧弯、神经纤维瘤型侧弯...
不同性质的侧弯选择的治疗手段可能会有所不同。
2、对于已经进入发育高峰期的孩子,离骨骼闭合还有大约多长时间?这对研判后期治疗的预期至关重要。
3、下次复查时间。
除了知道这些以外,家长还应该了解一些关键性指标:正位片上看臀中距(冠状面平衡指标)、侧弯度数、顶椎位置、顶椎偏距、脊柱旋转度、颈椎倾斜度、腰弯的下终椎倾斜度、高低肩、髋关节左右落差、髂骨左右宽窄与骨盆上左右闭孔的形状差异;侧位片上看矢状面平衡指标、颈椎前凸度数、胸椎后凸度数、腰椎前凸度数、骨盆倾斜度;体表上看剃刀背倾斜度、肩胛骨对称性、胸廓与腰线的对称性。最好拍站立后背照、弯腰后背照(拍出左右后背最倾斜的部位)以备今后治疗过程中对比之用。为了保证可比性,拍照是要同一条件下拍。比如站立后背照要拍正,站姿要一致(包括双脚分开的距离等),拍照的时辰最好选择睡觉前(不要用起床就拍的照片与睡觉前的照片作对比)。
脊柱侧弯中存在很多代偿关系,并非看到度数降低了,侧弯就最终就一定能改善。这一点非常重要。遗憾的是这些指标的测量医院是不可能都为你做的,支具机构也不会为你做这么多的测量,谁也不愿意增加考核的指标给自己出难题。为了孩子,家长不要偷懒不去了解这些指标。你了解的越多,今后弯路会走的越少。因为保守治疗中的坑很多,你不去了解掉坑里的可能性就很大。一旦走了弯路,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最主要的是耽误治疗时间,还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失去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上述指标的定义我在本吧基本都介绍过(可以翻看我的历史发贴),你孩子都在什么数值上,对今后疗效的预期和评估就有了科学的依据。至少你在后期治疗中有理由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和期望,让治疗方能有所承诺。而不会因为你一无所知而被当成小白鼠给宰了(因为脊柱侧弯保守治疗行业无强制标准且很不规范,维权相当困难),或者要求过分遭到无情拒绝。
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家长自己首先不要慌或者流露焦虑情绪,以免影响到孩子情绪,心理受到打击,进而产生自卑思想,害怕与人交往,出现心理疾病。
想必很多刚发现孩子侧弯的家长会纠结下面的问题:
1、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家孩子侧弯的?
2、站姿或者坐姿不正是导致脊柱侧弯的病因吗?
3、肌肉失衡或者筋膜粘黏是导致脊柱侧弯的病因吗?
4、是长短腿(或骨盆不正)造成侧弯的,还是侧弯造成的长短腿(或骨盆不正)?
5、我家孩子侧弯能完全矫正直吗?
6、支具只能控制侧弯吗?
7、超过40°或者50°侧弯只有手术治疗吗?
8、脊柱侧弯是关节错位吗?
9、按摩、正骨、松筋膜可以治疗脊柱侧弯吗?
10、网络平台推送的广告能信吗?
经过多年观察和与弯友的交流,发现很多刚发现孩子侧弯的家长在纠结这些问题,有些家长在这些问题上花了很多时间,睡不好,吃不香,将自己搞的筋疲力尽,迷失了方向,最后焦虑的不行。一夜黑发变白发的家长我已经遇到过2个了。
为节省家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正确的治疗方向上,我将对这些问题分别做出解答。
待续。
敬请关注。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听到自己孩子是脊柱侧弯时,通常的表现是脑袋发蒙和精神紧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孩子下面该怎么治疗?
医生通行的做法会根据孩子脊柱侧弯的度数分成4类并给出对应的建议:
1、10°以内观察。
2、10°以上到20°以内(也有专家会定在25°以内),观察和做伸展性的运动,听到医生推荐最多的运动方式可能是吊杆、小燕飞、游泳。
3、20°以上(也有专家会定在25°以上)到40°以下(也有专家会定在50°以内),支具治疗结合辅助运动。同样,听到医生推荐最多的运动方式可能也是吊杆、小燕飞、游泳。并会推荐支具师或支具机构。
4、40°以上(也有专家会定在50°以上)就建议择机手术治疗了。对于年龄偏小的,也会有专家建议尝试支具控制进一步加重,以图延长手术时间,为孩子生长发育争取时间。
通常因为家长一听说自己孩子脊柱弯掉了就开始发蒙了,加上不了解这个病,可能会遗漏很多值得关心的问题没有问医生(你不提问专家可能也忙的没时间回复你)。
1、孩子的侧弯是什么性质的侧弯?除了特发性脊柱侧弯,还会有其他侧弯,比如先天性侧弯、神经纤维瘤型侧弯...
不同性质的侧弯选择的治疗手段可能会有所不同。
2、对于已经进入发育高峰期的孩子,离骨骼闭合还有大约多长时间?这对研判后期治疗的预期至关重要。
3、下次复查时间。
除了知道这些以外,家长还应该了解一些关键性指标:正位片上看臀中距(冠状面平衡指标)、侧弯度数、顶椎位置、顶椎偏距、脊柱旋转度、颈椎倾斜度、腰弯的下终椎倾斜度、高低肩、髋关节左右落差、髂骨左右宽窄与骨盆上左右闭孔的形状差异;侧位片上看矢状面平衡指标、颈椎前凸度数、胸椎后凸度数、腰椎前凸度数、骨盆倾斜度;体表上看剃刀背倾斜度、肩胛骨对称性、胸廓与腰线的对称性。最好拍站立后背照、弯腰后背照(拍出左右后背最倾斜的部位)以备今后治疗过程中对比之用。为了保证可比性,拍照是要同一条件下拍。比如站立后背照要拍正,站姿要一致(包括双脚分开的距离等),拍照的时辰最好选择睡觉前(不要用起床就拍的照片与睡觉前的照片作对比)。
脊柱侧弯中存在很多代偿关系,并非看到度数降低了,侧弯就最终就一定能改善。这一点非常重要。遗憾的是这些指标的测量医院是不可能都为你做的,支具机构也不会为你做这么多的测量,谁也不愿意增加考核的指标给自己出难题。为了孩子,家长不要偷懒不去了解这些指标。你了解的越多,今后弯路会走的越少。因为保守治疗中的坑很多,你不去了解掉坑里的可能性就很大。一旦走了弯路,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最主要的是耽误治疗时间,还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失去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上述指标的定义我在本吧基本都介绍过(可以翻看我的历史发贴),你孩子都在什么数值上,对今后疗效的预期和评估就有了科学的依据。至少你在后期治疗中有理由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和期望,让治疗方能有所承诺。而不会因为你一无所知而被当成小白鼠给宰了(因为脊柱侧弯保守治疗行业无强制标准且很不规范,维权相当困难),或者要求过分遭到无情拒绝。
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家长自己首先不要慌或者流露焦虑情绪,以免影响到孩子情绪,心理受到打击,进而产生自卑思想,害怕与人交往,出现心理疾病。
想必很多刚发现孩子侧弯的家长会纠结下面的问题:
1、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家孩子侧弯的?
2、站姿或者坐姿不正是导致脊柱侧弯的病因吗?
3、肌肉失衡或者筋膜粘黏是导致脊柱侧弯的病因吗?
4、是长短腿(或骨盆不正)造成侧弯的,还是侧弯造成的长短腿(或骨盆不正)?
5、我家孩子侧弯能完全矫正直吗?
6、支具只能控制侧弯吗?
7、超过40°或者50°侧弯只有手术治疗吗?
8、脊柱侧弯是关节错位吗?
9、按摩、正骨、松筋膜可以治疗脊柱侧弯吗?
10、网络平台推送的广告能信吗?
经过多年观察和与弯友的交流,发现很多刚发现孩子侧弯的家长在纠结这些问题,有些家长在这些问题上花了很多时间,睡不好,吃不香,将自己搞的筋疲力尽,迷失了方向,最后焦虑的不行。一夜黑发变白发的家长我已经遇到过2个了。
为节省家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正确的治疗方向上,我将对这些问题分别做出解答。
待续。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