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无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徐树铮风云六件事,四件尽显雄才,一件预示下场,剩一件可赞可叹》作者:李满的小屋

写的挺好的,分享给大家,精炼总结一下:北洋政府当年的鬼才、毒士、军师、将军、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徐树铮,他在民国时期早年间风云际会的六件大事,四件尽显雄才大略,一件预示下场,剩一件可赞可叹。。。
1、一造共和:作为袁世凯的左膀右臂段祺瑞的心腹爱将的徐树铮,他的前线率军起义发动军事政变,替段祺瑞写檄书逼迫清廷退位!!!(雄才)
2、二造共和:袁世凯想要称帝,作为段祺瑞心腹爱将的徐树铮,审时度势,力荐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了共和!!!(雄才)
3、三造共和:袁世凯倒闭后,北洋军阀派系混战,府院之争,黎元洪和段祺瑞势如水火,徐树铮瞅准时机,用连环计算计,先是怂恿张勋去假意帮助黎元洪赶走段祺瑞,实则是故意让张勋去复辟,然后他们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个回马枪,把黎元洪和张勋以及清廷(当时逊位的清廷宣统帝溥仪在故宫里关起门来继续当皇帝,借助张勋复辟这个借口,民国彻底把清廷赶出故宫,把封建王朝的余孽彻底铲除)全部赶走,一石三鸟!!!(雄才)
4、养虎为患:黎元洪下台后,北洋政府的直系和皖系之争继续,直系又选出来个冯国璋(著名相声小品演员冯巩的亲爷爷)来当大总统对付皖系的总理段祺瑞,为了对付派系之争(直皖战争),徐树铮无所不用其极的亲自跑出关外,去请奉系的“东北王”张作霖,“割肉饲虎”,以军火和地盘为诱饵和条件,邀请奉系入关帮助皖系打败直系,间接导致张作霖势力坐大,割据一方,养虎为患。(可赞、可叹)
5、误入歧途、坏了规矩、失德、失了民心:派系斗争中,皖系占得上风,徐树铮开始骄傲自满、肆无忌惮,把北洋时期的老前辈、袁世凯的心腹陆建章一枪崩了,在一个讲规矩的时代,做事做人如此不留余地,如此坏规矩其实就是给自己挖坑。看看后来就明了了,整个北洋、民国时期,坏规矩的几乎都没能善终,越有名的结局越血腥。。。(这次坏了民国的规矩,失德、失民心的事件,也预示了徐树铮自己没有好下场)
6、一夜之间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直系在冯国璋倒台后又选出来个徐世昌当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为了压倒皖系的段祺瑞,在派系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用了调虎离山之计,把段祺瑞的心腹爱将徐树铮给支开(派去日本参加军演),等他回来之时大局已定,段祺瑞已经下台,为求自保,也是为了东山再起,他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主动提出调离京城去西北戍边,然后在北方操练精兵以待时机,抓住一战后期,苏俄革命,俄国内战无力管理外蒙古的时机,不等上级回复就自作主张的趁机出兵,以少量的精兵就赶走了驻防在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的沙俄士兵,逼迫外蒙古的喇嘛和王爷放弃外蒙古独立,短暂的收复了故土,堪称“民族英雄”!!!(雄才)

可惜,按理说,手段如此凌厉地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徐树铮理应受到“民族英雄”式的礼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北洋大佬们内心固然折服,但形成的结论却是这样的——绝不能让此人真正得势,否则我们都没活路。
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徐树铮为国家立了大功,但等待他的却是围攻。
这就是走上歧途最大的代价,一旦坏了规矩,失了德,越有壮举,他人越想剿杀你。

写的挺好的,分享给大家,精炼总结一下:北洋政府当年的鬼才、毒士、军师、将军、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徐树铮,他在民国时期早年间风云际会的六件大事,四件尽显雄才大略,一件预示下场,剩一件可赞可叹。。。
1、一造共和:作为袁世凯的左膀右臂段祺瑞的心腹爱将的徐树铮,他的前线率军起义发动军事政变,替段祺瑞写檄书逼迫清廷退位!!!(雄才)
2、二造共和:袁世凯想要称帝,作为段祺瑞心腹爱将的徐树铮,审时度势,力荐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了共和!!!(雄才)
3、三造共和:袁世凯倒闭后,北洋军阀派系混战,府院之争,黎元洪和段祺瑞势如水火,徐树铮瞅准时机,用连环计算计,先是怂恿张勋去假意帮助黎元洪赶走段祺瑞,实则是故意让张勋去复辟,然后他们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个回马枪,把黎元洪和张勋以及清廷(当时逊位的清廷宣统帝溥仪在故宫里关起门来继续当皇帝,借助张勋复辟这个借口,民国彻底把清廷赶出故宫,把封建王朝的余孽彻底铲除)全部赶走,一石三鸟!!!(雄才)
4、养虎为患:黎元洪下台后,北洋政府的直系和皖系之争继续,直系又选出来个冯国璋(著名相声小品演员冯巩的亲爷爷)来当大总统对付皖系的总理段祺瑞,为了对付派系之争(直皖战争),徐树铮无所不用其极的亲自跑出关外,去请奉系的“东北王”张作霖,“割肉饲虎”,以军火和地盘为诱饵和条件,邀请奉系入关帮助皖系打败直系,间接导致张作霖势力坐大,割据一方,养虎为患。(可赞、可叹)
5、误入歧途、坏了规矩、失德、失了民心:派系斗争中,皖系占得上风,徐树铮开始骄傲自满、肆无忌惮,把北洋时期的老前辈、袁世凯的心腹陆建章一枪崩了,在一个讲规矩的时代,做事做人如此不留余地,如此坏规矩其实就是给自己挖坑。看看后来就明了了,整个北洋、民国时期,坏规矩的几乎都没能善终,越有名的结局越血腥。。。(这次坏了民国的规矩,失德、失民心的事件,也预示了徐树铮自己没有好下场)
6、一夜之间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直系在冯国璋倒台后又选出来个徐世昌当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为了压倒皖系的段祺瑞,在派系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用了调虎离山之计,把段祺瑞的心腹爱将徐树铮给支开(派去日本参加军演),等他回来之时大局已定,段祺瑞已经下台,为求自保,也是为了东山再起,他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主动提出调离京城去西北戍边,然后在北方操练精兵以待时机,抓住一战后期,苏俄革命,俄国内战无力管理外蒙古的时机,不等上级回复就自作主张的趁机出兵,以少量的精兵就赶走了驻防在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的沙俄士兵,逼迫外蒙古的喇嘛和王爷放弃外蒙古独立,短暂的收复了故土,堪称“民族英雄”!!!(雄才)

可惜,按理说,手段如此凌厉地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徐树铮理应受到“民族英雄”式的礼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北洋大佬们内心固然折服,但形成的结论却是这样的——绝不能让此人真正得势,否则我们都没活路。
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徐树铮为国家立了大功,但等待他的却是围攻。
这就是走上歧途最大的代价,一旦坏了规矩,失了德,越有壮举,他人越想剿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