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实名举报现象愈发普遍,且举报者身份呈现出由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向公职人员转移的迹象。这一现象既反映出社会监督力量的变化,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官场生态有待优化、其他信访渠道失灵失效或不被信任。7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上坊乡原党委书记李佩霞的父亲网上实名举报县委书记毛奇利用职权长期猥亵性侵其女儿。7月27日,自称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科员马翔宇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实名举报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局长祝欢等人存在政府采购中围标串标、进行利益输送、向省委巡视组提供虚假材料等问题,涉案金额超过1700万元。8月18日,一名自称是“安徽省界首市城东派出所原所长赵亮”的网民在网上发布视频实名举报称,自己此前曾拒绝与界首市首富王某及黑恶势力吕某同流合污,坚持依法处理吕某违法犯罪线索。自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发生以来,网络实名举报蔚然成风。单一热点事件容易产生示范效应,继而诱发跟风举报热潮。如“河北邯郸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案”引爆舆论后,全网涉学生受侵害类举报信息大幅上涨,其中不乏蹭热度博关注的情形。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女博士实名举报导师一事曝光后,也曾引发过多名在校学生举报老师的连锁反应。近期公职人员举报类热敏舆情多发,尤需警惕由此引发跟风效仿举报反应。应对处置类似舆情时,充分全面回应社会关切乃第一要义,唯有依法调查处理才是修复公信力的密钥。其次,有必要对现有信访举报渠道和内部监督机制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优化线上线下举报流程,认真对待有事实证据的网络举报,提升举报事项受理和反馈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举报人保护力度,避免发生打击报复等负面事件,谨防因举报渠道失灵而被动诉诸网络维权。再次,要持续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引导民众合理使用监督权力,避免盲目跟风,打着举报的幌子进行恶意攻击。同时,要加强对网络举报行为的引导和规制,对恶意举报和不实信息要依法予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