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吧 关注:4,633,039贴子:72,172,959

满口仁义道德,一身世俗名利——批驳弓手冬郎关于黑神话观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神话…对于西游记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破坏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我在吧里看到了这个人的观点,并去进行了一番圣地巡礼,发现这的确是出自这个up的观点。本来我是懒得管这群人是如何批驳黑神话剧情的,这个游戏的剧情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被批评实在太正常不过了,然而“毁坏传统文化”这顶大帽子实在不该由这部作品来戴,于是我写下这个帖子,批评如弓手冬郎等现代文人的作为,并向大家举例说明我们无数的文化与传统到底是如何被毁坏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27 20:06回复
    如果一款后人改编的游戏就能破坏一种传统文化,那只能说明这种传统文化本身就不堪一击。虽说黑猴的剧情依然带有前玄幻小说时代的通病——轻薄、小气、扭捏 m,但他仍然具有他的里程碑意义,即他是第一个在游戏中系统地把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成功案例(o神那种不算,mxz可以滚回桌底待着去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27 20:07
    收起回复
      自古以来的文人,或自视为文人的人,或一些做着文人事业的文化工作者,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口名为历史罪责的大锅甩到本不应当担此罪名的人身上。相比于做实事,他们更喜欢批评,毕竟批评别人实践中犯下的错误可比自己去实践、检讨、实践要轻松得多了。生硬的讲解,固执的思想,高高在上的模样,自视清高的态度,这些自诩“振木铎以正声”的人往往并不能宣扬好我们的文化与传统,相反,他们最容易落入墨守成规的窠臼,活成“文人卫道士”。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27 20:08
      回复
        我们都知道在唐末-五代-宋朝这段时间里,倚声而歌的词曲逐渐兴起,从花间词人收录坊间小调规制四声开始,专写艳情的小词始有传唱,然而到北宋初期,小词逐渐被文人定为“诗余”,相比于作为文人才华象征的诗,小词成为了纯粹消遣娱乐的文学作品,直到柳永奉旨填词(事实上柳永更多的是填谱,他收录并创制了大量词牌,将无数民间调子收集后重新改编成为词谱。这里解释下填谱是指先写好词,然后按照词句去谱曲,而填词则是反过来,按现有的词谱填字),专写民间风物、市井艳情和羁旅愁思,词曲自此流播九州,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便歌柳词”,正式成为了北宋文学艺术的代表,以至于北方游牧政权、东方的日本地区都传唱宋人词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27 20:10
        回复
          啊,那么问题来了,影响力如此大的艺术体裁,问什么绝迹了呢?
          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一群像这位up主一样的文人,他们把柳词打为“恶俗”(实际上柳词确有这个问题,不过如果不俗,专靠填词为生的柳永估计早就饿死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27 20:10
          回复
            速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27 20:12
            回复
              柳词是否真俗?的确,柳在许多乐章里用词轻薄、沉溺艳情,还敢写一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词,“师师生得轻柔”“奸字中须着我”这几句是原模原样出自柳永的《乐章集》。晏殊曾当面批评柳永的俗,后世词家在评价柳词之前必先用十几个字提一下柳词“恶俗”“轻薄”“浮艳”,然后才肯开始评价,然而我们要因为他俗就把他打死吗?“杨柳岸晓风残月”“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也是他,“有个人相忆”“愿奶奶兰心蕙性”也是他,我们要说柳永毁坏了宋词、毁坏了宋朝文学吗?显然不能,甚至柳永是宋词坛的开山之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27 20:16
              收起回复
                然而,批评柳词俗、把柳骂的体无完肤成了一种宋朝的“政治正确”。南宋时期,以杨缵周密张枢为首的西湖词人和临安词人在富甲天下的张家庭院内正式敲定“雅正”之说,奉周邦彦、姜夔词为最上乘,一句词句必有数个典故,必将大量丽字繁字镶嵌在词谱中(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绝妙好词这本书),否则则失了“雅正”,而南宋朝廷和贵族也乐意为他们辩经,毕竟对于读书的王侯来说这是“风雅事”,而对百姓就是另一件事了。他们的作品极为晦涩难懂,百姓也不再愿意传唱,直到蒙古人毁灭南宋,这些公子哥自娱自乐的产物终于失去了为其辩经的南宋朝廷,彻底被通俗易懂的元曲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这就是宋词的毁灭,是雅化带来的毁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8-27 20:20
                回复
                  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有着缺点、有着滥调之嫌的“世俗化”成功地推行了我们的艺术文化,然而完美无瑕、清正典雅的“训民正音”却将一种艺术推向了灭亡的终局。我们不否认黑神话的确有很多缺点,我也要再次声明他作为前玄幻小说时代的作品有的轻薄、造作、扭捏等旧病,然而它是否要戴上这顶来自酸腐儒生的、名为“历史罪责”的大帽子呢?毁灭我们文化与传统的、令其成为仅保存在展览馆中的历史遗物的人究竟是谁呢?我想宋词的衰亡已经给出了大家答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27 20:25
                  回复
                    直到写到这里,我都认为这位弓手冬郎只是一个“纯粹的振木铎主义者”,然而,他的动态马上让我的攻击之魂再次燃起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8-27 20:26
                    收起回复
                      他居然就着这个劲开始带货卖书了哪怕你多装俩仨小时的圣人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8-27 20:28
                      收起回复
                        这就是我最后把标题定为“满口仁义道德,一身世俗名利”的原因,你发贴求助吧友为你辩经,满口关心传统文化的姿态,一派不平则鸣的样子,你却立马借着这一番热度发了一个带货卖书动态?文人总是能以一种清高的模式恰烂钱,你也不例外,仁义道德了了云云到最后是否也成了你恰钱的手段?
                        我看啊,这“便有精生白骨堆”分明就是说的你自己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27 20:33
                        回复
                          剧情瑕疵颇多的游戏得到了大卖、成为了游戏文化输出的开山之作,而“正本清源”的典籍却要靠你蹭热度打折带货才卖出去,在你们看起来似乎多么荒唐?实际上这就是大众的选择,该反思的是你们这群现代文人,不是普罗大众。
                          毁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从来都不是创作者,而是你这种批评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8-27 20:38
                          回复
                            尊敬的弓手冬郎先生,这个帖子来自于一个先尊崇《绝妙好词》和西湖词人,曾数次批驳“周柳”俗艳、“苏辛”粗放,后又将这些观点彻底弃置、理解了为什么诗词会走到今天这份绝路的人的观点,我相信诗词的没落可以横向类比到许多传统文化艺术的没落。如果把如此可贵的尝试一棒子打成毁坏传统文化的肇事者,令天下人畏惧人言而缄口,那才是真正杀死了传统文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8-27 20:45
                            回复
                              再差的创作者 也是在进行产出的 从这里来说就胜所谓批评家百倍 不是所有人都配去为文化正声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8-27 20: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