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扬(云中)191-199河内太守
《三国志·董昭传》:“时太祖领兖州,遣使诣杨,欲令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杨于是通太祖上事,表荐太祖。昭为太祖作书与长安诸将李傕、郭汜等,各随轻重致殷勤。杨亦遣使诣太祖。”
2.缪尚(?)约张杨部下,199年河内太守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3.薛洪(?)张杨长史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4.杨丑(?)张杨将
5.眭固(?)张杨将
《三国志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
6.吕布(五原九原)曾被张杨收留
《三国志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
7.董昭(济阴定陶)被张杨扣留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因杨上还印缓,拜骑都尉。
8.魏种(约兖州)约在张扬军中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9.陈延壁(约上党)被张杨进攻
《三国志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馀日,卒全堡壁。
10.常林(河内温人)依附于陈延壁
《三国志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馀日,卒全堡壁。
《三国志·董昭传》:“时太祖领兖州,遣使诣杨,欲令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昭说杨曰:“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杨于是通太祖上事,表荐太祖。昭为太祖作书与长安诸将李傕、郭汜等,各随轻重致殷勤。杨亦遣使诣太祖。”
2.缪尚(?)约张杨部下,199年河内太守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3.薛洪(?)张杨长史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4.杨丑(?)张杨将
5.眭固(?)张杨将
《三国志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
6.吕布(五原九原)曾被张杨收留
《三国志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
7.董昭(济阴定陶)被张杨扣留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因杨上还印缓,拜骑都尉。
8.魏种(约兖州)约在张扬军中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9.陈延壁(约上党)被张杨进攻
《三国志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馀日,卒全堡壁。
10.常林(河内温人)依附于陈延壁
《三国志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馀日,卒全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