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吧 关注:39,414贴子:1,092,068

如果没有租借法案,二战苏联会失败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来自米哈伊尔·巴里亚廷斯基《战斗中的T-34》。
文章很长,主要内容是在索科洛夫的基础上与已经公开的数据做对比,强调租借物资的重要性。
我大幅删减了大部分内容,详细内容大家都知道谁有。


IP属地:安徽1楼2024-08-31 23:47回复
    飞机方面:战斗机 - 23%,轰炸机 - 20%,水上飞机全部依赖外国。
    火炮方面:高炮比例为25%
    汽车方面:国产新车占进口车的比例达到57.6%,其中苏联在国民经济的部分不计入,同时苏联55%是载重量为1.5吨的GAZ-AA卡车。
    无线电方面,苏联落后其盟国近10年,租借的无线电台足以装备150个师,野战电话足以装备329个师,美国电缆好
    战争期间的苏联共制造了775台各类雷达,在租借法案下接收了2000多台,英美雷达质量好。


    IP属地:安徽2楼2024-08-31 23:4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941年苏联事件的悲惨发展导致大量生产设施全部或部分损失,疏散的成功性被大大夸大了。
      在撤离的企业建立生产时,在生产连接中断的情况下,一切都短缺,1942年夏天,坦克企业、航空等行业主要依赖美国的硬件供应。
      机床方面,通用机器足够多,那么高性能专用机器却明显缺乏。即使在战前,复杂的自动机器也是进口的。
      坦克制造方面,183工厂无法生产T-34/85,1600毫米座圈需要进口,工厂可以加工的最大直径为1500毫米。乌拉尔和112号工厂有这种机器但是乌拉尔工厂要生产IS坦克.如果183厂没有引进进口旋转机械,新坦克就不会问世。有必要在战争结束前将下塔吉尔“Vagonka”生产的10,253辆T-34-85坦克添加到租借法案的装甲车供应中。


      IP属地:安徽3楼2024-08-31 23:50
      收起回复
        此外,到战争结束时,苏联的要求包括不能用于军事生产的设备。战争结束时交付的工业产品包括2.35万台机床、1526台起重机和挖掘机、4.92万吨冶金设备、21.2万吨电力设备(包括第聂伯水电站的涡轮机)。
        除了批量的单独机器和机构外,盟军还向苏联提供了几条生产和技术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其中包括福特轮胎工厂,老美给的轮胎足够用,这个工厂直接用于战后的生产。
        如果炸药和火药的一切都清楚,那么只有专家才能理解“丁基黄原酸钾”、“抑制剂”或“间苯二酚”的用途。顺便说一下,在战争年代,向苏联输送了84.2万吨各种化学原料、29.56万吨炸药、12.7万吨火药等,但由于外国的供应,后者的供应不断减少。


        IP属地:安徽4楼2024-08-31 23:53
        回复
          色金属数据方面,苏联数据或多或少与国外关于锡(2.9万吨,占苏联产量的223%)、钴(470吨,即138%)、镍(6500吨)、铅(4.8万吨)和锌(4.2万吨)供应的数据一致。
          装甲钢方面,我们无法估计苏联需要多少租借法案下收到的5249吨装甲钢。但从1942年2月23日国防委员会的命令来看,装甲车的生产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1942年上半年是这样。
          交通方面,租借的蒸汽机车超过了总产量的 2.4 倍,电力机车为11 倍,货车为10.2倍,还向苏联供应了62.21万吨铁轨,占苏联总产量的83.3%。


          IP属地:安徽5楼2024-08-31 23:54
          收起回复
            战争期间,美国从美国进口了61万吨食糖,约占苏联总产量的41.8%,仅租借法案下的罐头肉就约占总产量的 108%,盟国还提供了九千吨的种子用于农业。在丰富多样的粮食涌入的同时,苏联各地却出现了不同程度饥荒。租借法案供应给苏联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大军1600天。


            IP属地:安徽6楼2024-08-31 23:57
            回复
              2006 年 8 月,一座纪念苏联和美国飞行员的纪念碑在阿拉斯加揭幕,这些飞行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租借计划从美国向苏联运送战斗机的参与者。
              如果没有租借法案的供应,苏联还能成功吗?这个问题可以用 A.I. 米高扬的话来回答,他比其他人更清楚事情的真相。这位前斯大林主义人民委员在回答有关租借法案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的问题时说:
              “我非常重视西方盟友向我们提供的军事和经济供应,主要是美国在租借法案下的供应,尽管程度不如一些西方作家。……(米高扬对租借物资的称赞)
              是啊……”米高扬若有所思地慢吞吞地说道。 “如果没有租借法案,我们可能还要再奋斗一年半。”


              IP属地:安徽7楼2024-08-31 23:58
              回复
                最后作者的结论是;一切都已经很清楚了。是的,如果没有租借法案,我们也许可以做到这一点,但那样战争就会持续更长时间,我们也会失去数百万人。但这并没有发生——这是租借法案带来的好处。
                《租借法案拯救了俄罗斯人的生命》一书的猜测,没有租借法案造成的延迟可能会使德国人开始制造原子弹, 在喷气式飞机和弹道导弹的制造方面也取得了同样的突破。


                IP属地:安徽8楼2024-09-01 00: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讨论:作为“真”北斯拉夫人的学者,米哈伊尔·巴里亚廷斯基写了不少书,水平是有的。
                  正如某人所说,俄罗斯人自己都承认租借法案的作用,为什么“南”斯拉夫人或者黄皮俄不承认租借法案的作用。作者的结论非常中肯,租借法案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黑”斯拉夫人都极力宣扬租借法案,我们为什么要抵制呢?没有必要抵制。
                  租借法案对苏联的作用非常大,斯大林专门给罗斯福和杜鲁门写信,赞扬租借法案的作用,为什么要冒着多死几百万人和德三研制出秘密武器的风险来探讨没有租借法案苏联还能打赢的问题?租借法案已经发光发热了,她就不该从卫国战争历史里被剥离出来。
                  就像开千岁所言,苏联有租借法案都这么拉跨,没有租借法案苏军战斗力都不敢想象。


                  IP属地:安徽9楼2024-09-01 00:11
                  收起回复
                    至于没有租借法案苏联会失败的问题,米哈伊尔·巴里亚廷斯基没有写。
                    看到一半时我觉得作者会照搬索科洛夫的结论,即没有租借法案苏联会失败。毕竟他极力强调租借法案物资的作用,踩苏联的工业水平然后吹租借物资,甚至有点用力过猛,外行人看完以后很可能认为苏联和当时中国一样是农业国。
                    但是米哈伊尔·巴里亚廷斯基没有写上这句话!!!或许他都准备把索科洛夫的观点敲上去了,然后觉得不妥删除了。但是结果是高高举起重锤然后轻轻落下,给了一个不疼不痒的结论。
                    米高扬也许和索科洛夫想的一样,但是米高扬作为高层只能那样说。


                    IP属地:安徽10楼2024-09-01 00:25
                    回复
                      关于粮食,租借法案的粮食大概是450万吨,平摊到1000万人和1600天,每人每天可以分到0.28千克的粮食!!值得一提的是租借粮食丰富美味,且富含的热量高,也能补充微量元素,确实保证了士兵的战斗力。
                      朱世巍东线系列里有对粮食的讨论,二战苏联粮食总消耗约为5亿吨。按这个数据,租借法案的粮食仅能苏联全部人吃一个月,不到两个月苏联就会崩溃。因此苏联本土的粮食和人力对卫国战争的作用非常大,粮食这一项能起到的作用绝不亚于租借法案提供的所有物资。


                      IP属地:安徽11楼2024-09-01 00:54
                      回复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米哈伊尔·巴里亚廷斯基并没有回应苏联是否会失败,也许他想引导舆论,也许是仅仅是想强调租借法案的作用,列举这么一大串文字和数字也没有推导出苏联不能抵抗德国进攻的结论。当然我也不觉得米高扬所述就完全正确,尽管作者列举了米高扬的话。
                        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在这些亚时空线上想太多,苏联打赢了二战,而德国输了二战:然后对中国威胁极大的苏修噶了,这两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反对苏联的普京大帝一直在强调二战苏联胜利的重要性,而租借法案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租借法案拯救了数以百万的苏联人的生命,同时也是苏军的重要的战力组成部分。


                        IP属地:安徽12楼2024-09-01 01:08
                        回复
                          炮塔座圈那个,我就在想,要是那时候毛子真没有大规模生产1600座圈的能力,那新的坦克估计得改的挺多的,胎死腹中不至于,但是战斗力估计会打折扣,毕竟座圈小了对于火炮和车体影响都比较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9-01 08:17
                          收起回复
                            租借法案本身不重要,英美在西线的存在才重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9-01 14:3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大哥,我发现你们这些堆数据的,都不讲时间的,你你那些货什么时候到的呀?你到的时候斯大林格勒都要打完了,而且你要是说那些工业原材料,比如轴承什么的很重要就算了,怎么还来个没有这些会输?
                              这不和毛毛熊一样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9-01 19: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