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429贴子:644,493
  • 11回复贴,共1

诸葛亮用祁连作奇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读到《全唐文》的一篇文章《授王铎兼判户部制》,其中有一句话“诸葛亮用祁连作奇谋”,甚是费解,祁连为山名,在曹魏张掖郡、酒泉郡一带,诸葛亮虽多次北伐曹魏,但用兵方向一直都在曹魏的关中和陇右,并未在祁连山一带与魏军有过交手。
我怀疑是排版错了,所以我专门查了清朝时期的原版,相互对照,完全一致,一字不差,没有排版错误。
授王铎兼判户部制
夫足食足兵,古之善政,故赵充国以屯田为上策,诸葛亮用祁连作奇谋,皆前代伐叛之良规,兵家聚众之急务也。况乎命我元老,平彼群凶,必兼才力之司,方济军师之用,赖兹一举,以保万全。诸道行营都统、指挥收复京城、兼租庸等使、权知义成军节度使、郑滑等州管内观察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中书令、判延资库使、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王铎,伟望宏材,宏襟远虑。三登台辅,久领枢机,蔚为社稷之臣,实重岩廊之器。近以京都未克,寇孽尚存,妙算屡陈,忠诚奋发,思登坛以纠合,誓建旆以扫除。朕由是暂辍陶镕,俾专统制。五侯九伯,尽列戎行;猛将谋臣,皆瞻马首。得不分其国柄,委以地征,收租赋於四方,从便宜於万里。军须无阙,天讨必行,副予倚注之怀,全仗庙廊之力。敬承休命,伫策大勋。可兼判户部事,馀如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01 15:58回复
    于是我就怀疑是清朝编《全唐文》时已经抄错了,我查到《唐大诏令集》也收录了这篇文章,题目略有不同,叫《王铎判户部制》。
    但是《唐大诏令集》这本书,从宋到清末,一直以抄本流传,传抄错误甚多。我查了清末光绪年间的适园丛书本,也是这本书的第一个刻本,适园本这句话是“诸葛亮用流运作奇谋”。结合上下文,“流运”二字显然更符合逻辑。前面说“足食足兵,国之善政”,后面举的例子肯定是怎么足食足兵,赵充国的上策是屯田,诸葛亮的奇谋是流运。流运,即用木牛流马运粮,这句话是说诸葛亮把用木牛流马运粮作为奇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01 15: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么“流运”是怎么变成“祁连”的呢?我查到了另一个《唐大诏令集》的抄本,有几处明显的改动痕迹,并且改完后的词句和《全唐文》几乎完全一样,只有“弘襟远虑”的“弘”改成了“宏”,这个显然是避清高宗弘历的讳。另外《唐大诏令集》本来是没有“僖宗”这两个字的,应该也是后加上的。我估计这个就是《全唐文》这篇文章的底本,因为《全唐文》收录的时候是按作者排的,这篇文章就收录在僖宗名下。
      这个抄本有些改动是正确的,有的地方明显是错误的。这里原来写作“流连”,显然也是不通的,但是改成“祁连”同样不通。“祁连”和“足食足兵”也联系不上。
      另外还有一处,王铎的官职里面有个“郑滑颍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把“颍”字和“处置”去掉了,观察使,全称就是观察处置使,正式诏书书写官名肯定用全称,不可能用简称。观察使名有没有这个“颍”字,要看唐朝当时的行政区划。王铎是“权知义成军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均兼任治内观察使,节度使和观察使的辖区是一致的。《旧唐书·穆宗纪》记载,长庆二年,“以兖海沂密节度使曹华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等州观察等使;以宋州刺史高承简为兖州刺史、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以汴州防城兵马使李质为右金吾卫将军。颍州棣郑滑观察使。”《新唐书·方镇表》也记载,长庆二年,“义成军节度使复领颍州”,则王铎官衔带颍州是没错的。适园本《唐大诏令集》这里就没有去掉“颍”和“处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01 16:01
      回复
        “流运”说的《唐大诏令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01 16:02
        回复
          “祁连”说的《唐大诏令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01 16:03
          回复
            最后再解释一下,王铎被任命为“郑滑颍等州节度观察等使”时的官爵,《旧唐书·僖宗纪》写作“检校太尉、中书令,兼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郑滑观察处置,兼充京城四面行营都统。”这里也没有“颍”字,《旧唐书·王铎传》也说,“初,铎出军,兼郑滑节度使。”也是没有颍字。这个和“观察使”也叫“观察处置使”一样,是全称和简称的区别。
            同样出自《全唐文》的《授王铎义成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制》,就有这个“颍”字,足以证明去掉“颍”字并不合理。郑滑节度使、义成节度使、郑滑观察使等等,辖的都是郑、滑、颍三个州,郑滑观察使,就是郑滑颍等州观察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01 16:43
            回复
              虽然从地图上看,颍州属于郑滑节度使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史料确实记载长庆二年以后,颍州一直隶属于郑滑。《旧唐书·懿宗纪》:郑滑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李福奏:“属郡颍州去年夏大雨,沈丘、汝阴、颍上等县平地水深一丈,田稼、屋宇淹没皆尽,乞蠲租赋。”
              连下属的县都写的很清楚。所以不要用颍州和郑、滑两州距离远说事。你问我颍州为什么隶属郑滑,我也不知道。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个事实就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01 18:24
              回复
                楼主好文长见识了。楼主做学问态度让人钦佩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02 09: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初看主贴里的“伟望宏才,宏襟远谋”,直觉就是两个“宏”不合适,犯重,看到后面,才知道是“弘襟远谋”的原文,抄者避弘历的讳才改成“宏襟远谋”,这就合理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9-02 09:24
                  收起回复
                    至于“流運”怎么变成“祁連”,估计先是“流運”抄成“流連”,后面再被人改“错”,改成“祁連”。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02 09:28
                    回复
                      太厉害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31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