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我理性精苏,比较倾向远视主义。但前段时间我了解了网左相关内容,一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符合所谓“网左”。可让我更在意的是那些批评声。
那些批评声中,有一种说网左没有社会经历,没上过班,给网左冠以“学生”“学历低的打工者”“暑假出没”的称号。我自以为,这些说辞充斥一种大家长式的教训,如黄金时代中王小波名句“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认为网左只是纯粹年少轻狂,发泄不满,等步入社会,认清现实后就会习惯一切。这种眼光本身无非是自觉成熟,看到他人的冲动时回想自己,从而产生的失落,本质是在骂当年的自己,而非理性看待网左。
还有人说网左不读书,自以为是。我认为这是另一种不合理的批评。很多时候,人是有基本逻辑的,就像拿一个苹果去问一个从不读书者,问他这是否是苹果,他当然知道,因为他的逻辑是苹果在定义上是红的,近球状物,表面有斑……而眼前的物体符合上诉标准,故他可以判断。延伸一下,若是学生看到校内校外的现状,听到一些贪污腐败的传闻,知道当今教育的压力,就比如我,当我了解到苏联的学生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差别,听说每个人都有免费的房子住(虽然是赫鲁晓夫屋),再结合父母每天抱怨的房贷,我内心自然生出一种不满。我认为这和读书无关,若是要深入研究本质,可以进一步学习毛选等著作,不然当初没有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又该怎么“先读读书”呢?
最后,我是理科生,各种题目中都包含控制变量的思想,我想研究社会问题也是如此。要说网左,难道一定非要是幼稚学生,一定对社会不满,有没有可能别人只是有正义感呢?这其中变量很多,就像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可能是戈地图的昏庸,也可能是苏联自己的问题,又或是卢布和美元解绑……我知道社会问题十分复杂,但那些随意评论扣帽子的人,那些嘲笑左派的人,那些将理性左倾与梗小鬼一概而论的人,他们总想把事情简单化,变成谁人多谁占理的骂战,那他们和他们口中批判的网左又有什么区别?
那些批评声中,有一种说网左没有社会经历,没上过班,给网左冠以“学生”“学历低的打工者”“暑假出没”的称号。我自以为,这些说辞充斥一种大家长式的教训,如黄金时代中王小波名句“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认为网左只是纯粹年少轻狂,发泄不满,等步入社会,认清现实后就会习惯一切。这种眼光本身无非是自觉成熟,看到他人的冲动时回想自己,从而产生的失落,本质是在骂当年的自己,而非理性看待网左。
还有人说网左不读书,自以为是。我认为这是另一种不合理的批评。很多时候,人是有基本逻辑的,就像拿一个苹果去问一个从不读书者,问他这是否是苹果,他当然知道,因为他的逻辑是苹果在定义上是红的,近球状物,表面有斑……而眼前的物体符合上诉标准,故他可以判断。延伸一下,若是学生看到校内校外的现状,听到一些贪污腐败的传闻,知道当今教育的压力,就比如我,当我了解到苏联的学生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差别,听说每个人都有免费的房子住(虽然是赫鲁晓夫屋),再结合父母每天抱怨的房贷,我内心自然生出一种不满。我认为这和读书无关,若是要深入研究本质,可以进一步学习毛选等著作,不然当初没有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又该怎么“先读读书”呢?
最后,我是理科生,各种题目中都包含控制变量的思想,我想研究社会问题也是如此。要说网左,难道一定非要是幼稚学生,一定对社会不满,有没有可能别人只是有正义感呢?这其中变量很多,就像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可能是戈地图的昏庸,也可能是苏联自己的问题,又或是卢布和美元解绑……我知道社会问题十分复杂,但那些随意评论扣帽子的人,那些嘲笑左派的人,那些将理性左倾与梗小鬼一概而论的人,他们总想把事情简单化,变成谁人多谁占理的骂战,那他们和他们口中批判的网左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