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_knight_12吧 关注:45,643贴子:2,712,273

对比汉、宋两代《孙子兵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偶然得知《孙子兵法》的版本问题。
查了一下,目前我们常看到的《孙子兵法》,主要为宋朝时期的版本,或者为神宗元丰所间出版的宋刻《武经七书•孙子》,约在公元1080-1086年间成书;或者为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约在公元1131-1161年间成书。
而有意思的是,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的汉墓中发现了数千片竹简,其中包含《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经鉴定这些竹简写于公元前140 - 前118年(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初期)。
我个人只喜欢看原著而几乎不看解读,近期正好有空,所以在网上找了汉简原文进行整理,又与宋代版本进行了比对。
简单地说,汉简的文风自然、简约、流畅,更像我们日常的说话方式,而宋代版本明显更加对仗工整,颇有一种公文写作的既视感。郭店楚墓竹简的《道德经》和现行版本《道德经》的差异也是如此。
而在内容上,汉简与宋代版本的内容虽然基本一致,但在少数几句差异明显,甚至南辕北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军形》篇。
这篇在汉简的名字是《形》,原文为
“不可胜,守;可胜,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昔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动九天之上,故能自保全胜。”
而在宋代版本的《军形》篇,就变成了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可见,汉简的“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变成了宋代的“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但凡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都会知道,防守方要容易打的多。相同武将质量的情况下,2万人防守战打赢5万人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在游戏里还有特殊的地形、工事加持,2万人防守战打20万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结合实践经验,这句基本可以断定,汉简是原文,宋代版本抄错了。
如果今天能继续划水,我会在下面把每一篇的汉简和宋代版本对比着发出来。为了方便阅读,汉简版本我删去了通假字,但不保证对。有兴趣的话随便看看就行,不用当真。


IP属地:北京1楼2024-09-11 10:44回复
    膜拜大佬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9-11 10:57
    收起回复
      汉《计》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曰地,四日将,五日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顺逆兵胜也。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将者,智……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孰能?天地孰得?法□□□□□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
      □□□计,用之必胜……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故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攻其无备,出……胜,不可……
      ……算胜者,……,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
      宋《始计》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IP属地:北京3楼2024-09-11 11:12
      回复
        整理一下可以写个论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11 11:22
        收起回复
          我都是看解读的,文言文看不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11 12:38
          收起回复
            汉《作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外内.....车甲之奉,日□千金,然......。
            ……用战胜,久则钝……起,虽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未有也。故不尽于知用兵.....
            ……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者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则□及兵役。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六……石。
            故杀敌者……车战……卒共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
            宋《作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IP属地:北京6楼2024-09-11 14:03
            回复
              汉《谋攻》
              ……破伍……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修橹……轒輼三月而止;□距堙,又三月。然……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
              ……战之……
              ......所以患军……知三军……既疑,诸侯之……
              ……知可而战与不可而战,胜。知众……以虞待不……
              ......故兵知彼知己,百战不……
              宋《谋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IP属地:北京7楼2024-09-11 14:09
              收起回复
                十一家能看的就曹操,其他人都是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


                IP属地:广东8楼2024-09-11 14:10
                收起回复
                  汉《形》
                  孙子曰:昔善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
                  不可胜,守;可胜,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昔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动九天之上,故能自保全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者也。举秋毫不为多力,视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所谓善者,胜易胜者也。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败者也。善……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故善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政。
                  法: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数,四日称,五日胜。地……生称,称生胜。胜兵如以镒称铢,败兵如以铢称镒。称胜者战民也,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形也。
                  宋《军形》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IP属地:北京9楼2024-09-11 14:20
                  收起回复
                    汉《势》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众……可使毕受敌而败,奇正是。兵之所加,如以碫……
                    ……穷如天地,竭如河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不……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水之疾,至……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此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弗责于……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
                    宋《兵势》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9-11 14:31
                    回复
                      汉《实虚》
                      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能劳之,饱能饥之者,出于其所必趋也。□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故能为敌司命。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敌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之,敌不得与我战者,胶其所之也。
                      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壹,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壹也。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
                      备前者后寡,备左者右寡,不备者不寡。寡者备人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皇□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益于胜哉?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毋□也。故刺之而知动静……死生之地,计之而知得失之□,角之而知余不足之处。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因形而错胜于……制形。所以胜者不……
                      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兵无成势,水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
                      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宋《虚实》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9-11 14:45
                      收起回复
                        汉《军争》
                        ……以迂为直,以……
                        ……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利,日夜不处,倍……者后,则十一以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军无辎重……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动,以分合变……难知……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道者胜,军争之法也。
                        是故军……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是故昼战多旌旗,夜战多鼓金。鼓金旌旗者,所以壹民之耳目也。民既已专一,则勇者不……
                        ……将军可夺心。……用兵者,避其锐气……气着……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毋邀□□之旗,毋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
                        ……背丘勿迎,佯北勿从,围师遗阙,归师勿遏,此用众之法也。
                        宋《军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9-11 15:00
                        收起回复
                          楼主是原创吗?厉害了呀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9-11 15:23
                          收起回复
                            汉《九变》
                            ……衢地……地则战,……攻,地有所不争,君……
                            ……于九……能得地……利,故务可信;杂于害,故忧患可……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洁廉可辱,爱民可……危,不可不察也。
                            宋《九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IP属地:北京14楼2024-09-11 15:26
                            回复
                              汉《行军》
                              ……处高,战降毋登,此处山之……此处水上之军……交军沂泽之中,依……死后生,此处陆之军也。凡四军之利,黄帝之......
                              ……无百疾,陵丘堤防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
                              □□天井、天窖、天离、天□、天□,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
                              看......苇、小林、翳荟、可伏匿者,谨复索之,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敌远而挑战,欲人之进者,其所居者易……军者也。
                              □卑而备益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陈兵者,期也。半进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役饮……而不进者,劳倦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甄者不返其舍者,穷寇也。□□间间,□言人者,失其众者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相去也,必谨察此。
                              兵非多益,毋……
                              ……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行以教其民者,民服;素不……
                              宋《行军》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IP属地:北京15楼2024-09-11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