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吧 关注:2,543贴子:26,302
  • 13回复贴,共1

俳句的书写格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是损谁或看不起谁,但我真不认为有多少群体会写俳句或真正理解俳句;不管是大陆学者还是学生。俳句这种诗歌被分了三种格式,传统俳句,无季俳句,自由律俳句。传统俳句具有575音节和季语和切字的规范,(只是规范);无季俳句就是没有季语,我想说的是基于自由律俳句来解释这个问题。俳句本身文字并没有什么美感,它的美在哪里?它自身涉及日本三大美学概念,物哀、侘寂、幽玄、,物哀:心即所动,触景生情(知物哀)他们的典例就在樱吹雪,转瞬即逝的那个瞬间;凋落时的画面;让人感叹,让人懂得了何许物,、侘寂:有磨损感的,残缺的,不完美的,暗色的,简单朴素的,;一个没有物哀美感的物或画;比如一个完全对称的罐子,这个被画出来的罐子没有任何感觉,但砸掉这个罐子的某个部分;寄由光折射进去,光线不被折射到罐底,只在半中央;(就是这种残缺让人知道它曾经的美好,看到脱于表面的美和精神内核,比起二人的相爱之美,分别时更美,比起分别时的美,不同异地的相思之恋更美;(、幽玄:幽玄不是一个实体,它是被衬托起来的一种概念;残月被薄雾所盖,红叶后的古寺;或者被画作几条波浪比作海的细沙;它不被追根究底,不被点明;它是一种留白;一种暗示。蜗牛爬上雨落后的玫瑰花,幽玄在哪里?在这束玫瑰花被蜗牛爬上之前的事发可能。一幅潦草简笔的松树林;由深到浅再到完全空白,四棵松树已经完成了一片森林的画卷。芭蕉的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幽玄在哪里?;在这个''响'',这个响可以是顿悟感,可以是久来的平静(幽玄不在实体上。
我看过一系列的日俳英俳美俳,不管怎样;俳句一直保留一个最重要的东西''留白'',也就是幽玄之美的突出体现;
我们受几千年来传统古诗词影响导致类似基因里的暗示,认为必须仿着中国古诗词风格才是正确的。俳句本身不被封闭,留白就是不被完全,是一种残缺美;俳句本身的文字直译是没有什么美感的,如果你看到有俳句让你三行的每一句读起来都有一个感觉;那它要么不是俳句,要么是故意翻译成这样而为之。中国人写俳句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汉语'',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单字所包含的含义可能就有一二两三;大多数都是将每一句绘制成一个画面感,和下一句并没有关联,这个不应该是画面关联,应该是意象;俳句本身的实际意象就两个,并且是连着上一个,切句的作用是什么?切句本身就属于一种关联意象作用的存在,诸葛孔明者,''者'',就是切,我走进了,''了''就是切,一个旋律一气呵成;没有凑字,没有多余意象;没有结果;没有结论,
俳句不被押韵,韵会容易让它被封闭起来,无法链接下一句,俳句的文字不在哲学上的表达,也不在震撼谁,纯只是一个画面和留白;它的哲学和禅在哪里?,某天做某事时或遇某事,这个状态让你刚刚好想起那句俳句,它的哲学和禅就产生了,它文字上的美仅存于三大美学,剩下的所有权交给了读者,它被读起来有轻松感,有回味感;或者有诧异感;
(一个场景一个意象),(一个剧情描绘,由最后一句诞生意象),(一个结束语,完成第二个半句的意象),
极简主义始终是核心存在,如果你的画面只需要两行,它就应该是两行,一行就应该一行;
俳句自从正冈子规后走向国际文学,它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特点;那就是;''写实'',但不能被纯粹的写实,又要虚实结合;它不被臆造,它存在于现实,由现实做基底再添加少许虚来修饰;当你看到的画面很纯粹,它不需要强加装潢,它的实感画面就是一种留白;一种''静'',
俳句不在于文字上的华丽感有多少;仅仅在于它被阅读后读者能看到多少,文字外的多少(也就是幽玄了,而读者看到画面后能心即所动,也就是物哀了),而侘寂,俳句本身的残缺美就是侘寂本核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18 17:08回复
    没写完?后文呢?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2 07:28
    收起回复
      严格意义上来说,五七五并不是三句,而是三个部分。三个部分放在一起组成一句或两句。拿我昨天写的句子来说:
      願上げて縁(えにし)のもみぢ華山哉
      以红叶(中七)来祈求姻缘(上五),而红叶(中七)在华山上(下五),三部分放在一起是一个画面。
      俳句能把一句拆成三部分,这和日语的语言特点有关。日语是一种多音节语言,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一个日语词汇需要二至四个音节来表达,再加上助词、助动词,一个句节一般需要三至六个音节,两个或三个句节接在一起构成一句俳句。汉语词汇的信息密度大,两三个字就能构成一个句节,五七字可以构成一句话,这就把俳句三部分组成的整体感全都破坏了,非常不利于俳句创作。在我个人看来,中日诗歌的音数律完全不同,这导致了汉俳终究无法成为真正有俳味的俳句。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22 07:51
      回复
        所谓的当代汉俳,(没有理解俳句的美的表达形式,那不过是新诗罢了;除外的更多归于千年古诗词风格的笔绘;法国人会写俳句,美国人也有写俳句,奥地利人也有写俳句,英国人也有写俳句,德国人也有写俳句;(就是大部分China人并没有看清楚俳句的书写到底怎么写就开始想要自创独新,来认定所谓的自己汉俳句;,好像有荣誉感似的。(实际不过俳句界的小丑罢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22 17:40
        回复
          看见某个场景心即所动(物哀成分,俳句的字里行里暗示着画面延伸,幽玄的朦胧其一;侘寂嘛,大概多数还是得看到实体或感受到实体才能写下来,比如蝉声渗透进岩石里,寂之声,;此外的就是寂之色,有磨损感的暗色类;再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就是寂之心的体会了吧;一般好俳句也就沾两个点,物哀和幽玄;俳句本身的确是侘寂的书写风,因为它不完整。而对状态景物的侘寂局部描绘就有点困难咯,现在好的俳句,不好的俳句多也就沾的物哀和幽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22 18:19
          回复
            写俳句不在你是否必须懂日语,但你中文的传统俳句,我不认为是很容易有人能写出来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2 18: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