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和区域性空气传播过敏原的多中心研究
背景:本研究是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旨在调查中国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AR)患者各种空气致敏原的分布变化和季节模式,并分析各种空气致敏原与儿童AR症状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通过标准问卷收集儿童信息,并对总IgE(tIgE)和11种吸入性致敏原的特异性IgE(sIgE)进行了测试。
结果:结果显示,尘螨是学龄前AR儿童的主要致敏原(39%)。在花粉致敏原中,Amb a的阳性率最高(豚草,8.1%),其次是Art v(蒿草,7.8%)。两种螨类的致敏率在5月达到高峰(分别为46.9%和40.6%)。Art v在8月达到高峰(21.5%),而Amb a在5月(12.7%)和8月(17.8%)有高峰。各种树木花粉的致敏高峰主要出现在8月。在东亚季风区域,螨类的致敏率显著高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花粉致敏原中,Amb a、Pla a、Pin a、Pop d和Bet v的致敏率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显著高于东亚季风地区。多重花粉致敏的儿童比花粉阴性的儿童有更高的累计鼻症状得分(P < 0.01)。仅有花粉致敏的儿童比全阴性组和仅有螨类致敏组的累计鼻炎症状得分更高(分别为P < 0.0001和P < 0.05),而仅有螨类致敏组的得分也比全阴性组高(P < 0.05),并且对花粉和螨类都致敏的组比仅有花粉致敏的组得分更低(P < 0.05)。
结论:研究表明,螨类和草花粉的致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草花粉过敏主要发生在秋季,花粉致敏普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模式。此外,花粉致敏加剧了AR儿童的鼻部和眼部症状。
背景:本研究是一项全国性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旨在调查中国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AR)患者各种空气致敏原的分布变化和季节模式,并分析各种空气致敏原与儿童AR症状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通过标准问卷收集儿童信息,并对总IgE(tIgE)和11种吸入性致敏原的特异性IgE(sIgE)进行了测试。
结果:结果显示,尘螨是学龄前AR儿童的主要致敏原(39%)。在花粉致敏原中,Amb a的阳性率最高(豚草,8.1%),其次是Art v(蒿草,7.8%)。两种螨类的致敏率在5月达到高峰(分别为46.9%和40.6%)。Art v在8月达到高峰(21.5%),而Amb a在5月(12.7%)和8月(17.8%)有高峰。各种树木花粉的致敏高峰主要出现在8月。在东亚季风区域,螨类的致敏率显著高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花粉致敏原中,Amb a、Pla a、Pin a、Pop d和Bet v的致敏率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显著高于东亚季风地区。多重花粉致敏的儿童比花粉阴性的儿童有更高的累计鼻症状得分(P < 0.01)。仅有花粉致敏的儿童比全阴性组和仅有螨类致敏组的累计鼻炎症状得分更高(分别为P < 0.0001和P < 0.05),而仅有螨类致敏组的得分也比全阴性组高(P < 0.05),并且对花粉和螨类都致敏的组比仅有花粉致敏的组得分更低(P < 0.05)。
结论:研究表明,螨类和草花粉的致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草花粉过敏主要发生在秋季,花粉致敏普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模式。此外,花粉致敏加剧了AR儿童的鼻部和眼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