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的性格,是做不了皇帝的。这个我们都承认,可是他自己能知道就非常了不起。话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当皇帝。。。。。。咳
了解张无忌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赵敏。因此赵敏后来公然背叛了家国,背叛了民族的示爱,直接秒杀了张无忌。
话题回复到慕容复的谋略问题上来。慕容好像是个一根筋,完全没有学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精神”。他不懂放长线,他的选择都是直接有助于复国,不会拐弯,不肯失势。
首先,慕容复不曾婚娶,没有子嗣。仅从这一点就看出他缺乏长远眼光。他说只想一心复国,没有心思顾及儿女私情,可是慕容家的祖宗复国之心没有一个输给他,但他们都有忘记娶妻生子,培养接班人,而慕容复把宝都压在自己一人身上。
另外他不肯失势也是他输掉珍珑棋局的原因。如果他被无崖子选上当了逍遥派的继承人,逍遥派的人手和势力也能让他如虎添翼。但是慕容复因为勇于弃子,却不肯弃势,败下阵来,失去这次机会。其实珍珑棋局这段描写是天龙八部里非常重要的亮点,他揭示了一些相关于命运的东西。慕容复,他的人生早期就有很大的漏洞。
他后来做了一系列缺乏谋略的蠢事:
杀段正淳一干情妇(包括自己舅母)、投靠“恶贯满盈”段延庆、杀忠心属下包不同。。。。。。杀害全无抵抗能力的妇女,令人不齿;杀害亲人,显见冷血;而且这番滥杀,全无意义,对他绝无半点帮助;投靠段延庆,奉段氏为君父,正如包不同所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事实上更可说是愚蠢行为。至于杀包不同,结果是逼走亲信谋臣,他身边再无一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慕容复不是一个没有半点是处的庸才,金庸三番四次表露慕容复的才干武功,例如月夜荒山,无端介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人的阴谋的一段奇遇,慕容复的眼光、武功、风度、处事谋略,一一表现得令人佩服。要是他不过是个蠢人、庸才、低能者,慕容复反而不会有这么大的震憾力,正因他有许多优点长处,他的走上歪路而终于毁掉一生,才分外令人惋惜,分外充满悲剧意味。
终于一切落空,剩下了只有怒海边疯癫的身影,他终于在他一个人构想的世界里做了回皇帝。
前面我们说过,慕容复是慕容家族世代男丁中最可怜的一个。我们纵观几百年复国梦的起承转合,慕容龙城想复国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意志,他有生之年无法完成,便将心愿传给逍遥派弟子和儿子,让他们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帮助实现自己的意志。所以扫地僧前半辈子就做了他老爹的复国工具,像一颗棋子一样为慕容龙城卖命。扫地僧从小就被老爹当棋子下,不知道什么叫做被父母疼爱,不知道什么叫做实现自己,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在人际关系这一块他在慕容龙城身上只学会了下棋——不管男女老少,亲疏远近甚至包括自己都是棋子,都是复国工具。所以,扫地僧有了儿子慕容博,慕容博也成为了扫地僧的棋子。后来,慕容博有了慕容复,慕容复接着成了慕容博的棋子。慕容家几世都在下棋。做棋子做工具不需要有自己的感情,不需要有喜怒哀乐,所以我们看慕容复的脸上常是漠然,他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做棋子就像是做个机器人——有灵敏正确的程序,不怕疼不怕累不怕死,因为没有心里活动,没有感情,整个人受大脑里的程序(即知识和经验)控制。做棋子期间,慕容家的人都兢兢业业,认真努力,堪称“三好棋子”,尤其是扫地僧和慕容博二人拼命练武均已练到至高瓶颈期,受了障碍,达到“练到不能练”的层次,二人不约而同选择去少林求参悟。本只是为了武功突破而来,没想到竟然意外看破人生棋局(扫地僧除了自己看破外,还拉了慕容博一把),二人先后发现自己前半辈子多么荒谬多么空虚无趣,不过前半辈子的所经所历,深刻体验在顿悟之后反而帮助他们参透人生,也算不枉前半生。更幸运的是,后半生他们终于不再做棋子,可以像个人一样地活着,做自己,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