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优才计划常见误区!申请前一定要听的大实话!
港府近期公布的各项人才政策申请和获批数据,香港优才计划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人才计划,自2022年底至2024年6月底,香港入境处共接获约11.5万宗优才计划申请,约1.85万宗申请获批。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香港优才审核周期长、获批难度较大,想顺利获批拿到香港身份,还需下功夫。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容易对该计划产生误解的问题。
香港优才计划评估满80分就能申请吗?
根据香港优才计划的规定,申请人只要在综合计分制下达到最低80分的评分标准,就具备了申请的基本资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80分是申请的门槛,但实际获批的可能性与分数高低紧密相关。
分数在80-95分之间的申请人获批率相对较低,这通常需要申请人在特定行业拥有高度匹配的专业背景、国际认可的成就或是在急需人才的领域工作,才有较高的成功机会。
因此,优才申请人的行业背景、工作经验、教育水平以及是否符合香港当前的人才需求,都是影响审批结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测评满足80分就具备申请资格!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tieba-n&spreadword=240924-7
香港优才计划审核偏好哪些行业背景精英?
香港优才计划在审核过程中偏好来自特定行业和具备特定背景的精英人士,这些行业和背景包括但不限于:
高学历人才: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申请人更受欢迎。世界顶级学府毕业生:毕业于QS、US News、Times或软科排名前100的大学。
工作经验丰富:尤其是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有管理经验的申请人。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背景:在上市公司或《福布斯》、《财富》、胡润排行榜上的企业工作过的人才。
国际化经验:具有海外工作经验,尤其是2年以上,并且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
紧缺行业人才:金融、科技(如大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金融科技专家)、建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符合香港人才清单的51项专业。专业与行业匹配: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一致,显示专业深度和职业稳定性。
这些偏好体现了香港政府在吸引人才时,不仅看重个人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还重视申请人的实际工作经验、行业影响力以及对香港社会的潜在贡献。特别是对于那些能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行业,如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创新科技等,更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误以为香港优才计划获批后子女就能考内地985或者211吗?
香港优才计划获批后,子女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确实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升学途径,包括可能更容易进入内地的985或211高校。但这个过程并不直接,且存在一些条件和误区:
DSE考试路径:子女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可以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可以直接申请内地大学,包括许多985和211高校。DSE作为国际认可的考试,允许学生以较低的竞争压力申请,相比内地高考,考生人数少得多,因此理论上增加了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如果没有永居身份只能通过DSE考取香港本地大学和海外名校。
华侨生联考:虽然理论上获得香港身份后,子女未来有可能通过华侨生联考进入内地名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华侨生联考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比如子女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永居身份要求:香港优才计划最初获得的是非永久居民身份,要获得永居并申请回乡证(需要注销内地户口)才能享受某些特定的教育福利,包括DSE和华侨生联考资格。因此,对于刚通过优才计划的家庭,孩子立即通过DSE华侨生联考考入985或211是不现实的。

误认为首次获批就一劳永逸,香港优才续签需要投入时间、精力...
香港优才获批后拿到的仅是香港居民身份(非永居),还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续签,在这7年的时间里,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香港保持联系的,如子女在港读书、有商务交流,或受雇于香港公司,或在香港创业、或每年有一定居住痕迹、有足够的商业保险或提供地址证明等都可以...
误认为一次获批,即可高枕无忧...
“3+3+2”的续签,需要我们每位申请人提供香港雇主资料,而这一点是目前市场上所有顾问公司避之不谈的,劝退的主要原因是咨询的家庭大部分与香港是没有雇佣关系的,后期续签会出现很多问题...

误认为孩子或者配偶作为受养人香港读书可以保证申请人的续签?
香港不设配额制就是因为香港入境入人才办公室考虑在港人才流失大,而开设的优才、高才、专才类别申请人赴港做出经济贡献,也就是主申请人和香港除了孩子和配偶在港在居住和就读是不足矣证明对香港经济的贡献,续签和转永居主要考量的是主申请人在香港的居住、工作、生活,尚且首次或者二次勉强给予居留和续签,再后期的续签和转永居中一样会出现拒签...
误认为香港开设一家公司即可实现续签和转永居
不排除有个别确实与香港有经济往来业务的公司在港开设公司,并因业务而雇佣香港员工的同时实现续签和转永居的条件,但是大部分申请人都是开设一家空壳公司,打算用以续签等准备,如果没有经营场地、没有香港本地员工、没有业务往来等是不符合入境处续签的需要提交的资料和资质的。

误认为香港优才、高才简单可以DIY,如果找代理机构比拼谁家便宜
香港优才客户的个性化很强,并非流水线项目,对于文案功底有一定要求…
市场上很多机构低价吸引,后期不管不顾,香港项目真正的服务从获批开始,签约后接近8~9年需要提供很多辅助工作,而市场上众多公司所谓的服务首次获批后就没有下文了
误认为自身条件不重要,市场上有很多提供虚拟背景资料承诺包过的代理机构
时常咨询者会提到我们评估后对于申请人要求提供的文件苛刻,市场上XX机构表示只要提供申请人的流水、公司合同,其他的可以包装(如果是真实基础去建议做调整和孵化那还不至于可怕,可怕的是“包装”,申请人不怕后期因为资料作假被拒签和影响吗)

误认为续签没有居住要求,简单到按照很多不良代理告知每年到港旅游一次即可
如果每年到港旅游,入境处无法确认我们和香港的联系,解释信必不可少,一定要提前准备
误认为香港优才加分项自己认为符合就行,其实还有很多附加要求
高学历——申请者为全球百强院校(QS、上交ARWU、Times Higher Education及US News的全球前100,或是US News的全国文科大学排行榜的前30)毕业,才能多+30分。目前符合条件的,全国有176所,内地有12所大学符合申请条件。
名企&跨国公司就业——申请者不少于3年的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隶属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才能多+20分。注意一定要累计工作超过3年。
海外工作经验——申请者要不少于两年的国际工作经验(港澳台也算),才能多+15分;高级管理经验——申请者需满足官方提出的三个条件并提交充足的材料,才能多+25分
误认为只要学习的专业符合人才清单,就可以加分
2023年人才清单扩容,从原来的13项,扩容到51项。人才清单上的专业是香港非常需要的行业,如果符合人才清单,申请香港优才计划非常有优势。
但人才清单的评判标准复杂且门槛高,需要专业人士来精准评估,从过往数据来看,个人评估人才清单会出现不符合入境处要求,主任和咨询委员会评核材料要求高,出现关停审理的案件也存在很多!
在申请优才过程中一定要多了解政策,多咨询几家机构,这样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测评满足80分就具备申请资格!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tieba-n&spreadword=240924-7
港府近期公布的各项人才政策申请和获批数据,香港优才计划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人才计划,自2022年底至2024年6月底,香港入境处共接获约11.5万宗优才计划申请,约1.85万宗申请获批。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香港优才审核周期长、获批难度较大,想顺利获批拿到香港身份,还需下功夫。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容易对该计划产生误解的问题。
香港优才计划评估满80分就能申请吗?
根据香港优才计划的规定,申请人只要在综合计分制下达到最低80分的评分标准,就具备了申请的基本资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80分是申请的门槛,但实际获批的可能性与分数高低紧密相关。
分数在80-95分之间的申请人获批率相对较低,这通常需要申请人在特定行业拥有高度匹配的专业背景、国际认可的成就或是在急需人才的领域工作,才有较高的成功机会。
因此,优才申请人的行业背景、工作经验、教育水平以及是否符合香港当前的人才需求,都是影响审批结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测评满足80分就具备申请资格!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tieba-n&spreadword=240924-7
香港优才计划审核偏好哪些行业背景精英?
香港优才计划在审核过程中偏好来自特定行业和具备特定背景的精英人士,这些行业和背景包括但不限于:
高学历人才: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申请人更受欢迎。世界顶级学府毕业生:毕业于QS、US News、Times或软科排名前100的大学。
工作经验丰富:尤其是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有管理经验的申请人。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背景:在上市公司或《福布斯》、《财富》、胡润排行榜上的企业工作过的人才。
国际化经验:具有海外工作经验,尤其是2年以上,并且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
紧缺行业人才:金融、科技(如大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金融科技专家)、建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符合香港人才清单的51项专业。专业与行业匹配: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一致,显示专业深度和职业稳定性。
这些偏好体现了香港政府在吸引人才时,不仅看重个人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还重视申请人的实际工作经验、行业影响力以及对香港社会的潜在贡献。特别是对于那些能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行业,如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创新科技等,更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误以为香港优才计划获批后子女就能考内地985或者211吗?
香港优才计划获批后,子女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确实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升学途径,包括可能更容易进入内地的985或211高校。但这个过程并不直接,且存在一些条件和误区:
DSE考试路径:子女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可以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可以直接申请内地大学,包括许多985和211高校。DSE作为国际认可的考试,允许学生以较低的竞争压力申请,相比内地高考,考生人数少得多,因此理论上增加了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如果没有永居身份只能通过DSE考取香港本地大学和海外名校。
华侨生联考:虽然理论上获得香港身份后,子女未来有可能通过华侨生联考进入内地名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华侨生联考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比如子女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永居身份要求:香港优才计划最初获得的是非永久居民身份,要获得永居并申请回乡证(需要注销内地户口)才能享受某些特定的教育福利,包括DSE和华侨生联考资格。因此,对于刚通过优才计划的家庭,孩子立即通过DSE华侨生联考考入985或211是不现实的。

误认为首次获批就一劳永逸,香港优才续签需要投入时间、精力...
香港优才获批后拿到的仅是香港居民身份(非永居),还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续签,在这7年的时间里,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香港保持联系的,如子女在港读书、有商务交流,或受雇于香港公司,或在香港创业、或每年有一定居住痕迹、有足够的商业保险或提供地址证明等都可以...
误认为一次获批,即可高枕无忧...
“3+3+2”的续签,需要我们每位申请人提供香港雇主资料,而这一点是目前市场上所有顾问公司避之不谈的,劝退的主要原因是咨询的家庭大部分与香港是没有雇佣关系的,后期续签会出现很多问题...

误认为孩子或者配偶作为受养人香港读书可以保证申请人的续签?
香港不设配额制就是因为香港入境入人才办公室考虑在港人才流失大,而开设的优才、高才、专才类别申请人赴港做出经济贡献,也就是主申请人和香港除了孩子和配偶在港在居住和就读是不足矣证明对香港经济的贡献,续签和转永居主要考量的是主申请人在香港的居住、工作、生活,尚且首次或者二次勉强给予居留和续签,再后期的续签和转永居中一样会出现拒签...
误认为香港开设一家公司即可实现续签和转永居
不排除有个别确实与香港有经济往来业务的公司在港开设公司,并因业务而雇佣香港员工的同时实现续签和转永居的条件,但是大部分申请人都是开设一家空壳公司,打算用以续签等准备,如果没有经营场地、没有香港本地员工、没有业务往来等是不符合入境处续签的需要提交的资料和资质的。

误认为香港优才、高才简单可以DIY,如果找代理机构比拼谁家便宜
香港优才客户的个性化很强,并非流水线项目,对于文案功底有一定要求…
市场上很多机构低价吸引,后期不管不顾,香港项目真正的服务从获批开始,签约后接近8~9年需要提供很多辅助工作,而市场上众多公司所谓的服务首次获批后就没有下文了
误认为自身条件不重要,市场上有很多提供虚拟背景资料承诺包过的代理机构
时常咨询者会提到我们评估后对于申请人要求提供的文件苛刻,市场上XX机构表示只要提供申请人的流水、公司合同,其他的可以包装(如果是真实基础去建议做调整和孵化那还不至于可怕,可怕的是“包装”,申请人不怕后期因为资料作假被拒签和影响吗)

误认为续签没有居住要求,简单到按照很多不良代理告知每年到港旅游一次即可
如果每年到港旅游,入境处无法确认我们和香港的联系,解释信必不可少,一定要提前准备
误认为香港优才加分项自己认为符合就行,其实还有很多附加要求
高学历——申请者为全球百强院校(QS、上交ARWU、Times Higher Education及US News的全球前100,或是US News的全国文科大学排行榜的前30)毕业,才能多+30分。目前符合条件的,全国有176所,内地有12所大学符合申请条件。
名企&跨国公司就业——申请者不少于3年的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隶属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才能多+20分。注意一定要累计工作超过3年。
海外工作经验——申请者要不少于两年的国际工作经验(港澳台也算),才能多+15分;高级管理经验——申请者需满足官方提出的三个条件并提交充足的材料,才能多+25分
误认为只要学习的专业符合人才清单,就可以加分
2023年人才清单扩容,从原来的13项,扩容到51项。人才清单上的专业是香港非常需要的行业,如果符合人才清单,申请香港优才计划非常有优势。
但人才清单的评判标准复杂且门槛高,需要专业人士来精准评估,从过往数据来看,个人评估人才清单会出现不符合入境处要求,主任和咨询委员会评核材料要求高,出现关停审理的案件也存在很多!
在申请优才过程中一定要多了解政策,多咨询几家机构,这样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测评满足80分就具备申请资格!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tieba-n&spreadword=24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