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吧 关注:4,174贴子:22,647
  • 7回复贴,共1
求助

这段话里的允和主分别是啥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曰:“贵聘而贱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这段话里的允和主分别是啥意思?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4 22:37回复
    20240925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
    https://tieba.baidu.com/p/9189302231
    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曰:“贵聘而贱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这段话里的允和主分别是啥意思?
    --------
    杜預注:允信也。主內主也。此‘信’類似於美元上面的文字‘IN GOD WE TRUST’之‘TRUST’。內主,即後宮之主,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春秋經魯文公四年:夏逆婦姜于齊。左傳:逆婦姜于齊卿不行非禮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於魯也曰貴聘而賤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廢之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敬主之謂也。
    注釋:
    1. 魯文公四年,前623.
    2. 夏逆婦姜于齊,出姜,魯文公之夫人,二子:公子惡、公子視。敬嬴生庶長公子俀(音腿),敬嬴嬖,襄仲殺出姜之二子,立公子俀,是為魯宣公(文十八)。
    3. 逆婦姜于齊卿不行非禮也,杜預注:禮諸侯有故則使卿逆。愚按:故,大故,諸如軍事、父母卒之類。以親迎為禮,婚姻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詩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文王之詩也。禮記郊特牲:天地合而后萬物興焉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別也幣必誠辭無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婦德也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義一也執摯以相見敬章別也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壻親御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敬而親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玄冕齊戒鬼神陰陽也將以為社稷主為先祖後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之齒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婦盥饋舅姑卒食婦餕餘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之室也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昏禮不賀人之序也禮記哀公問:孔子侍坐於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公曰寡人雖無似也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公曰寡人願有言然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寡人欲問不得其辭請少進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內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上下之敬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與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則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則國家順矣春秋公羊傳魯隱公二年:譏始不親迎 也 春秋公羊傳魯莊公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何以書親迎禮也春秋穀梁傳魯桓公三年:公子翬如齊逆女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禮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父戒之曰謹慎從爾舅之言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諸母般申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送女踰竟非禮也公會齊侯于讙無譏乎曰為禮也齊侯來也公之逆而會之可也夫人姜氏至自齊其不言翬之以來何也公親受之于齊侯也子貢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繼萬世之後何謂已重乎孟子: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色與禮孰重曰禮重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 則不得妻不親迎 則得妻必親迎乎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荅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鈎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4. 畏天之威于時保之,詩周頌我將。
    附錄:
    春秋左氏傳魯文公十八年: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長而屬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見于齊侯而請之齊侯新立而欲親魯許之冬十月仲殺惡及視而立宣公書曰子卒諱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務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務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聽弗聽乃入殺而埋之馬矢之中公冉務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復叔仲氏夫人姜氏歸于齊大歸也將行哭而過市曰天乎仲為不道殺適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
    ---end---


    IP属地:北京2楼2024-09-25 08: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两字就是字面意思,允:允许,许可。主:主人,神主。
      这段话是左传中常见的宣扬要尊礼守信,否则就有灾祸的因果报应。出姜当时迎娶时没有按当时的礼。所以不被鲁国许可接受。敬主,就是前面引用诗经的“畏天之威”。主,就可以引申为“天威”。
      ---------------------
      这段话有深意,明面上是君子分析“出姜”大归的个人命运,在于当时种下的”因“是“非礼也”。
      而鲁国的执政“杀適立庶”是现在种下的“因”,是更大的“非礼”,会触犯天威,暗喻未来鲁国的国运衰落。
      不多久东门襄仲死后,三桓开始执政


      IP属地:上海4楼2024-09-25 09:53
      回复
        为啥鲁公不但不亲迎哀姜,而且连个卿也不派过去迎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25 23:21
        回复
          四年春,公至自晋。夏,逆妇姜于齐。
          公春天从晋国回来了,夏天就要迎娶哀姜,可能公舟车劳顿了,所以不想去亲迎了,但是,即使再劳顿,动动嘴派一个卿去亲迎总费不了多大力气吧?现在民俗,去迎娶新娘子,娘家总要刁难一番,才让新娘上车。鲁迎娶哀姜这么失礼,身为大国的齐国也没有抗议,难道哀姜在齐国娘家时,就不被重视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6 12:29
          回复
            当时鲁国的国内政治的环境,僖公时代,三桓被压制,外交方面襄仲相对活跃,更有话语权。文公上台,襄仲和三桓的斗争开始表面化,襄仲也相对强势。
            至于为什么没有卿去迎接新妇,或者是疏漏,或者是鲁国诸卿更在意能露脸,能交接强援的外交大事,为公迎妇,这种回报不多的累活都不愿意接。
            以上没有直接证据,只能猜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30 18:56
            回复
              弃信而坏其主,可能鲁和齐达成协议,鲁向齐请示说,鲁公不去亲迎了,派个卿过去迎好吗?齐允许了。因为齐大鲁小,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小国之卿不能当大国之卿,所以鲁要请示。但是鲁国却连一个卿也没派去,所以是弃信。
              国君为男主,小君为男主,卿不行这件事损害了哀姜作为女主的威信,所以说坏其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30 20: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