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48贴子:95,009
  • 28回复贴,共1

今天在某站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代以人做粮也要死守孤城这种情况,是阳明心学影响下产生的结果。理由是守城将领可以用心学无善无恶理论说服自己,因“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丧失了对百姓的怜悯,但却不一定抛弃自己的欲望。所以最后出现的结果是,在城内生民损伤殆尽的代价下苦守城池许久后,守城将领反而向清军投降了,清军也因将领战国认可了他的能力。
我也没有再去找例证的真假,但是我确实产生了一点怀疑,心学的尽夫天理之极到最后到底会不会导致人变为自私而理直气壮的物。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7 00:22回复
    哪来的野史……
    假设故事是真的,那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可不是心学能结出的果实,无善无恶可不是没有善没有恶。说尽夫天理之极,他的本心也得纯乎天理之极。这无一毫人欲之私在故事里更是无影无踪,说无一毫人性到不为过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7 01:03
    收起回复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赞同守城做法的也去当那个城的百姓,问他愿意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30 13:43
      收起回复
        你要是不深入就没必要探讨,拿道听途说的去谈也没必要谈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上去聊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01 13:41
        回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看看你所说那些,自己对号入座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01 13:43
          回复
            尽天理之极,而无一亳人欲之私。这好像是理学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0-01 22:48
            收起回复
              你说的是理学,你弄错对象了。无善无恶道家很早就提出来了。存天理,去人欲,是理学手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01 23:05
              回复
                性恶论的讲法,性善论的讲仁义理智信,无善无恶论的讲性。你说的是讲性善论,讲“理”那一套的人的方法。不是心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01 23:30
                回复
                  如果讨论心学和军事的问题,可以看看王阳明的军事经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10-05 1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