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吧 关注:31,085贴子:1,123,641
  • 11回复贴,共1

【9.29/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记录贴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9 02:27回复
    禁止插楼,插楼停更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9 02:28
    回复
      帖子从黄帝内经开始讲,这段时间难得清净,就当从学一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29 02:32
      回复
        读黄帝内经需要一定的基础,例如阴阳五行对应脏腑,生克关系,24,十二时辰代表等等,这本书说简单不简单,说难真难,如果我有说的比较浅显的地方,或者和各位思想理念有冲突的地方,还请各位理性看待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01 00:41
        回复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轩辕黄帝一出生就非常聪明,小的时候就能言善辩,领悟能力非常强,长大之后更是敦厚勤勉,成年之后就成为了天子。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01 00:47
          收起回复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之,时世异耶?人将失去耶?
            皇帝问歧伯,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破了百岁,但是吧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刚过50。动作休闲的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呢,还是现在的人不懂养生之道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02 23:05
            收起回复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世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多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按照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且有适当的调整,饮食能节制,作息也规律,既不操劳过度,又不会过度行房事,所以这个身体跟精神都很旺盛,能够协调统一,当然他就能活到人类自然的寿命了但是现在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把酒当成水并且不加节制的喝,把不正常的作息习惯当成了常态喝酒之后吧,还请房事。纵情声色导致这个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强盛。不善于调养精神,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快乐。违背了人生真正的乐趣,作息起居不规律,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02 23:13
              回复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扩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淫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上古时期对通晓养生之道的这些圣人的教导啊。所有人都能遵守,人们能及时躲避这些虚写啦贼风一类的致病因素,保持内心的清净。消除自己的私欲,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而不散。这样就会很少生病了,所以人们心智清净,清心寡欲。心境平和,没有焦虑,身体劳作但不感到疲倦。体内真气和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要求跟希望大家吃什么都觉得好吃。随便穿啥都感觉得劲儿。不会有人去攀比。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种社会的风俗习惯,不论地位高低,互相之间都不会羡慕跟嫉妒。然后大家就会变得朴实嘛,所以不良嗜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言论协会的事儿,也不会蛊惑他们的心性,不管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都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费心忧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所以大家年龄过百岁。行动不显得衰老,就是因为他们的养生之道完整且没有错误。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07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