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一个事实:台风的风速是其转速和移速的叠加,如果某台风的形态完好、危险半圆处在海上没有陆地干扰,那么台风的“风力”应该等于其转速和移速的标量和;且转速由硬件决定,硬件只影响转速不影响移速
此外,查阅资料发现几个顶尖风王主巅峰时的移速如下:
1331 海燕25节
1602尼伯特20节
1616莫兰蒂 13节
1920海贝思9节
2022天鹅(1)9节
2022天鹅(2)16节
我们不难发现:按照我上述所说,假设各台风硬件(转速)相同,若以莫兰蒂作为标杆,那么
1.海燕风速高+12节
2.尼伯特风速高+7节
3.海贝思、天鹅(1)风速低4节
4.天鹅(2)风速高+3节
但是鉴于海燕的CDO明显略好于莫兰蒂、且中大眼逆天171K底层,其转速应该是高于莫兰蒂的,由此可以推出海燕风速可能比莫兰蒂高15节左右;尼伯特作为第一硬件,转速也可能高于莫兰蒂(如果认为28+眼温和155K环全是针眼功劳那就认为相等),那么尼伯特风速比莫兰蒂高5~10节...
因此,如果认为莫兰蒂175,那么海燕190、尼伯特180~185;如果认为莫兰蒂175~180,那么海燕>190,尼伯特稳185;如果以海燕185为标杆,那么莫兰蒂只有170、尼伯特175~180
注意到:我推出的这个结果有些离谱了,且显然有很大的风速膨胀的嫌疑,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保守一点好;但另一方面只有极度保守的刻意认为海燕硬件略差于莫兰蒂,才能得到当前风评的10节差距
那么海燕的185节公认风评是否低了?
或者是不是其他台风被我们评的太高了?
强度是否应该缩水或膨胀?
此外,查阅资料发现几个顶尖风王主巅峰时的移速如下:
1331 海燕25节
1602尼伯特20节
1616莫兰蒂 13节
1920海贝思9节
2022天鹅(1)9节
2022天鹅(2)16节
我们不难发现:按照我上述所说,假设各台风硬件(转速)相同,若以莫兰蒂作为标杆,那么
1.海燕风速高+12节
2.尼伯特风速高+7节
3.海贝思、天鹅(1)风速低4节
4.天鹅(2)风速高+3节
但是鉴于海燕的CDO明显略好于莫兰蒂、且中大眼逆天171K底层,其转速应该是高于莫兰蒂的,由此可以推出海燕风速可能比莫兰蒂高15节左右;尼伯特作为第一硬件,转速也可能高于莫兰蒂(如果认为28+眼温和155K环全是针眼功劳那就认为相等),那么尼伯特风速比莫兰蒂高5~10节...
因此,如果认为莫兰蒂175,那么海燕190、尼伯特180~185;如果认为莫兰蒂175~180,那么海燕>190,尼伯特稳185;如果以海燕185为标杆,那么莫兰蒂只有170、尼伯特175~180
注意到:我推出的这个结果有些离谱了,且显然有很大的风速膨胀的嫌疑,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保守一点好;但另一方面只有极度保守的刻意认为海燕硬件略差于莫兰蒂,才能得到当前风评的10节差距
那么海燕的185节公认风评是否低了?
或者是不是其他台风被我们评的太高了?
强度是否应该缩水或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