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41贴子:94,906
  • 26回复贴,共1
求助

近日之迷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昔幼顽劣,不明事理,所过甚多。随年岁增长开始认识到并不断在反省改正。后见阳明先生“为善去恶”的格物之说颇有感触,非常认同。人性本善,格物的目的是回归本心,这点我也略有体会。但近日我有一些疑惑。我发现是非是没有办法确定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比如说穿衣打扮、饮食喜好(诸如此类等)。人们大多会说某人品味是好是差,但这不过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定的。符合自己的喜好便为好,不符合的便不好。一如人中把自己所喜爱的人认为是贤人,不喜爱的人变为不贤之人。这种评定的标准因人而异,且不只智者有,愚人也会有。而人们评判事物所言的客观最多不过是以大多数人的标准为客观的相对客观。那么,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所为之善乃真善,所去之恶乃真恶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3 00:06回复
    王阳明心学,是怎么说的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0-14 08:28
    回复
      心之本体无善无恶,不有意去作好作恶即可,如明镜一般,只是按照本来样子去反映它,物来即照物去不留,若是着了一分做好作恶的念,便是失了心体本来的大中至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14 13:44
      收起回复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5 17:42
        收起回复
          是非善恶,是谁的是非善恶,是物的,是他人的,还是你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0-18 08:13
          收起回复
            致天心
            劝君莫疑感知物
            疑虑此处意悬空
            若君于知正欲来
            那愁情气两徘徊
            最好不要贪玄强探心体,需知一寸功夫一寸血。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18 12:15
            收起回复
              楼主所疑,在于出发点模糊和立足点不明,才会陷入善恶难断,是非难分的境地。须知心学一贯主张心外无物,善恶不在外物(事物)。假设一个好人出于好心办了坏事,他就不是好人了吗?按心学来说,他仍然是好人。王阳明做的有些事也有不似君子所为,他就不是圣人了吗?善意的谎言就不是善了吗?心学所重只在内心,只在当下,只在有无良知。所以不可舍心而去论善恶,若舍心求善,世多伪善,用心纯善,才是真善。于文字上求法,缘木求鱼,于心地上用功,决定无疑。自古圣贤,知而后行,皆缘实修,不尚口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22 07:4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9楼2024-12-29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