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p吧 关注:9,308贴子:96,911
  • 116回复贴,共1

各位最近解决了什么有意思的问题,或者在思考什么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起分享出来讨论下吧。要是能给出问题、和自己思考的推理和结论,就太好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4 01:38回复
    我在想intp的审美的事情,因为我以前好像看过某乎的问答,就是说intp“审美在线”,而且对对象的“长相”也是有要求的,可intp不是se盲点功能吗?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不应该对这些很不敏感才对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14 14:42
    收起回复
      还有一个就是intp内在差异问题,有人和我说其实intp差异很大,虽然我的确也认同同一人格的区别就非常大,但我觉得感情这个东西对于intp比重的不同,应该也会让intp的差异感觉明显吧,就像人和人也有不同,但相较机器人和人的那种差异感肯定会更大,都是些随想,没有答案,如果能依靠你们小天才intp捡现成的,那就太好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14 14:47
      收起回复
        我最近根据八维推导出了每种人格之间的配对关系,感觉非常不错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4 19:57
        收起回复
          在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15 16:12
          收起回复
            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尽可能地保持期待时的“幸福”,
            很多“幸福”都会在期待的事物拥有/完成后逐渐衰减直至无感,
            换句话说就是“期待时”比“拥有时”更幸福,
            实际上“拥有时”应该是比“期待时”更好的,毕竟事物完成/拥有了,但现实就是恰恰相反,
            没有了期待,没有了新鲜感,很多曾经努力获取努力完成的东西都变成了“摆设”


            IP属地:山东7楼2024-10-15 22:50
            收起回复
              关于保持“期待”时的幸福的过程:
              首先考察整个过程。
              在物质上,有这样的阶段从“无”到“有”。
              在精神上,有这样的阶段“无感”-“期待”-(物质上获得)-“新鲜”-“无感”,从精神对物质“有无”的态度上也可以说是“适应无”-“准备有”-(物质上获得)-“已经有”-“适应有”。
              就物质上的阶段来说,从“无”到“有”,在状态上是间断的,过程上是瞬间的。类似于“开关”。
              就精神上的阶段来说,从“适应无”到“适应有”,整体而言是一个“适应过程”,在状态上是连续的,过程上是长期的,是先上升后回落的过程。
              保持“期待”时幸福的办法:
              在物质层面无计可施,因为其物质阶段是“间断的”、“瞬间的”,故不能延伸,只能增加频次。
              在精神层面的理性上讨论:
              假设延长“期待”时幸福的长度,实际上就是延长了“准备有”的时间,做充足的“预适应”,那“新鲜”阶段的长度可能会相应减少。是否能增加整个过程的幸福,是存疑的。
              在精神层面的感性上讨论:
              假设延长“期待”时幸福的高度,实际上拔高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可能会失去一些“惊喜”,并面临期待落空的风险。
              假设延长“期待”时幸福的长度,感性可能其实做不到有那么长远的视角,因为感性可能就是没办法在这个周末晚上,就去期待下周周五的傍晚,那太遥远,周末晚上就是离周一更近,就是会感到比较郁闷。


              IP属地:北京8楼2024-10-16 11:50
              收起回复
                人的立场不一会造成不同的善恶观🤔
                此类现象特别在互联网更加明显 那么是否有明确的方法论可以做到无形中改变一些愚昧的人的立场 面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万变不离的是煽动情绪以及统一战线 这样在日常矛盾中会更加有优势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16 13:36
                收起回复
                  额,只有我在思考皮尔洛是怎么用三根脚趾踢出正脚背电梯球的吗…
                  电梯球是在几乎空中不转的球,目前已知的要求有:支撑脚在踢球身体倾斜时与地面的夹角要尽可能的小,踢球时要用正脚背击球的正下方,小腿折叠,击球腿摆动幅度大,但往往踢出来的球又不够高飞不过人墙(蒙出过几次,都太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16 22:15
                  收起回复
                    【标题】:自由的经纬:从主观至客观,可行至不可行
                    【前言】:自由的多维探索
                    自由,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其内涵与外延在不同层面上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本文旨在科普“主观的不自由”与“客观的不自由”、“可行的自由”与“不可行的自由”如何与“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政治自由”、“经济自由”、“社会自由”等自由类型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这一复杂网络中,指引我们追求自由的路径。
                    【主体内容】
                    一、自由的内在维度:主观与客观的不自由
                    自由的探索,始于个体内心的觉醒。主观的不自由,源于个体认知的局限与信息的闭塞,是心灵的枷锁;客观的不自由,则由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构成,是外界的壁垒。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自由的实现。
                    二、自由的外部体现:消极至社会自由的层次递进
                    1.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消极自由强调免于外在干涉,积极自由则关注个人的自我实现。主观的不自由限制了个体对外在自由的认知,客观的不自由则直接阻碍了自由的实践。
                    2. **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
                    * 政治自由涉及公民参与,经济自由关乎市场中的自由选择。主观与客观的不自由从不同角度制约着这两种自由的实现。
                    3. **社会自由**
                    * 社会自由强调平等与机会,主观的无知与客观的不公共同影响着这一自由。
                    三、可行与不可行的自由:自由的现实考量
                    1. **可行的自由与不可行的自由**
                    * 可行的自由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的自由,它基于个体能力与社会条件的匹配。
                    * 不可行的自由则是那些超越当前条件限制的自由梦想,它们可能源于主观的不切实际或客观条件的限制。
                    四、追求自由的实践路径:从主观至客观
                    1. **认知层面的觉醒**
                    * 提升自我认知,了解自身权利与自由的内涵,克服主观的不自由。
                    * 扩展信息渠道,增强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了解,减少信息闭塞。
                    2. **社会层面的参与**
                    * 积极参与社会与政治活动,通过公民教育增强对民主权利的理解与运用。
                    * 支持旨在促进资源公平分配与机会均等的政策与项目。
                    3. **经济与教育的提升**
                    * 追求经济独立与教育的提升,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决策能力。
                    * 支持教育公平,确保每个个体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结论】:自由的全面追求与现实考量
                    追求自由的过程,是对主观与客观、可行与不可行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通过认知的提升、社会的参与以及经济与教育的改善,我们能够逐步缩小主观与客观不自由的差距,将不可行的自由梦想转化为可行的自由实践,让自由的光芒照亮现实的每一个角落。
                    【结语】:自由的未来与实践
                    在自由的探索中,我们既是个人成长的见证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逐步克服主观与客观不自由的限制,让可行的自由在社会的每一个层面生根发芽,让不可行的自由成为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自由的社会未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17 00:38
                    收起回复
                      我在思考现在人类可以轻松预测出一个小球在真空零重力绝对光滑的封闭空间中很长的未来的运动轨迹,当然四个八个十六个也可以,如果把这个模型扩展到现实中构成整个世界的原子层面,岂不是可以做到预测未来。当然,经典力学在微观世界是失效的,但如果有一天我们掌握了微观世界中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及有性能足够强大的计算机,是否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预测未来。以及为什么牛顿力学在微观世界会失效,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是否存在于一个世界,有没有微微观世界和宏宏观世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02 04:08
                      回复
                        思考关于世界基本属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属性,像字与字之间的间隔,也如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物理状态,也如波的频率、地球共转自传周期,不知用何词来形容比较适合。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11-08 0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