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吧 关注:520,973贴子:1,376,809
  • 6回复贴,共1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650%,为何消费者还争相购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咱平常过日子的时候,肯定也中过招儿啊。就说“蓝月壳”“康帅傅”“哇土豆”这些东西吧,都是仿品。它们不管是模样还是名字,都跟同行业那些有名的商品差不离儿。要是不仔细瞅,根本分不出真假来,可把消费者弄得又好气又好笑的,忍不住直嘟囔:“这些商家的套路可真够深的!”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乐意去买些仿制品呢。甚至有人爆料说,这些山寨货背后的利润能达到650%。到底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呀?

【一、“山寨品”遍地】
但是呢,那些被狠狠惩治过的山寨货并没有就此消失不见,反倒有越来越多的山寨货,玩起了新花样,开始走正道的套路。这些披着羊皮的山寨货一下子就出现在大家面前,搞得消费者都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

就拿女性来说吧,现在的女性爱美之心那是蹭蹭往上涨,口红这东西基本上是人手一支了,并且还是最容易让人冲动消费的东西呢。可能是消费水准降低了,又或者是口红营销想出了新花样,有个挺有名的电商平台引进了一个叫“凯筣丝汀”的山寨商家,还宣称能做出99%相似的产品。

不管是国内的牌子还是国外的牌子,他都能仿得特别像,还跟着时代潮流搞1:1定制呢。他那品牌logo都该改成没有最像,只有更像。
除了口红之外,包包、鞋子啥的山寨货也都冒出来不少呢。就说莆田吧,一提起莆田,大家就会想到“假鞋之都”。人们想要高档奢侈的商品,可又买不起真货的时候,莆田的老板就瞅见赚钱的机会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莆田靠着靠海这个地理优势,成了好多国际大牌代工往内地迁的落脚点。后来代工产业越做越大,制鞋业就慢慢变成莆田当地的支柱产业了。
可是代工的时候呢,莆田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鞋厂,瞅见了低廉原料和人工成本里“仿造”能赚钱的机会。就这么着,在利益的推动下,莆田慢慢就变成“假鞋”的代名词了。
可是呢,它的鞋是假的,人们却不反感。莆田的仿鞋一露面,大家就抢着要。在大伙眼里,模样一样的鞋,价格却能便宜几十倍呢,既省了钱,又顾了面子。
另外啊,有些没名儿的商家净在吃的东西上动歪脑筋。爱吃零食的人肯定碰到过这种逗事儿,咱去买那些经典零食的时候,买的时候啥异样也没瞅见,等回了家开吃才发现,嘿,原来是“山寨货”呢!
就拿“粤利粤”这个超经典的例子来说,简直笑死人了。小时候,我老是被电视上奥利奥的广告吸引,那广告说“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这样吃才正宗”呢,所以我对奥利奥一直特别喜欢。
一直到有一回小伙伴拿来一包奥利粤,这才发觉,那外包装可太香了,可一吃就明显不是奥利奥啊。
另外呢,我估摸着不少人都瞅见过“雷碧”、“雪霸”这种玩意儿,一眼就能瞧出来是仿照雪碧搞出来的。雪碧原本在大伙心里那可是冰爽可口的,可这山寨货一冒头,立马就拉低了雪碧在咱们心里的印象分。
还有像“可比特”“上好娃”之类的山寨食品呢,要是不仔细瞅,我估计大伙都被这些“假货”坑过。
刚有假货的时候啊,咱普通人瞅一眼外观,稍微对比下,就能分清啥是真货,啥是假货,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儿。
不过呢,科技一发展,好多山寨商家都把制假设备更新到最新款了。那些新设备造出来的商品啊,特别符合大众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所以到现在,咱们光靠肉眼,已经很难分清真假了。
不过到底为啥大家都对这些假货爱得不行呢?

【二、崇洋媚外的消费观念】
从70年代起,中国经济就一个劲儿地快速增长,大家的收入水平也不停地往上提。也许是长时间在那种单调的计划经济体制里待着,人们对那些新奇的外国商品可向往了呢。就这么着,在这种大环境下,一种觉得外国啥都好的消费观念就在中国偷偷冒出来了。
比如说可口可乐吧,那时候中国本土的汽水才一毛五,可口可乐却要四毛五呢,可还是有好多年轻人追着买,他们觉得喝可口可乐那就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1979年瑞士雷达表来到中国市场,一块表能卖八九百呢。在那个时候,大家月薪才几十块钱,八九百简直就是个超级大的数字,就跟天文数字似的。就算把这个价格放到现在,那也不便宜啊。可就算贵,还是有不少人特想买,为啥呢?戴着这表,能让好多人眼馋羡慕呢。
就这么着,“洋货都是好货”这种想法就在好多人心里扎下根儿了。并且啊,好多人想显摆自己的身份地位,就一个劲儿地买国际大品牌。
进口品牌的定价往往高得离谱,普通老百姓哪能承受得起呀。这时候,那些山寨产业瞅准机会了,开始制造假货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这么一来,大家就都盯上“山寨品”了。
可是为啥还有人买假货呢?除了图便宜和那点虚荣心,我寻思啊,可能有一部分买的人压根就不知道那是真货还是假货呢。

【三、消费者是很多的平民百姓】
有些普通消费者可能不太懂版权意识,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呢,可能就因为这东西符合自己需求,自己又喜欢,就买了呗。
他们压根儿就不清楚这是啥牌子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假货。对他们来讲,就是在自己能承受的消费水平里,买了自己中意的东西罢了。
有时候自己就随便买双鞋,根本没在意啥牌子,结果却买到假货了。为啥呢?这些商家生产商品的时候,为了不惹上版权麻烦,直接把商品商标改了改,可整体样子压根没动。
就像大家都晓得的adidas,有些商家会给改成adibas呢。好多消费者买完了才发现,然后就打趣说:“不瞅仔细都不知道,瞅明白了吓一跳。”
但大家都不知道啊,啥事都有两面性呢。大伙都疯了似的追捧假货的时候,很多安全隐患问题就跟着来了,毕竟假货缺乏市场监督嘛。
咱都晓得正品那可是经过一道道关卡质检的,只有符合上市的标准了,才能进到市场里来。可假货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市场的质检,假货根本就经不住。
要是不小心买到质量差的假货,轻的呢,皮肤会过敏,严重的话,皮肤纤维都会被破坏,给皮肤带来没法挽回的伤害。
就拿国外被叫做“神奇护肤水”的护肤品来说吧。这玩意儿在国内卖得老贵了,好多消费者根本买不起,可又想拥有。所以呢,有些海外代购就打着在国外买便宜的幌子,骗人说能帮忙代购。
其实吧,脑子灵光点儿的人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明白,海外的东西经过一道道质检,再算上运费,到了国内以后,那价格跟国内的也差不离儿。可代购卖的咋就便宜那么多呢?嗨,那是因为他们把东西给掉包了呗。
有些女生,一听到“大牌防晒在这儿才卖三四十块钱”,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再加上还有其他便宜的大牌“护肤品”,女生就更舍不得走了。可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特别容易让脸出问题,脸出问题这事儿还打过官司呢。
咱买东西的时候,可一定得瞅瞅是真货还是假货,不能光想着贪便宜,要是把主次弄颠倒了,那可就糟心了。不过呢,假货到处都是这情况,那可是长时间才变成这样的,要想把假货管住,那得各方一块儿使劲儿才行。
现在市场上好多产品都有假货冒出来了,国家市场监管局已经开始管这事儿了。为了不让消费者吃亏,国家对那些卖假货的商家可没客气,狠狠收拾了一顿。
咱们做商家的啊,就得诚信经营,把品牌形象搞好喽,这样才能长远发展。还有啊,消费者购物的时候也得把眼睛擦亮点儿,可别一个劲儿追大牌,那些劣质仿制品更别去买。咱们一起加油,给社会弄出个好的市场环境来。


IP属地:上海1楼2024-10-17 00:12回复
    Leehotw、gdrewwwww、chyhunt.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现在网络上假货铺天盖地,不像实体店,相关部想要管也不太好管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0-17 21: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谢谢提醒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1-04 19:53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06 17:15
        回复
          现在网购多了,都成了假货横行的泛滥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06 22:02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1-08 22:08
            回复
              谢谢分享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1-12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