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烟供施食吧 关注:99贴子:377
  • 0回复贴,共1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精进修行者应慎防烧功德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弘一法师认为:“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
一念瞋火烧功德林,必失理智,各种可怕的想法都冲动展现出来,盛怒能使人颠狂,乃至断法身慧命,相对其它犯戒来说来得猛烈果报最重
“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
——《入中论》
为何精进修行,或者修行多年,甚至每天功课满满,不得法喜充满,福报不增,生活烦恼不断,身心不自在,学佛的益处丝毫不得,或者暂得今天稍许安乐,明天之后一段时间又是痛苦连连
这都是心态没调好,加上现在人人心急躁,工作人事接触,家庭生活压力,最容易起嗔怨,现在人嗔怒怨恨最盛最强且多
精进修外表,内心没修行,不能得到佛法的实益,每天做很多功课,最终不能修到内心寂静,这样的功课不算多不算够了,什么时候内心安静,就是功课到量了
如果念圣号千遍能使得内心安静,则得力够功夫。生活处处是修行,不是只有念佛念经才是修行,时常自净其意不攀染诸缘,这是上等修心觉悟,尽管功课量虽少能把握自心,也是莫大利益,日久必有感应,福德增上,违缘障碍当远离
学佛福报提升很快,嗔怒同等毁坏福报很快,它是一个极端行为
为啥有的人或修行哉悠哉,反而福报很大,因为一个心态好安隐少恼
经云“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表象的修行不算真修,能看住内心的才是修真的首要,尽管每天只念一部心经也能积攒微福如山王
一个功课很精进,不能安其心,不会有什么变化,一个虽然功课少,日常善能从心而修,时日一久,功夫见深,戒定慧必增长
水性柔软能绕益万物增长功德,少欲少求,则终汇聚功德海,火性猛烈刚强贪多要强好胜越执着无明业火,精进积攒的福报变成枯萎的茅草,越烧越旺
《华严经》节选
卷49 第36品 普贤行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著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顽钝诸趣障;坏失正念障;缺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恶知识障;恶伴党障;乐习小乘障;乐近凡庸障;不信乐大威德人障;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生外道家障;住魔境界障;离佛正教障;不见善友障;善根留难障;增不善法障;得下劣处障;生边地障;生恶人家障;生恶神中障;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不乐佛法障;习童蒙法障;乐著小乘障;不乐大乘障;性多惊怖障;心常忧恼障;爱著生死障;不专佛法障;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不得菩萨诸根障;不行菩萨净行障;退怯菩萨深心障;不生菩萨大愿障;不发一切智心障;于菩萨行懈怠障;不能净治诸业障;不能摄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断于广大智慧障;不护持菩萨诸行障;乐诽谤一切智语障;远离诸佛菩提障;乐住众魔境界障;不专修佛境界障;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不乐与菩萨同住障;不求菩萨善根障;性多见疑障;心常愚暗障;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瞋恚障;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多生贪、瞋、邪见故,成就意业障;贼心求法障;断绝菩萨境界障;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懒惰障;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一念嗔心,障碍就这么多,违缘障碍都是自己日积月累形成的)
嗔怒怨恨心起来,就看你能不能转念,外修三宝法,内修三宝心,知心知性,表里如一,回归真如本性,则功德福报增长,没有比这修行更快的方法,没有方向感不知修行的本质,付诸多努力都变得迷茫且无力,要想修心首当戒嗔,戒嗔的力量在于多闻思多看经拜读古大德修心要略,多省问感悟自心,不断回归本性
止嗔当修忍辱,忍辱当常怀慈心,慈心生起,则无忍辱相,无嗔相可言,万事看开不当真,当真必生嗔,止嗔当修出一颗柔软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24 15: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