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內管上部分相对下部分更粗的、呈90º阶梯式突出的卡位部分,卡在中环里面时,四周好像有大概一毫米左右的缝隙。
(主观感觉……整笔状态下、或者说拧紧笔身所有螺丝状态下,双手各拿住上、下笔身,能来回掰动、掰弯一点儿,也可以左右无限得旋转、或者说转动;
另外说,“改装件”好像也能转动,但不一样的是,“改装件”转到一定程度,笔身螺丝就拧开了——而原装笔,不是拧的太快的话,大概率是拧不开的……个人经验是,无论改装还是原装,大概率都是笔嘴部分的螺丝先拧开)
另外,在不安装上笔身的外笔管(所谓“上外管”)情况下,上内管下部分螺纹,通过中环的上部分內的螺纹,连接到卡在中环里的下内管时(拧紧该部分螺丝),二者在中环里面的接头处之间是没有缝隙的、卡得很紧、严丝合缝的——这时,是无法来回掰动、转动的(“改装件”也如此);
但是,安装“上外管”之后(即上内管卡在“上外管”里面之后),上、下内管在中环里面的接头处却有缝隙……原因就是:由于“上外管”卡在中环外面上部分的下面卡位(即中环中间位置)以后,抬高了上内管与卡在中环里面的下内管之间的距离,因此,导致上内管下部分外面的螺丝口与中环上部分里面的螺丝口——无法像没安装“上外管”时那样完全拧紧了;
——即,“上外管”客观上造成了上、下内管之间有了缝隙……换句话说,原装笔本来就是这样的设计……可能是防止部件磨损、没有卡槽易清理、简化冗余设计、成本及产品定位等原因……可能不是加工误差或不知道,因为好像都有缝隙,如果不想有缝隙,“上外管”做短一点正好拧紧,不晃不转……至于是不是设计问题,还是说留有什么回旋余地,就不得而知了,不懂,只能问百乐官方了。
(图片非广告,纯粹交流学习,勿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