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用发疯治愈精神状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精神稳定一分钟已经很了不起了!
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
生活已经够累了,允许我们发发疯吧!
这种“发疯文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交网络的硬通货。
另一个社交网络的硬通货,是MBTI十六型人格。
不管是i人e人,或是j人p人,它俨然替代了星座和天气,成为了聊天对话的日常。
这两个现象看似关联较少,但其实都指向了一些当下的共同情绪。
即,当现实生活的压力、时代的快节奏、周围环境的焦虑氛围都在对个体进行共同挤压时,娱乐化的情绪宣泄和自我调侃,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心理学的解释是,“自我”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我们天然会对自己感到好奇,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与别人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但在以往,自我常常是镶嵌在社会统一框架中的,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就是,好孩子要合群,千万别出格。
但随着社交网络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看法,让原来那种束缚自我发展和表达的力量减弱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和尊重自己的主体性。
发疯文学和MBTI,正是展示自己独特性与主体性的重要形式。
但问题来了,在接受自己的独特性之后,在面对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人时,可能还是很难做到包容,应该怎么看待个体之间的价值撕裂呢?
包括很多粉丝也投稿问过我们,学了心理学,包容度真的会提升吗?
实话实说,单纯学习心理学不会提高心平气和的能力,但的确有可能会帮助我们看到差异的来源,再去指导我们怎么对待这种不同。
比如,我们首先可以看看,彼此之间有没有相同或接近的底线,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基本权利的认可。
如果在这个底线上大家观点想通,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去沟通。
但如果突破了这个底线,甚至根本没有底线,那不可能有交流的空间,江湖不见就好了。
其次,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有没有相同的经历。
圈子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一定会有部分共识,也就是说,底线是比较容易对齐的。
在这种状态下,即便具体观点不一样,至少是可交流的。
未必谁能说服谁,但至少彼此愿意倾听对方,会愿意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想法,这已经很好了。
有时候,不见得非得把不同变成相同。
我们看到不同,也看到联系,与相同的靠近、与不同的疏远,这不是一件需要那么遗憾的事。
在我们的文化里有这样一种特征,那就是目标的高度同质性。
这种整齐划一的力道太强大了,比如所有人都认同一样的目标,手段也一样,考公、考研、进体制,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我们也想知道,如果不追求这个目标,或者不用同样的手段去追求,面临的具体的惩罚或代价,到底是什么。
在这种即害怕出格,又想要有些不一样的环境下,发疯文学、MBTI这种较为温和的自我展示方法,也就显得合乎情理了。
在这里我们想说,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保有自觉和自主决定的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经过一番思前想后,不论你决定另辟蹊径,还是选择走跟大家一样的路,都没问题。
只要是你的自主决定,是你经过各种权衡,对自己有清晰认知之后做的决定,就可以了。
自我底盘越稳、越充盈、越丰富,就算世界再撕裂,你的自我也是完整的,那么,你的道德坐标就不会摇摆,你自己也会因为这种自我的联结,而不断的自我治愈。


IP属地:山东1楼2024-10-31 21:40回复